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让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2020-12-24 10:34:01 字号:

以奖代补、保本分红、固定资产投入、移民占股四种模式

04版时政镇村-5.jpg

12月23日,在兵和村的油茶林地,工人们正在打理茶林,进行松土、除草、修枝。记者周红珍

12月23日,虽然气温很低,但在官渡镇兵和村的油茶林,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趁着天气好,吴玉辉安排了6名工人打理茶林,松土、除草、修枝……吴玉辉与6名工人都是移民户,因为马尾皂水库、七宝山水库等建设而搬离原址,来到官渡镇兵和村。今年3月,吴玉辉被市库区移民事务中心确定为移民产业项目带头人。如今,在他的带领下,油茶林初显成效,不仅能让村里的移民户得到分红,还可让村集体经济实现增收。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周红珍

从“靠天吃饭”到“茶林淘金”

盘活600亩茶林,109户移民户一起奔小康

脚穿套靴,手握锄头,今年65岁的胡耀根正在茶林除草。以前种田“靠天吃饭”,如今有了油茶林产业,除了在茶林每月4000元左右的务工工资,年底还有移民产业项目分红,年收入可达4万元左右,六口之家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

官渡镇兵和村是浏阳市的重点移民村。今年3月,市库区移民事务中心安排86万元资金用于移民村产业发展,通过实地考察,兵和村把目光锁定在山里的600亩油茶林,以移民占股的形式发展移民产业项目,带领移民户共同致富。

“我们成立了浏阳市民谐种养专业合作社,村里109户移民都是股民。我们还选出了7名代表,引导移民户发展油茶产业。”合作社负责人吴玉辉说。

今年是兵和村的油茶产业发展第一年,经过前期的经营和技术指导,茶林收果22600斤,销售达45000余元,将按照村集体占股22%、移民户占股78%的比例,进行分红。“市库区移民事务中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资金,还邀请了农业技术专家给我们传授油茶种植技术,并开展了相关培训,明年茶林预计收果20余万斤,收益将增加十倍。”看着绿意盎然的油茶林,吴玉辉信心满满。

15亩荒地变成“金土地”

新建6个门面,移民户增加稳定收入

一边是油茶产业项目首次迎来了收获,而在另一边,永和镇铁山村柏树岗移民幸福广场,6个崭新的门店一字排开,古朴灰色的装修风格与平坦的青石板路相得益彰,不远处,新建的广场舞台已成为附近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看着眼前美丽的景象,很难想象以前这里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原来这片土地是由铁山村村民委员会和七宝山硫铁矿共同所有。今年,市库区移民事务中心牵头,召集双方开会进行协商,最终15亩土地归我们铁山村使用。”铁山村党总支书记刘雨初介绍,又一个移民产业项目由此应运而生。

“上个月刚完工的6个门面总耗资70万元,目前正处于招商阶段。”刘雨初说,通过门面出租,这个项目年收入预计可达到45000元。

产业发展起来了,柏树岗移民幸福广场的人居环境也越来越美了。夜幕降临时,广场人头攒动,健身、跳舞、散步……来这里活动的村民,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近三年来,为了让群众移民后能“扎根”,市库区移民事务中心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先后探索出扶持大户以奖代补、保本分红、固定资产投入、移民占股四种产业扶贫模式,有效解决了贫困户搬迁后就业收入问题,让全市的移民户都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编辑:戴鹏

来源:浏阳日报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