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清明时节,我们深切缅怀
2021-04-06 10:35:08 字号:

传承红色基因 汲取奋进力量

01版时政封面-10.jpg

图为淮川街道北正社区党总支与区域化党建成员单位党组织在烈士公园开展“学党史忆初心祭英烈感党恩”活动。北正社区供图

浏阳是革命老区、“将军之乡”,无数英烈、革命先辈在这片红色热土上书写了壮烈的革命诗篇。清明节期间,浏阳多个乡镇、街道组织党员、社会各界人士,通过祭扫陵园,参观革命先辈故居、纪念馆等方式,表达对英烈和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谢鹏刘莎通讯员饶芬

在深切缅怀中传承红色基因

08版资讯-1.jpg

4月4日,李梅羹的后人与当地党员、学生一起来到李梅羹纪念碑前,开展祭扫活动。官渡镇供图

4月1日上午,澄潭江镇渠城村党总支与党建结对共建单位市疾控中心卫生监测支部来到葛家镇宋任穷故居,接受红色洗礼,传承革命精神。

在讲解人员的带领下,大家参观了宋任穷故居陈列馆,馆中的每一幅照片、每一件实物,都让大家深切感受到了宋任穷等革命先辈对国家和人民那份深沉的爱。

当天下午,党员们还来到了位于道吾山的浏阳烈士陵园,在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并献上鲜花,表达对先烈的敬仰、缅怀之情。

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惧艰险,不怕牺牲,他们的英雄事迹流传至今,革命精神永垂不朽。作为国家的未来,孩子们更要牢记历史,传承精神,努力奋斗。

当天,官渡完小组织少先队员到官渡镇烈士陵园和革命先驱李梅羹纪念碑前开展清明祭扫活动。

除了党员、学生,清明节期间,普迹镇、文家市镇、关口街道等乡镇(街道)也纷纷组织人员到浏西革命烈士纪念塔、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等地举行祭扫、缅怀活动。

革命先驱后人回浏祭扫

4月4日,在苍松翠柏掩映下的革命先驱李梅羹纪念碑前,李梅羹儿子李慰严一家又一次回到家乡祭扫。

李梅羹又名李兴炽,1901年出生于官渡镇松江村(现官渡镇竹山村),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之一、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发起人之一,还曾参加五四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建党学说的形成和早期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于1934年8月因病逝世于广西南宁。

当天,一堂生动的党课在官渡镇竹山村开讲,李慰严讲述了李梅羹翻译《共产党宣言》、任李大钊秘书、领导系列罢工斗争等事迹,回顾李梅羹的过往经历,再现了革命先驱极不平凡的革命岁月。

“通过学习,我更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向先辈学习,铭记历史。”“原来这些英雄是我们家乡的人,为家乡感到自豪!”……学习结束后,现场的党员、学生也表达了对革命先驱的无限敬仰和缅怀。

4月5日,革命先驱罗章龙的曾孙罗睿文也回到沿溪镇祭扫。罗章龙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曾任中共中央工委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党团书记等职,1995年病逝于北京。

在先人的墓碑前回顾革命历史,更能深刻感受到那令人激情澎湃的革命力量。革命先驱的事迹振奋人心,激励着后辈砥砺前行!

相关新闻

文明祭扫寄哀思

绿色清明新风拂面

在社会各界广泛开展纪念、祭扫等活动的同时,浏阳近年来也加大了对清明文明祭扫的引导。4月1日,集里街道新屋岭社区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了“文明新风绿色清明”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活动,向居民发放移风易俗宣传资料,倡导大家用文明、低碳、环保的方式怀念逝者、寄托哀思。

当天,淮川街道城东社区也举办了“睦邻微课堂”和“传承民俗青团寄情”手工青团DIY活动。志愿者们将做好的青团免费发放给居民,并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清明节的由来、习俗、传统活动以及文明祭扫等知识,分享云上祭祀的方法,使参加活动的居民们对清明节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通过文明祭祀宣传,大家都自觉用文明的方式寄托对先人的哀思,告别陋习,倡导文明新风。

淮川街道北园、城西、翠园等社区还分别在西湖山、翠园公园入口处设置服务站点,推出“祭品换鲜花”置换活动,引导居民用鲜花祭扫、网上祭扫等方式缅怀亲人,带来了文明祭祀新风。

清明节缅怀先人的同时,市民还要注意消防安全。为了确保祭扫安全,清明节期间,由关口街道农业农村办牵头,城管、污染防治办等单位抽调业务骨干,与各村(社区)组建先锋队,针对公墓山和祭祀集中点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重点做好节日期间祭扫场所及周边人员分流、交通疏导、火源管控等工作,做到排查无遗漏、无死角、无盲区,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迅速整改到位。

同时,关口街道充分利用“村村响”、微网格群、宣传车、宣传栏、宣传单等,大力宣传殡葬改革、移风易俗先进典型,弘扬厚养薄葬;依托各村(社区)“关口红”宣讲团,开展夜间宣讲会和屋场议事会,把管理服务工作与弘扬传统文化、倡导文明祭祀相结合。

为切实转变当地祭扫形式,关口街道依托“党建+微网格”,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带动群众自觉参与文明低碳祭扫。长兴社区向党员明确了祭扫要求,引导绿色文明祭扫,推动丧葬礼俗改革,助力乡村振兴和社会文明进步。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