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24年,从没放弃你
2021-07-07 10:31:08 字号:

16岁时外出一去不返,昨天被接回当地上百人彻夜等候"宝贝回家"

自述从长沙被拐至安徽,"什么苦都吃了,什么罪都受了"

06、07版通版-1.jpg

从撑着棍子的白发老人,到懵懂的小孩,偌大的客厅被上百人挤满,大家一起翘首以待,还有人放起了鞭炮……7月5日晚至6日凌晨,这一幕出现在蕉溪镇水源村花门组的一户普通人家,现场充盈着激动的情绪。

24年了,李楚正家从未如此热闹;24年来,他们一家也从未如此受关注。

1997年,蕉溪岭隧道通车的次年,16岁的李家悦外出未归,从此杳无音讯。李楚正说,女儿走失24年,家人从未放弃,不管多远,只要有一丁点线索就赶过去,却总是失望而归。

2021年6月30日下午,一条微信,架起了李家悦的回家之路。

当年她是怎么离家的?这些年她去了哪里、经历了什么?又是谁帮她回家?昨天上午,自称“什么苦都吃了,什么罪都受了”的李家悦卸下背负已久的压力,自己解开了这些谜团。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罗时茂李丹谢鹏

惊喜

时隔24年,孩子找到了

06、07版通版-2.jpg

在“宝贝回家”公益组织的帮助下,李家悦终于和家人团聚了。受访者供图

“告诉你好消息,孩子找到了。”“谁的孩子找到了?”6月30日下午2时33分,李楚正收到这条微信时,还有些愕然。直至发微信来的“宝贝回家”公益组织志愿者“非狐”解释“你们采血后,在公安的系统里面比对成功了”,他才幡然领悟。

这一刻,来得太迟了,以至于好消息突然降临时,他还没反应过来。

“是真的吗?现在在哪里?”李楚正急切地问。

“非狐”说,吉林通化警方准备在7月8日举行认亲大会,邀请他们去与孩子见面,“恭喜你们。”

“天呐,谢谢!”李楚正确认,是他和家人期盼已久的好消息。

“孩子”,是李楚正的三女儿李家悦,1997年从家里走失。

后来,“非狐”又通知李楚正,因疫情防控的需要,认亲大会取消,等候警方通知。

7月4日下午,终于等来确切消息:7月5日在北京认亲。

消息传来,家里沸腾了,李家所在的山窝里也沸腾了。李楚正在儿子李家豪和小女儿李家佳的陪同下,连夜坐高铁赶往北京。

7月5日中午,在北京市顺义区西王路东桥附近的一家小饭馆,当通化警方带着一名中年女子出现时,三人一眼就认出了是李家悦。而李家悦也认出了亲人们,快步走上前抱住弟弟痛哭。

“你家在哪里、家里有哪些人、叫什么名字、你叫什么名字……”在李家佳现场拍摄的视频里,面对这些问题,李家悦都准确说出了答案。

“爸爸是做什么的?”李家佳又问。“爸爸是医生。”听到这个答案,一旁的李楚正激动得俯身抱住女儿痛哭不已。

7月5日下午,办理了相关手续后,李家悦和丈夫夏雷峰在父亲、弟弟妹妹的陪同下踏上回家的旅程。

但好事多磨,原本定了5日晚7时的机票,却因冰雹、暴雨,航班一再延误,直至零时才起飞。

而在1400多公里外的家里,听说李家悦要回来了,亲朋好友和乡邻们纷纷来道喜。

“有一百多人,都不愿意离开。”李家人说,哪怕飞机延误,还有人彻夜等待,直至6日凌晨4时李楚正一行回到家,“有一些回去睡觉的人听到消息又跑过来了。”

大家一起来分享李家的喜悦,前来祝贺的鞭炮响个不停。

回忆

患病辍学,小时候爱往外跑

06、07版通版-4.jpg

得知李家悦回家了,亲戚朋友们纷纷来探望。弄清来者身份后,李家悦多次与对方抱头痛哭。记者罗时茂

李家悦是怎么走失的?

“那时候我正在读初中,一天放学回来全家都在找人,说三姐不见了。”昨天上午,虽然一夜没合眼,但李家豪没有倦意。

“我正在上班,突然接到电话,说人不见了。”李楚正说,他当时在蕉溪镇卫生院上班,撂下电话就往家里赶,可从白天找到黑夜,谁也没找到李家悦。

实际上,在当时,这样的寻找并不少见。

李楚正回忆,李家悦小时候有一次发高烧,到医院没及时确诊和有效治疗,因耽误了病情,引发脑膜炎,“智力还是受了一些影响。”

因为患病,读了两年多小学,李家悦就辍学了。家里孩子多、负担重,李家悦跟着奶奶的时间更多,稍大些才回到父母身边。白天,爸爸上班去了,兄弟姊妹上学去了,李家悦趁妈妈不注意就外出溜达。

“她嘴巴很甜,很会哄人,到了别人家不愿回去,就跟人家说‘我帮你们做事,给点饭吃就行’。”三姐的轶事,李家豪记忆犹新。

起初,李家悦就在当地转悠,后来,她居然自己走路到蕉溪集镇,再坐班车进城找在城区工作的叔叔。

“经常是我妈上楼晾衣服的时候,她一下就跑了,让家人一顿好找。”李家豪说,三姐爱往外跑的习惯,令父母头疼,当地人也都知晓。

但没想到,那天以后,李家悦真的不见了。

“1997年农历8月12日,这个日子我记得清清楚楚。”李楚正的妻子吴金元肯定地说。

那一年,李家悦16岁。

找寻

从没放弃,哪怕只有一线希望

李家悦一夜未归,第二天,一大家子就分头寻人,李楚正夫妻俩骑着摩托车进城。

“那段时间大街小巷都找遍了,到处贴寻人启事,拿着照片见人就问‘见到这个孩子没’。”李楚正说,浏阳城区找遍了,又去长沙。后来,听说江西萍乡找到了一个走失的女孩,他们也赶过去,结果发现不是的。

在四处奔走寻女的过程中,夫妻俩吃尽了苦头,一次发生交通事故,俩人都受了伤,吴金元的门牙至今还留有一个缺口。

“从没放弃,只要听到哪里有线索,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会跑过去。”2009年,李楚正在深圳开公交车的侄子李永渐突然打来电话,说《南方都市报》报道了一个被控制的女孩,“我找记者带我去看了,但我没把握。”

于是,吴金元带着两个女儿南下去核实,确认不是李家悦。

“说实话,起初我们决心是很大的,后来,找来找去都找不到,渐渐有些灰心了。”李楚正虽然这么说,但内心的希望从未泯灭。

2014年,湖南经视的记者到当地采访其他新闻,李楚正说起女儿走失的事,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后来该记者专门来做了一期节目,也没收到反馈。

“这些年,父母年纪大了,网站、微信、抖音,有任何新方式我们几姊妹都去尝试了。”李家豪说,他们接替父母想尽办法寻找姐姐,在微信、抖音里看多了寻人成功的信息,他们也抱有很大希望。

回家

“宝贝回家”公益组织助力

去年5月份,李楚正在广东中山工作的弟弟找了当地的“宝贝回家”公益组织,并提交了李家悦的信息。

后来,志愿者“非狐”联系了李楚正,并将他拉到“宝贝回家”寻亲微信群,还指导他和吴金元采了血样,寄到位于吉林通化的“宝贝回家”公益组织总部,由公益组织交给当地警方比对处理。

不久后,收到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经警方比对,发现李家悦的血样2014年曾在安徽出现过。但此后又没了下文。

希望一次次被点燃,又一次次陷入失望。随着年龄增大,李楚正夫妇俩要找到女儿的想法越来越坚定。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志愿者“非狐”的那条微信,是李楚正这些年收到的最好的消息。7月5日,“宝贝回家”公益组织的志愿者一直陪着他们,让他们感到莫大的温暖。

“搭帮(感谢)国家好、政府好,搭帮科技发达,搭帮好人多。”昨天,看到女儿来到眼前,吴金元连着说了三个“搭帮”,她说,只要女儿能回来,比什么都好。

亲戚们都说,吴金元逢年过节都强烈想念走失的女儿,人也瘦了一圈又一圈。他们不知道的是,李家悦走失的头几年,每天晚上吴金元都会走几里路,到319国道边坐一坐、看一看,“我想看看她会不会回来……”

讲述

经历坎坷,前半段痛苦不堪回首

昨天上午,听说李家悦回来了,乡邻、长辈、亲戚们陆续赶来探望。

“除了长胖了,眉眼还是没变。”大家说得最多的是“你还认识我啵”。有时候李家悦会恍惚地摇摇头看着对方,有时候认出来,便一头扎进对方怀里,双方抱头痛哭。

“我心里好难受啊……”李家悦说。大家也安静地听她絮絮叨叨讲这些年的经历,不时叹气,“吃了好多苦哩……”

记者发现,李家悦说话是一口北方腔调,便问“你还记得讲浏阳话吗?”“不会说了,但偶尔听得懂。”她说。

当年是怎么出走的?又去了哪里?

除了时间可能对不上号,李家悦叙述起小时候的事情和出走后的经历,思路非常清晰,李楚正和亲戚朋友们也感叹“当年那个只晓得玩的妹子是大变样了”。

李家悦说,当年她从蕉溪坐车到浏阳汽车东站后,再坐班车到了长沙,“一路上都没买票,到长沙是八块钱,问我要票,我低着头装哑巴。”

到长沙后,她又渴又饿,跟一个耍猴的人聊了几句。“到了火车上,我就醒了,问他‘你要带我去哪里?我要回去找我爸妈’,他说‘我这就带你回家’。”在耍猴人安徽的老家待了半个月,对方称要给她介绍个婆家,没想到后来竟将她卖给了一个当地人,“在那里我受尽了苦头,把我关了好几年。”

李家悦称,因对方经常辱骂殴打她,一次激烈冲突后,她拿家里的棉花卖了120块钱,“花了90块钱买了张火车票就去了北京。”

在北京找活干时,李家悦遇到了电焊工夏雷峰,双方渐生情愫,就回了夏雷峰的安徽老家,并与夏雷锋结了婚。

计划

不想走了,想在浏阳务工

“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回家了。”谈及回家的感受,李家悦说,这些年中,她经常哭,“眼睛都哭成了核桃,枕头湿了又干。”

她称,从未向夏雷峰提起自己的身世,一旁的夏雷峰只是安安静静地听着。

为何走失后没能回家?“我也想啊,但我没文化,只知道湖南浏阳,也不晓得派出所能帮我回家。”李家悦说着就急得哭起来。

“有时候,我又不想回家,怕挨揍,小时候出去玩了回家都要挨揍。”面对记者采访时,她这样说。但当坐在妈妈身边时,她又动情地说:“我错了,我不应该出去跑……”

问到家里的变化,她说“变化很大”,但她依然清晰地记得“最喜欢去的是村里的广播室”“老屋在后面的山里”“新屋后面有条水渠”“小时候要放牛,把牛卖了,妈妈说牛绳不能卖”……

“她心里都记着这些事。”双手环抱在胸前,一直在听女儿讲述的李楚正说。

提到回来最想干的事情,李家悦说,“先去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上坟,告诉他们我回来了,再挨家挨户去串串门……我还想给我妈一笔钱,我想给她养老。”

“傻孩子,妈妈不要你的钱,你能回来比什么都好。”听到李家悦的话,吴金元拍着她的肩膀说:“你不能乱跑了,李家悦,‘宝贝回家’,你现在是宝贝。”一席话,令李楚正紧缩的眉头也放松了,脸上浮现一丝笑容。

终于回家是不是卸下了压力?“昨天见到我爸就放松了,我回来就不想走了,就想待在父母身边。”李家悦说,回来的路上,她跟父亲提过。

下一步有什么计划?李家悦说,“我啥苦都吃过,啥罪都受过,我啥都能干。”对于李家悦想留在老家打工的想法,大家都认为可行,“现在浏阳发展好了,打个工不成问题,总比在外吃苦头好。”

为了招待前来探望和道贺的亲戚朋友,也为了迎接李家悦夫妇,李家准备了丰盛的午餐。临近中午,大伙撤出采访的房间,记者问李家悦:“你现在觉得幸福吗?”“幸福,他疼我。”她笃定地说。在采访期间,俩人不时十指相握。

祝福

愿历经百般苦难的她,今后的人生一切顺利

女儿走失24年终于找回来了,李楚正说,总算了却一个心愿,“我们也不求她有什么回报”。

对于女儿的婚姻,李楚正说,他觉得夏雷峰挺老实的,“我比较满意。只要他们夫妻和睦、恩爱就行。”

“当然,压力是很大,条件也很艰苦,但是他们应该能同甘共苦。”李楚正翻开手机里的视频说,在北京,李家悦和夏雷峰租住在一个铁皮棚子里,“那哪里是个家啊,就一间屋子。”

平时,夏雷峰接烧电焊的活儿,李家悦则打零工。这次在北京见面前,她刚回安徽老家收割完麦子,回北京才4天。

对于李家悦和夏雷峰下一步的打算,李楚正说,这次带他们回来看看,以后的路怎么走,“想回北京还是安徽,或者留在浏阳,给他们充分的自由。”

李家豪表示,他计划过段时间去一趟安徽,“看看那边到底什么情况,毕竟关系姐姐大半辈子。”24年,时光改变了很多,特别是对李家悦来说。在李楚正看来,或许是现实的磨难和生活的坎坷,教会了以前那个不懂事的李家悦变得有一些理智了,“很意外,如今她讲话的条理看起来跟正常人没啥区别。”

24年,时光没改变的也很多,李家悦对老家和亲人的记忆,一大家子的骨肉亲情,是任何苦难和分离都无法割裂的。

24年,终于回家了,这是终点,也是新的起点。还有20天就是李家悦40岁生日,祝福历经百般苦难的她,今后的人生一切顺利。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点击查看全文
24年,从没放弃你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