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溪经济社会发展瞄准新目标呈现新气象
俯瞰蕉溪,青山环绕、田垄葱茏,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记者彭红霞
从高空俯瞰蕉溪镇,319国道、金阳大道、浏洪高速、杭长高速等交通要道穿境而过,配套工业产业项目落户、美丽屋场庭院遍布、生态环境日益优美……蕉溪镇像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浏阳大地上。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蕉溪镇党委、政府围绕"融入两城、建设三区、实现四个提升"的新目标新要求,奋力践行"三高四新"战略,打基础、谋发展、利长远,经济社会呈现出蓬勃发展新气象。
近年来,蕉溪镇为何发展如此迅速?近日,记者通过深入走访,探寻蕉溪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密码因子"。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小雷见习记者袁安
经济发展出“彩”
6月29日上午,蕉溪镇党委书记傅爱华正伏案翻看和调度新落户的几家工业企业建设进度情况。
“蕉溪镇虽然区位优势明显,但底子薄、基础弱,只有牢牢把握好“三高四新”、双向融城、区位提升、乡村振兴等机遇,经济社会发展才能有质的提升,新的突破。”傅爱华说。
去年以来,根据发展现状,蕉溪镇党委、政府提出紧紧围绕“打造富裕、美丽、开放、幸福的现代化蕉溪”的总体目标,坚持依托“两路”(金阳大道、319国道)、融入“两城”(浏阳主城、金阳新城)、建设“三区”(乡村振兴示范区、生态旅游度假区、配套工业集中区)的战略,努力实现“四个提升”(产业质效提升、人居环境提升、社会治理提升、民生保障提升)。
蓝图绘就,蕉溪镇迅速行动起来。金阳大道在蕉溪境内有13公里。今年,为推动金阳大道尽快建成通车,镇村干部“白加黑”“5+2”,加班加点,集中化解征拆遗留问题,为项目加速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6月30日上午,记者来到蕉溪镇开元大道旁的配套工业集中区现场。该项目占地约400亩,各种施工作业正如火如荼进行着,七栋崭新的厂房即将拔地而起。配套工业集中区建设是蕉溪镇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的重要载体,是蕉溪镇为对接浏阳经开区(高新区)配套产业而新建。集中区筹建期间,便吸引了华生科技、华生干粉、九橡等多个配套工业企业项目选址落户。
“我们在去年8月份土地正式摘牌,投产后预计年总产值将达到2亿元,可贡献税收约2000万元。”华生科技、华生干粉项目相关负责人周英斌介绍,该项目将打造以环保砂浆的科研开发、生产制造与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科工贸专业节能设备制造企业。
为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给企业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推动项目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蕉溪镇建立了特派联络员、党政领导、镇村干部“一对一”项目联络帮扶队伍,在项目谋划、问题协调、事项督办等方面为企业建言献策。
“我们企业的不动产证和各项手续的办理都非常顺利,接下来只需要加快施工进度,早日投入生产。”对于企业今后的发展,周英斌信心满满。
如果说园区建设为蕉溪镇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那么环“蕉溪岭-万丰湖”城市假日旅游片区的打造,则为蕉溪镇经济发展聚集了更多人气。
近两年,蕉溪镇依托其生态人文资源,精心打造了集山水风光、农庄民宿、文娱设施于一体的环蕉溪岭休闲度假产业带,其中以上云溪民宿、云峰台研学基地最为火爆。
一二三产业并驾齐驱,这让蕉溪镇经济发展的根基不断夯实,镇域经济发展迎来新突破。2020年,蕉溪镇就实现工业总产值12.64亿元,同比增长12.95%;实现财政税收过2000万元,同比增长24%。可以预见,新招商引入项目投产达效后,蕉溪镇今年的财税将再上新台阶。
社会治理“结”果
经济的发展,自然离不开社会综合治理工作的稳步推进。近年来,蕉溪镇从人居环境整治、屋场建设等方面入手,绘就了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在全国上下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蕉溪镇依托山水资源,以美丽乡村为底色、以良好生态为支撑,不断“强筋壮骨”,助推高质量发展。
6月30日,走进蕉溪镇早田村,黄泥江两岸绿树成荫,阡陌之间一条干净整洁的道路串起村头巷尾。曾经的小村庄,正在蝶变。
“屋场建设能改善生活环境,还能提供文化休闲场所,我愿意捐款支持。”今年年初,在早田村金山屋场筹备会上,早田村金山党支部委员高波涛率先捐资1.2万元助力屋场建设,还无偿提供自家挖机。在高波涛的积极宣传下,通过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众多村民义务投工投劳,参与到建设中来。
金山屋场建设只是蕉溪镇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今年春节以来,蕉溪镇又组织开展“万人植树造绿,共建美丽蕉溪”行动,发动群众捐资筹劳,建设6个美丽宜居村庄,完成106国道、梁高公路等主干道节点景观提升,打造美丽河流5公里,美丽道路15公里,美丽庭院60余个,植树27万棵。蕉溪镇的环境变美了,对外形象也更好了。
人居环境整治一直是蕉溪镇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为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去年5月份以来,蕉溪镇围绕垃圾分类、“厕所革命”、村主干道和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屋场建设四个方面在全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3343”行动。已形成了“户分类、村收集、镇中转”的垃圾分类处理运行机制,实现垃圾分类率90%,垃圾量减少80%以上;在全市率先并超额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2785座,废除旱厕1340座。
环境越变越美,随之而来的便是社会矛盾纠纷的大幅下降。资料显示,近两年来,蕉溪镇通过推动党员干部重心下移,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群众满意度和幸福度持续上升,蕉溪镇也连续两年获评浏阳市信访“三无”乡镇和维稳先进单位。
蕉溪现象探“因”
近年来,蕉溪镇发展迅速,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蕉溪现象”。
“蕉溪现象”缘何而来?蕉溪镇域内随处可见的“一抹红”就是答案——无论是工业项目的落户到建设,还是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在蕉溪镇,处处都有党员们拼搏的身影。党建引领着蕉溪镇的发展。
有带头成立“金云村关心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两个月内捐款达4万元的党员高积福;有持续20多天高温作业,坚持屋场建设不完成不撤退的62岁老党员罗正秋;还有在自身经济条件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尽己所能帮助“一对一”帮扶对象的党员罗振超……
蕉溪镇总面积88平方公里,辖6个村,共35个党(总)支部,党员1009名。众多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活跃在一线,做群众身边事、解群众身边难。这得益于全域覆盖、常态长效的党员管理机制。近年来,蕉溪镇以湖南省党员分类管理示范点为契机,对农村党员科学分类、精准管理、精准施策、精准考核,促进了党员作用充分发挥,推动了党员队伍作风持续转变。
在表彰奖励先进党员的同时,针对后进党员,蕉溪镇党委牵头成立了“党性再强化培训班”,建立临时党支部,实行“党委-党支部”双重管理。“后进党员除按规定参加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外,还需参加镇党委组织的党性教育、理论学习、组织生活锻炼、专人动态帮扶。”傅爱华表示,通过教育转化一批、组织关系转移一批、组织处置一批,对后进党员进行分类处置,在全镇起到了强烈的震动效应。
这些以党建为引领的新举措,必然让蕉溪镇步入加速发展的全新时代。319国道和金阳大道贯穿蕉溪全境,沿线有拔节生长的工业园区、众星捧月的特色村庄、方兴未艾的生态度假休闲产业、串珠成线的美丽屋场庭院……这样一幅以区位优势为主轴构筑的鼓舞人心的画卷,正在诠释着奋斗,诠释着进取,诠释着希望!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