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追寻红色足迹 感悟初心使命 努力开创新局
2021-03-23 10:48:56 字号:

浏阳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第一次专题学习

引领全市党史学习教育走向深入,为建设现代化新浏阳凝聚奋进力量

03版学党史-2.jpg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序厅的英雄群雕,生动再现了秋收起义部队集结的场景。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供图

党的百年历史,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3月22日上午,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第一次专题学习,来到中国革命的“光辉起点”文家市镇,前往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接受党史学习教育,追寻红色足迹,体悟初心使命,学习和弘扬革命先辈的崇高风范和宝贵精神。

这是一趟探寻“我们从哪里来”的寻根之旅,也是一趟明晰“我们往哪儿去”的初心之旅。大家通过追寻先烈足迹,重温党的百年历史,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继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陈郁琳张可夫刘莎许雅兰

重访故地

在学习党史中坚定理想信念

序厅里,一组英雄群雕,生动再现了毛泽东同志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向浏阳文家市集结的情景。

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起义部队在向长沙方向进军途中相继受挫,毛泽东当机立断,指挥各路起义部队于9月19日在文家市会师,并于当晚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作出转兵决策。自此,开辟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党史学习教育的第一站,就来到了英雄群雕前。市委书记黎春秋,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新伟等领导同志伫立在雕塑前,瞻仰红色故地,94年前扭转中国革命的关键抉择仿佛就发生在眼前。

面对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黎春秋右手握拳,带领现场党员一起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声声誓词掷地有声,在全体党员干部的内心回响,激荡初心。

随后,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成员怀着崇敬的心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走进纪念馆历史陈列。

记忆未褪色,历史有回响。整个展区陈列着251张照片、45件文物和18份文献,通过声光电、场景复原、电子沙盘等技术和形式,真实再现了秋收起义时的那段烽火岁月。

展区构建的微场景,生动还原了何长工等同志设计军旗的过程:经过反复研究和借鉴,他们设计出了带有镰刀、斧头、五角星的红色军旗;镇馆之宝——国家一级保护文物“长龙铁炮”静静躺在橱窗里,它曾跟随主人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第三团攻打白沙一役,是历史最好的见证。

每到一处,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成员都驻足细观珍贵史料,聆听革命事迹,感悟老一辈革命者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党正在开展意义深远的党史学习教育,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特别推出了“百年风华鉴初心——我和历史合个影”主题展,以毛泽东1917年在文家市铁炉冲种下的两棵板栗树为视角,讲述了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浏阳的发展与变化。

“主题展再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并充分彰显了浏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同历史阶段的担当与作为,作为浏阳人,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在档案馆(党史研究室、地方志编撰室)馆长(主任)杨钢看来,知所从来,方明所去,重温红色记忆,是为了凝聚更加磅礴的前行动力,“我们要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不负时代荣光,努力担当作为。”

从党史中汲取前行力量,以新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在参观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后,市政协经济科技和外事委员会副主任汤军深受教育、备受鼓舞,“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更要听党话、跟党走,认真履职、干好本职工作,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新浏阳建设。”

聆听党课

在精神洗礼中感悟初心使命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在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多功能报告厅内,黎春秋以“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浏阳奋进力量”为题,为大家讲授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课。1927年9月,工农革命军三路部队会师文家市,作出关键抉择,走上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因此,文家市成为中国革命的“光辉起点”。“我们把党史学习教育的第一次专题学习放在这里,就是要追寻红色足迹,体悟初心使命,学习和弘扬革命先辈的崇高风范和宝贵精神。”课堂上,黎春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浏阳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走出了胡耀邦、王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30位开国将军,涌现了一大批英雄儿女,书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留下了大量英勇奋斗的光辉业绩。改革开放以来,浏阳紧跟发展大潮,实现了从贫困落后到全面小康、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从内陆封闭到创新开放、从温饱不足到人民幸福的伟大跨越。

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黎春秋在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课中,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发出号召:要坚持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以党史之光照亮前行之路,跑好历史的接力棒,奋力担当践行“三高四新”战略县域排头兵,把建设现代化新浏阳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老师”讲得动情,“学生”听得认真。主题党课现场,党员干部们全身心投入,时而抬头凝神听讲,时而低头认真记录,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

“通过聆听书记讲的主题党课,接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主任刘坤说,党的百年历史赓续着为民族发展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血脉,凝练着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在浏阳这片红色热土上,作为一名基层组工干部,自己有责任做好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刘坤介绍,为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浏阳将重点从广大群众最关心的民生实事做起,注重与完善“党建+微网格”制度、推进“十件重点民生实事”、联系帮扶百大项目百大企业等工作结合起来,展示新时代共产党员的良好风范。

“基层的工作千头万绪,最后的落脚点还是要落在为人民服务上。书记的党课是一次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为我理清了工作思路,指明了前进方向。”文家市镇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中心主任何侣说,迎来党的百年华诞,文家市镇游客量与日俱增,他们将全力服务集镇旅游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红色文旅小镇”建设夯实基础,为浏阳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新时代浏阳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正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以奋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新浏阳建设的实干实绩来告慰革命先烈,续写时代华章。

汲取力量

在接续奋斗中努力开创新局

04版学党史-2.jpg

荷花街道党史课堂走进南市社区。荷花街道供图

学史以明志,鉴往而知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的寻根之旅、初心之旅,为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出了示范。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这继往开来的历史时刻,脚下这片红色热土已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当前,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响应、迅速行动,不断创新学习载体、丰富学习形式,用党的奋斗历史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为了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淮川街道依托本地资源,开设了“睦邻党史课堂”,组建了以专家学者、专业教师、“五老”人员、参加革命战争的老党员为主体的基层党史宣讲团,全力推进党史课堂进社区、进小区。截至目前,淮川街道共开展睦邻党史宣讲21场次,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聆听生动的党课。

“我们还绘制了‘淮川红色地图’,串联辖区内的文庙、黎家大屋等党史胜迹,让党员群众更加直观了解身边的历史。”淮川街道党工委书记孙谦介绍,“淮川红色地图”还将上线“指尖党史课堂”,党员、居民、学生可随时随地了解党史,跟着地图打卡红色地标,“街道将通过党建区域共建,与辖区有关单位一起依托红色资源共同打造红色地标党史课堂。”

“同学们,你们知道‘红船’是什么吗?你们听过有关‘红船’的故事吗?”3月21日下午,在集里街道龚家桥社区的580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场生动有趣的“扬帆征途”——红船拼图DIY活动正在进行。从3月起,集里街道龚家桥社区面向辖区青少年推出了时光手作之“党耀童心”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带领青少年学党史。活动将持续至7月份,包含“红船”拼图DIY、长征路线钉子绕线画、天安门纽扣画等一系列富有童趣的手工活动。

中和镇则积极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3月16日,在中和镇“学党史、知党恩、传承红色基因”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活动上,胡耀邦同志纪念馆的讲解员走上讲台,结合图、文、音视频等表现形式,讲述党史故事,引导广大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课后,苍坊完小学生杨诗琦在“听着故事学党史,心中有话对党说”党史学习小卡片上写下:革命先辈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好的生活,我希望长大后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下阶段,我们将以‘知史爱党、初心如磐’为主题引导广大党员群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中和镇党委书记何勇表示,中和镇将依托本地红色资源,突出“浏阳味”,将党史理论知识转化为“乡里话”,精心打造红色文化信仰路线,“同时还将创新教育形式,联合胡耀邦故里管理局探索情景式党课、实践式党课等多种党史学习方式。”

依托锦绶堂、中共湘鄂赣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楚东山大屋)、上坪会议旧址等丰富的红色资源,大围山镇将全力打造党史学习教育的“红色熔炉”。

“我们将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内涵,打造省级爱国教育基地,以红色文化观光、红色教育培训、红色军事体验等项目为特色的红色文化体验带。”大围山镇党委书记黄珍敏表示,下阶段,大围山镇还将丰富红色资源宣传教育方式,做好“红色”“绿色”结合文章,探索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之路,“我们高质量编制了锦绶堂红色文化旅游区规划,将加快推进实施,目前,锦绶堂壁画修复和室内展陈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力争7月1日完工。”

在位于永和镇的红一方面军成立旧址李家大屋,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这座特色民居记录了中国革命烽火燃烧的岁月。永和镇组织党员干部来到这里接受党史教育,进一步增强“做合格党员、当干事先锋”的意识。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注重创新方式方法。”永和镇党委书记林申达表示,永和将创新运用“文艺+宣讲”形式,将自创的《布衣上将》花鼓戏搬进党史学习教育宣讲舞台,全力推进红色电影《李贞》在永和的拍摄制作,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在社港镇淮洲村,一座土木结构的农家三合院掩映在苍翠的竹林之间,这里是红军最年轻军团长、“双百英模”寻淮洲的故居。为了传承红色基因,淮洲完小校长廖丰庚不仅主动请缨担当义务讲解员,还培养了一批本校的小小红色宣讲员,利用节假日时间带领游客重温红色故事,厚植知史爱国情怀。

“要充分挖掘利用本地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社港镇党委书记梁民说,社港镇将依托永兴烈士陵园和寻淮洲故居两大红色基因库,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开展“七个一”活动(一轮集中学习,一堂思政课,一场红歌会,一次抢答赛,一份感言录,一支宣讲队,一批微实事),将学党史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深入推进基层服务工作,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3月22日中午,熟悉的声音又从高坪镇“村村响”的喇叭里传了出来,“领学百年党史故事,重温百年奋斗历史,‘党史百年天天学’栏目又和大家见面了……”自3月12日起,高坪镇“村村响”广播开辟了一个新栏目——“党史百年天天学”,在每个工作日邀请一名党员来镇上广播站讲述自己的入党初心和“党史上的今天”,将党的历史故事传递到全镇的街头巷尾、田间地头。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我们基层党组织必须要把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好,用我们党的百年光辉奋斗历史鼓舞斗志、指明方向,让广大党员从中汲取精神力量。”高坪镇党委书记宋国辉说,目前,“党史百年天天学”栏目还在面向全镇招募党员主播,接下来,高坪镇还将举行党史知识竞赛,开展建党100周年主题书法、图片、绘画等征集活动,延展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