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绿色祭奠让这个传统节日更“清明”
2021-04-12 14:49:47 字号:

李东晓

用什么方式祭奠故人,检验着社会文明程度,考验着人们的素质。文明祭扫形式在改变,但我们对先人的追思和怀念始终如一。摒弃传统陋习,树立文明、环保的祭扫观念,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让清明更“清明”。

清明节是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列的四大传统节日。相比其他传统节日,清明节尤为不同,既是人们亲近自然、享受春天的节日,也是一个追思先辈、扫墓祭祀的肃穆节日。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千百年来,人们在清明时节,踏青寻根,祭奠先人,不忘人之根本,体悟生命流转,成为一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怀念逝者的民俗。

思念从外化形式,到内化于心,天清明,人清净。正如电影《寻梦环游记》中所言:“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清明祭祀提倡不忘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所有外在的祭祀形式,无非都是表达思念和敬重。

祭扫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折射着人们的价值观和社会风尚。清明节的核心是对先人的追思和缅怀,然而习俗并非一成不变,传承清明节,首要传承的应该是其价值内核。现在越来越多的浏阳市民选择用鲜花代替烧纸钱等传统方式祭扫,形式更为丰富、文明,也更符合清明节追思先人、传递亲情的本义。尤其是今年清明节前夕,我市呼吁广大市民文明祭扫,相信会有更多的市民加入到文明祭扫的队伍中来。

当然,文明祭扫形式多样,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属于自己的方式去寄托哀思。互联网时代,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通过追忆家风、缅怀先人等形式,追忆亲人生前的感人故事,传递良好家风家训,表达心中的怀念,宣扬家国情怀。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清明的真正意义,还应该在于将对逝者的怀念转为对生者的关怀,而不在于用一堆硝烟弥漫的灰烬来告慰自己的内心。厚养薄葬为真孝,尽孝更应重平时。在缅怀逝者的同时,更应珍惜关爱眼前的长辈亲人。

老人在世时,多尽孝心,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让生者欣慰;老人逝去后,从俭办丧、文明祭奠,让逝者安息。树立厚养薄葬的新观念,才是对孝道的最好传承。更何况,蜂拥祭扫造成的拥堵、焚烧纸钱造成的火灾隐患等等,本就是传统的祭扫陋习带来的糟粕和问题,这也有违清明节的初衷。

清明带给我们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慰藉以及文化上的代代传承,是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文化因子和精神载体。尽管清明祭扫属私人活动,但一个人的行为却能准确地折射出他的思想和灵魂。以文明的方式对待清明祭扫,“清清爽爽”“干干净净”地参与其中,既增强了清明祭扫的仪式感,又提升了精神洗礼的纯洁度。

用什么方式祭奠故人,检验着社会文明程度,考验着人们的素质。文明祭扫形式在改变,但我们对先人的追思和怀念始终如一。摒弃传统陋习,树立文明、环保的祭扫观念,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让清明更“清明”。

通过树立科学、健康的新风,使清明祭扫成为一个环保的节日,成为一个节俭的节日,成为一个文明的节日,成为追思故人启迪后人的节日。愿绿色祭奠在我市成为风尚,过一个绿色、文明、节俭、环保的清明节。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