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义务修路护路30年,他为乡邻辟出一条“致富路”
2020-11-06 12:48:18 字号:

编者按:镇头有着“浏河明珠”的美誉,九曲潆洄的浏阳河穿境而过,滋养了镇头的一片沃土。近年来,镇头的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经济社会蓬勃发展,涌现了一批批先进典型,他们的优秀事迹凝聚成镇头发展的正能量,成为推动镇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

为推动形成“发现好人、推荐好人、崇尚好人、争做好人”的良好风尚,镇头镇举办致敬好人——2020首届“最美镇头人”评选活动。今日起,《浏阳日报》推出《致敬好人——2020首届“最美镇头人”》专栏,关注活动评选出来的典型人物,弘扬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引领爱国、奋斗、向善的时代风尚。

03版创文-6.jpg

张清河正在路旁清理杂草。刘珂摄

11月3日,镇头镇北星村雷公组。深秋的天气有些清冷,但村道两旁的灌木却绿意未减。张清河戴着草帽,挥舞着镰刀,正在崭新的村道旁砍青。

张清河出生于1967年,是当地小组长,也是微网格长。由他维护的油砂路,十分干净整洁。实际上,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张清河就义务承担起了给组上修路、护路的重担,每条组道,从泥巴路到砂石路,从水泥路到油砂路,都凝聚了他的汗水。

修路、护路带来的好处也是实实在在的,不仅方便了大家的出行,更为雷公组48户村民开辟了一条“致富路”。在此次评选活动中,他被评选为“最美镇头人”。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玲

便利路

30年修路护路,方便了村民南来北往

“张组长,又在清理啊!辛苦你了!”村民们从组道出入时,纷纷和张清河打起了招呼。这些年,张清河牵头为雷公组修建、硬化了三四公里长的路,这在镇头镇所有村组里,都算得上是不错的成绩。

张清河放下镰刀,讲起了这些年修路的过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组的路都是泥巴路,他作为青壮年劳动力,承担起了维护村路的任务。那时没有机械,他修路、护路全靠一把锄头,路面能通拖拉机,就是他带头“挖”出来的;2000年以后,修路用上了挖机,村民们开始筹资将路面全线拓宽,主干道原本2米的路基拓宽到了5米多;2015年以后,大家又筹集资金20多万元,成功将路面硬化。此后,村民们南来北往再不用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了。

路好走了,孩子们上学也方便多了。

“张组长是个好人啊!”村民陈爱秀说,她和老伴年纪大了,身体有些病痛,每隔两天就要去外面打针,每次出去都是搭张组长的车。坐着他的车,走着他修的路,她总是感叹张清河真是个好人!

“这些年,他为了大家吃苦吃累,从不计较自己的利益得失!”村民们都说为组上修路,张清河起码付出了超过一栋房子的价值。可张清河从不计较这些,他总是全心全意在付出,为村民们服务。

致富路

30年修路护路,摘掉了“最穷村组”帽子

村民们说,“雷公组”有“老天赏饭吃”的意思——雷公组没有水库、河流,要是“雷公”不下雨,村民们的收成就成了大问题。因为环境的限制,雷公组被传为“最穷村组”,可如今这个帽子早被村民甩在了身后。

“多亏了张清河修的路,打通了一条致富路啊!”有村民解释说,雷公组离市区远,出一趟门不容易,村民们就算自家种了菜想做个小生意都难,但雷公组离株洲近,如果打通和株洲这条路,那村民们出入就省了很多事。

从组上连通省道进入株洲,也就800米的路程,可是要打通这800米真是难上加难。首先,这块地属于株洲,要打通这条路,必须和株洲的相关部门联系并得到同意;其次,这800米还涉及了10多户村民,打通这条路不仅要清理树木,还涉及用地问题。

“我去想办法!”关键时刻,又是张清河站了出来。他这一想办法,足足花了5年多时间,这5年,他一个一个部门跑,一个一个户子跑……到2000年,这条路终于修通。

同年,村里就有三四户村民买了车出去跑运输,吊车、铲车、运输车,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此后又有更多青年通过这条路走出偏僻山乡,找到致富门路。如今,“雷公组”再也无需看天吃饭,村民们走在平坦的村路上,也走在了幸福之路、致富之路上。


编辑:戴鹏

来源:浏阳日报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