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浏阳河畔 稻香弥漫——追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浏阳往事
2021-05-24 10:44:44 字号:

06、07版-5.jpg

2016年9月,在北盛镇环园村"超优千号"超级杂交稻百亩示范片,86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弯着腰,亲手"拿捏"稻穗的成色和分量,仔细查看水稻的长势。记者胡吉星

小满时节,浏阳的乡野田间禾苗青,水波漾,承载着丰收的希望。浏阳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在广袤的农田间,有袁隆平院士多次踏足的深深浅浅的印记。听闻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5月23日,浏阳农业部门、相关乡镇种粮大户代表自发前往长沙吊唁,表达无限哀思。

多年来,袁隆平院士一直亲自指导永安、北盛等地的超级稻示范基地,开展杂交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等工作。浏阳的超级稻示范基地也曾多次作为代表,接受全国同行“检阅”。

据了解,浏阳过去的粮食生产以常规稻种植为主,亩产不到300公斤。从1988年起,浏阳大力推广种植“两系”杂交水稻,种植亩产达到500公斤,产量有了一个飞跃发展。如今,浏阳正在推广的超级稻,亩产已达700公斤。斯人已去,风范长存;浏阳河畔,稻香弥漫。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可夫

浏阳首个超级稻示范基地落户永安

“虽然没有上过他的课,但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就多次见到他,所以一直都是叫他‘袁老师’。他非常和蔼可亲,没有半点架子。”昨日,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设立的吊唁厅,空气中弥漫着悲伤的气息,面对袁隆平院士的遗像,今年50岁的永安镇政府干部邓启长送上鲜花后深深地鞠躬。

蜿蜒而过的捞刀河,灌溉了永安镇肥沃的土地。永安镇曾经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水稻试验示范基地。1991年,邓启长从袁隆平院士工作过的安江农校毕业后,来到永安镇农技站工作,参与了永安镇超级稻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的全过程。

“2002年,袁老师开展超级稻技术攻关,由于永安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明显的区位优势,在我们的积极争取下,浏阳第一个超级稻示范基地落户永安镇。”邓启长介绍,在2004年,永安被列为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湖南省核心试验区;2007年,核心试验区又被列为“种三产四”丰产工程重点示范乡镇。

由袁隆平院士提出的“种三产四”丰产工程,于2007年正式实施,即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用3亩耕地产出用常规技术种植的4亩耕地的粮食,以提高农民种粮的经济效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当时袁老师最关心的,就是开展超级稻高产示范攻关。”邓启长回忆,为配合这些项目的开展,永安镇农技部门认真进行了新品种高产栽培试验、超级杂交双季高产栽培试验、品种比较试验等十余项研究,“由于这些项目的实施,需要农民直接参与其中,所以当地很多农民都掌握了高产栽培技术,接受了高产新品种。”

从最早的杂交稻“三系”到“两系”,再到“超级杂交稻”,永安镇一直在袁隆平院士的亲自指导下,开展杂交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和高产攻关等工作,为杂交水稻的示范推广发挥了重要的窗口作用。2009年6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到永安超级稻万亩示范区视察;2010年9月,永安镇超级稻试验示范基地正式成为全国首届杂交水稻大会唯一现场观摩点。

邓启长表示,那些年“高产示范”工程的实施,最明显的效果就是带动了全镇的粮食生产,如今全镇大部分农田都是发展超级稻生产,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了扎实基础。

北盛仓种出水稻"核武器"

06、07版-6.jpg

2017年,袁隆平院士在北盛镇接受媒体采访。记者彭红霞

“感觉非常悲痛,心里很难接受。”自发前往长沙吊唁的人员中,有一名种粮大户代表,他是浏阳市易氏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易丰稳。从2015年开始,他的合作社就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合作,种植展示水稻的新优品种。

“有很多是刚刚研制出来的新品种,栽种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我有多年的种植经验,所以有信心种好。由水稻研究中心提供技术方案,我们负责执行。”易丰稳介绍,袁隆平院士多次来到田间指导,加上合作社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第一年种植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到了2016年,示范基地种植规模扩大,种植品种从20余家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的上百个品种,增加到了全国51家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的238个优良水稻品种。2016年9月18日至19日,国家水稻新品种与新技术展示现场观摩会(下称“双新会”)在长沙举行,现场观摩基地就设在北盛镇环园村。“看到‘超优千号’,袁老很开心,说浏阳种出了水稻‘核武器’。”这也让易丰稳倍感振奋。2017年,“双新会”连续第二年在北盛镇环园村举行,来自全国各级种子管理部门,省内外科研院所、种子企业、种粮合作社、大户等1000余人共同见证和分享了国家水稻新品种与新技术展示示范的丰硕成果。此时示范基地也从100多亩扩大到了300亩,集中展示了来自全国10个省市89家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的588个优良水稻品种。基地已然成了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的“双新超市”。

到2018年,第一届长沙种业硅谷峰会暨种业创新成果博览会——田间展示与观摩会在北盛镇环园村举行,769个新品种接受集中“检阅”。此时示范基地内不仅有优良水稻品种535个,还有旱粮作物棉花、玉米、西瓜等9大类品种234个,展示田也扩大到了400亩。“记得2018年袁隆平院士最后一次来基地,在田间意味深长地对我们说,小伙子,以后种田就靠你们年轻人了。”易丰稳回忆说,“今后我们一定会继承他的遗志,为保障粮食安全作出应有贡献。”如今,易丰稳每年仍与全国各地的种业公司合作发展种植优质稻,合作社也已经形成了“工厂集中育秧+机械化生产”的现代化粮食生产模式。

袁隆平院士逝世的消息传来,社会各界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感恩有您,伟大的袁隆平院士”“黄荆坪村民永远怀念您”……在袁隆平院士曾经实地进行技术指导的淳口镇黄荆坪村,村民们连夜自发制作了50条字幅,表达对袁隆平院士的深切缅怀。

人们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哀悼之情的同时,更表示要牢记袁隆平院士的嘱托,完成院士未竟的事业。2018年启动的“三一”工程是袁隆平提出、湖南省政府确立的农业科技项目,即“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粮食高产绿色优质科技创新工程。“今年,我市准备继续在沙市和北盛开展千亩‘三一’工程项目示范片建设,为保障粮食安全贡献‘浏阳力量’。”市农业发展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