大战大考勇担当
——浏阳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特别报道之二
官渡镇在杭长高速官渡收费站设置了疫情防控便民健康服务点,党员干部、医护人员、志愿者在此实行24小时三班轮流值守。王云涛摄
四月的浏阳,处处芳菲浸染。然而,新一轮疫情冲击全国多地,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疫情防控任务依旧艰巨繁重。3月25日,市委组织部发出《致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疫情防控倡议书》,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插在最高处、堡垒建在最前沿、党员冲在第一线,坚决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浏阳抗疫战场上,一名名共产党员挺身而出,一个个战斗堡垒巍然矗立,一张张基层微网温暖有力,鲜红的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芝周红珍
筑牢“一座堡垒”
支部建在第一线,将堡垒筑到最前沿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自疫情防控阻击战再次打响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广泛动员、统筹安排、细化措施、压实责任,发挥统领作用,纷纷筑起阻击疫情的坚强堡垒,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工作优势。
3月28日,关口街道浏阳东收费站疫情防控监测点临时党支部的8名轮值党员面对党旗庄严宣誓。谢宗元摄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3月25日,关口街道浏阳东收费站疫情防控监测点临时党支部正式成立,党员们第一时间主动请缨,投入疫情防控一线,24小时不间断地对过往车辆司乘人员测量体温、查验“三码”、健康检测,严把“入城关”。4层楼、100多个房间,日均消杀毒面积700余平方米、清理产生医疗(生活)垃圾30余箱(桶)、消耗消毒药水60余瓶……送餐、消杀、清理垃圾,这是浏阳市青年干部防疫突击队队员们的日常工作,看似简单实则责任重大。
根据防疫需要,3月25日,我市从市直各单位抽调100名“90后”年轻干部,成立浏阳市青年干部防疫突击队,并成立了临时党委、下设5个临时党组织。以党旗为战旗,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来自不同单位的100位抗疫突击队员主动扛起防疫责任,24小时守护着各自的隔离点确保风险不外溢,齐心协力保护好浏阳城。
疫情防控到哪里,党支部就搬到哪里。从3月30日起,沙市卫生院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沙市镇附近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卡点设置党员先锋岗。党员“夫妻档”张超、曹娇主动带头,在完成白天本职工作后,又参加党员先锋岗值守,以实际行动筑牢“外防输入”坚实防线。
有召必应,有应必战。在市委组织部发出倡议后,湖南冠湘木业党支部积极响应号令。3月30日,在党支部书记吴样的带领下,党员、志愿者奔赴一线,张贴“场所码”、入户宣传防疫政策、维持核酸检测秩序,并向沙市镇及企业所在地文光村捐赠5000个KN95口罩,形成了书记带头、党员先上的有力红色队伍。
树好“一面旗帜”
党员冲在最前线,让党旗插在最高处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越是危机时刻,越见初心使命,越是紧要关头,越显责任担当。在抗疫这场“大考”中,全市6.7万余名党员坚守初心,恪尽职守,冲在抗疫最前线,胸前的党徽熠熠生辉。
“接到社区招募核酸检测志愿者的消息后,我第一时间报了名。”淮川街道党员王继英说,作为一名有着37年党龄的老党员,有责任也有义务冲锋在前。3月27日一大早,屋外的雨淅淅沥沥,王继英拿起一把伞便出了门。来到核酸检测点,王继英立即换上志愿服,戴上红袖章,拿着喇叭挨个楼栋、挨个单元吆喝,通知街坊邻里快来做核酸,直到晚上8点,一天的核酸检测工作才告一段落。
巡逻、建卡、宣传、排查……永安镇永安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黄立辉从早到晚不知疲惫地奔跑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作为永安集镇所在村,永安村共有小区17个、外来人口近万人,防疫压力较大,黄立辉迅速行动、制定方案,通过“卡口+摸排”的方式严管人员流动,实行入户走访、电话摸排、卡口对比三管齐下,为小区筑起安全防线,全力守护居民健康。
“请居民朋友们外出戴好口罩,不聚集,不扎堆,进入公共场所请扫场所码。”每天清晨7点,居民们都能够听到熟悉的小喇叭声音,荷花街道荷花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刘志红在上班步行的途中都会打开小喇叭,不忘提醒居民。
一枚红袖标、一件红马甲、一个蓝口罩、一个小喇叭是刘志红守护家园最美的战服。自本轮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他连续在岗作战15天,时间超过300多小时,每天仅睡四五个小时,手机24小时待命,连睡觉时都紧握在手,以便能随时接听居民电话。但刘志红看起来依然干劲十足:“只要我们这个‘大家庭’安全,再苦再累也值得。”
高速公路出入口是“外防输入”的重要防线。3月20日,官渡镇在杭长高速官渡收费站设置了疫情防控便民健康服务点,并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实行24小时三班轮流值守。作为该点的“点长”,官渡镇机关第四党支部书记、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队长戴刚已连轴工作了十几天,“工作量很大,但越是艰难越显担当,我们将全力守好这道关口。”
织密“一张微网”
微网汇聚大能量,将防控网织密织牢
每个人都是一道防线,每一个基层网格都是宣传阵地,打通疫情防控宣传“最后一公里”,微网格长是关键。依托“党员微网格+五个到户”,浏阳发挥3.2万个微网格的探头作用,号召微网格中的3.5万名党员全部出动,深入网格、走街串巷、进村入户,并带动3万名青年、“五老”志愿者一同参与到防疫中来。
“真是麻烦你们了。”今年81岁胡老因中风卧床多年。3月30日下午,大雨丝毫未停歇,达浒镇长丰村上伏党支部14号微网格长钟艳平领着市中医医院医生李灿徒步2公里到达老人家中采集核酸。在她的手上,还有一叠叠贴满彩色分类标签名单,名单上都是村上行动不便的困难老人的名字。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人员摸排管控是防疫关键防线。为了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守护好浏阳的“西大门”,镇头镇发动镇村干部、微网格长、志愿者等700余人齐上阵,以“党员微网格+五个到户”为抓手,细致摸排重点人员,做到提醒喇叭“响起来”、宣传横幅“挂起来”、支部书记“喊起来”,不断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时间紧,任务重。3月19日凌晨2时30分,正在熟睡的集里街道建材市场联合党支部书记胡亮辉,突然接到第二天安排部署核酸检测的紧急通知,连夜布置场地。同时,作为建材市场11栋微网格长,天亮后他便打开广播反复通知市场业主,经营户来做核酸检测。从3月19日至30日,胡亮辉与支部党员们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奋战抗疫一线,全力保障居民生命健康安全。
“麻烦大家提前准备好场所码,保持一米间距!”每一次区域核酸检测时,张坊镇富溪村微网格长张自俭都会早早来到检测点,为前来检测的村民录入信息。大家不知道的是,她的左手前不久不慎摔伤,本应及时就医的她考虑到工作繁忙、人员紧张,一直坚守岗位,直到核酸检测工作告一段落。
3月25日,集里街道集里桥社区青年李桑榆拨通了微网格长陈湘意电话,报名参加社区核酸检测志愿服务活动,“今年1月初,我已经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我会以实际行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在抗疫这场硬仗中,全市党员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不分昼夜,兢兢业业,用心用情用力为百姓织密织牢温暖而有力的疫情防控网,守护一方平安。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本文链接:http://wap.lyrb.com.cn/content/2022/04/02/11079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