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大围山镇:守正创新,非遗文化产品频“出圈”
2021-06-22 10:50:48 字号:

08版非遗-5.jpg

2019年,"豆腐西施"廖素平登上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推介白沙豆腐,提升了白沙豆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资料图片

6月21日,大围山镇白沙村白沙金辉豆制品小作坊内,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忙碌着。浸豆、磨豆、点卤、滤浆、煮浆、压豆腐……经过多道纯手工工序,一块块细腻白嫩的豆腐散发出阵阵醇厚的香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白沙豆腐频频“出圈”,出现在银屏和各类媒体上,成为了大围山镇的一绝。

今年6月,大围山镇被评为第二批浏阳市示范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乡镇(街道)。作为湘东边陲古镇,大围山镇除了白沙豆腐,更有客家山歌、大围山蜂蜜、浏阳蒸菜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大围山镇坚持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原则,守护浏阳历史文脉,使非遗文化焕发新生机。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见习记者袁安

小豆腐做成大产业,非遗产业“旺”起来

白沙村地处大围山中部,四面环山,是湘赣两省三县交界的地方。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条件,白沙古镇历来就十分繁华,加之风景秀丽,自古就有“小南京”的美称。

也正是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当地产出的黄豆粒粒饱满,营养丰富。那时为了开创更多的菜品满足客人的需求,当地客栈掌柜开始学着把黄豆加工制作成豆腐,来招待过往的客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白沙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能制得一手好豆腐。

随着时代变迁,豆腐产业渐渐没落。2015年,为了加大对白沙豆腐的推广和保护,在大围山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湖南非常有味食品有限公司、湖南至善食品有限公司、湖南乡下人豆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相关负责人投资,成立了五家生产白沙豆腐的企业。

“我16岁就开始做豆腐,做豆腐一直是我们白沙村的传统。”白沙豆腐传承人、湖南乡下人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雪阳告诉记者,如今白沙村有近三百人从事豆腐生产与加工工作。

在多方力量的支持和推介下,白沙豆腐逐渐走出了白沙村。2019年,“豆腐西施”廖素平登上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推介白沙豆腐,提升了白沙豆腐的影响力和知名度;2019年水果文化旅游节期间,白沙豆腐作为特产进行展销,反响强烈。如今,长沙有白沙豆腐专营店近20家,年产值达到了数百万元。

办培训班打造研学基地,非遗市场“活”起来

白沙豆腐的成功仅仅是大围山镇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案例。为了让非遗市场真正“活”起来,大围山镇每年都召集从事白沙豆腐、大围山蜂蜜等产业的代表人物举办非遗保护传承培训班,打造非遗研学基地。

湖南锦寿堂蜂业有限公司创新打造的“蜂蜜博物馆”便是其中之一。走进博物馆,展示板上详细介绍了“中国养蜂史”“蜜蜂如何酿蜜”“蜜蜂与人类文化”,馆内展示了养蜂工具、百花蜜等蜂蜜,游客在参观的同时还可以品尝大围山蜂蜜。

通过与旅行社合作,大围山蜂蜜打响了名气,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来购买优质蜂蜜。据统计,2年时间内,蜂蜜博物馆吸引游客4万余人次,创收400余万元。

此外,2017年,湖南乡下人豆制品有限公司成立研学基地,近3年来,接待培训、研学人数达2万人次,开展非遗文化展演、活动共计50余次;2020年,蒸菜发源地中岳村推出“围山八蒸”,设鲁家祠堂为蒸菜体验馆,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数万元,获得良好效益。

“2021年,我镇将继续加强人才培养,组织非遗传承人到其他省市学习,提供更多学习机会,总结、提炼非遗项目转化为实用产品的经验。”大围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镇上将继续把非遗保护作为重点工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建设,加强游客对非遗文化的参与性,同时发挥白沙豆腐、大围山蜂蜜等协会的作用,鼓励现有非遗传承代表性企业发展、融合,形成行业联盟。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点击查看全文
大围山镇:守正创新,非遗文化产品频“出圈”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