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晖,名宜林,1890年出生于浏阳北盛一个富裕家庭。7岁时,父亲聘请了一名塾师为欧阳晖兄弟俩授课。欧阳晖天资聪慧,没几年就能作文赋诗,长大后对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著作爱不释手。
1920年,欧阳晖兄弟俩先后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2年,欧阳晖和潘心元、田波扬等发起成立浏北新民社,创办了《新民》刊物。欧阳晖才思敏捷,是浏北新民社的得力演说者,经常参加学校集会演讲和社会活动。
1925年10月,欧阳晖出任蕉溪学校校长,选聘共产党员苏炳芬、彭道良、陈景潜等为教员,积极倡导改革教育。欧阳晖倡导男女同校,要求学生不穿长袍马褂,不蓄长发,不戴耳环。在教学方面,欧阳晖坚持用国语教学,提倡写白话文,使用标点符号,废除体罚。他还经常带领学生参加修桥、补路等劳动实践。欧阳晖把开明、平等的风气带进学校,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1925年年底,欧阳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根据《长沙英烈》等整理记者刘志光)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