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农业“老把式”引领农村新风尚
2020-11-10 10:31:41 字号:

带领村民就业致富,带头简办红白喜事

03版创文-4.jpg

张固平正在自家菜地查看蔬菜的长势。刘珂摄

11月5日,初冬的阳光在镇头镇田坪村洒下一片金黄。68岁的张固平正在自家菜地里忙活,一畦畦蔬菜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张固平是当地的农技专家,上世纪90年代初,他凭借过硬的农业技术,带领周边村民到海南制种,走上致富之路;如今,他又走在移风易俗的前头,带头简办红白喜事,减轻人情负担,倡树文明新风。在近期举办的致敬好人——2020首届“最美镇头人”评选活动中,张固平被推选为“最美乡贤”候选人。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何正章

他是致富带头人,带领村民去海南制种

张固平出生于1952年,是农业方面的行家里手。1982年,正值国家推广杂交水稻,由于拥有农业技术,也有丰富的生产经验,他受邀到海南进行水稻制种。在海南制种的收入不菲,有了致富机会,张固平没有忘记乡邻,他带领周边的村民当起了“候鸟”——“每年冬季到海南去制种,春季回家,像候鸟一样来回迁徙。”张固平说。

刚开始制种的时候,缺乏经验的村民经常会遇到病虫害防治、花期不育等问题,张固平便义务上门讲解,手把手教同乡解决制种中遇到的问题。在他的带领下,周边村民每年收入丰厚,日子越过越好。直到1998年,因人力成本上升、物价上涨等原因,到海南制种的收益下降,张固平和村民们才结束了“候鸟之旅”。

回乡后,张固平经营了附近的一个化工厂——浏阳市磐石化工厂,从事万能胶生产,为周边十几户家庭提供了稳定就业的机会,厂子至今仍在运营。

虽然不制种了,但张固平为周边村民提供农技支持的热情不减,谁家种蔬菜、粮食时遇到了问题,只要向他请教,他总是知无不言。“每年育种的时候,我都会多准备一些优质种苗,免费提供给村里人。”张固平去年还成为了田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法人代表,继续在农业领域带领村民致富增收。

他是移风易俗践行者,带头简办红白喜事

张固平不仅是村民致富路上的带头人,也是当地移风易俗的引领者和践行者。

“早在2000年,我父亲过世的时候,就只开了追悼会。”张固平认为,对老人应该厚养薄葬,生前多尽孝,红白喜事的铺张浪费不可取,高额的礼金只会增加大家的经济负担。

近年来,浏阳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张固平更是走在前列。2016年,他的母亲90岁大寿,他没有摆排场、讲阔气,甚至没有请一个客,没有收一份礼,而是带着母亲和姐妹到胡耀邦故居参观。“和家人一起出去旅游很有意义,还可以回避想来祝寿、送礼的客人。”张固平介绍,2018年,他的母亲过世后,家里也没有打道场、烧纸屋,只开了个简单的追悼会。他的事迹也成了镇上宣传移风易俗的典型。

办酒不超过20桌、办丧事不超过1天、不搭拱门……在张固平的引领和带动下,田坪村形成了移风易俗的新风气,村民们都自觉遵守这些规定。同时他还担任了村里红白理事会的会长,负责监督、劝导村里的红白喜事。凭借他的名望和公正的处事原则,当地村民都愿意听从他的劝导。“正人先正己,我自己做好了,劝导别人时也有底气。”张固平说。


编辑:戴鹏

来源:浏阳日报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