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沿溪中学唐晓英(支教学校: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潭溪镇中学)
他们是生长在世界小角落里的花朵,摇曳却坚定,看似渺小却始终向阳生长。——题记
你我都明白,这是一个千姿百态的世界。前半生里,我看到的孩子们有着稚嫩的眼神,他们会哭会闹,被这个世界柔软呵护。于是我始终认为,无忧无虑是属于孩子们的特权。支教的日子,却让我看到了另外一类孩子,他们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懂事、成熟,在夜深人静的夜里偷偷地长大。
2020年9月份,一路风尘仆仆,一路星辰满天,我再次回到了记忆中的新邵县。我仍然还记得初入新邵时,这里的弯弯山路。时隔一年,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我却感到无比的欣喜与亲切,我想我爱上了这里。这里有着眼神清澈纯洁的孩子,在我为他们带去知识的同时,他们也在用自己的简单善良感动着我。接下来,我想用一盏茶的时间,为你讲述一段发生在这个小镇上的故事。
你好,潭溪镇!
我坐了许久的车,通过了一段泥泞崎岖的山路,来到了潭溪镇中学。学校不算宽敞,简陋陈旧的教学楼却是干净整洁。简单收拾房间后,突然传来一阵敲门声——
“唐老师,我是学校总务主任,这些米和油是学校的一片心意,很感谢您能过来和我们一起照顾孩子们。”看着这些沉甸甸的物品,一股暖意漫过我心间。朴素的环境,有爱的人们。你好,潭溪镇!
“老师,真的是你呀”
第一个周末,我留守在学校。
当我一个人走在学校外面时,突然,一个孩子气喘吁吁地追上来,定眼看着我,几秒后兴奋地蹦起来,“老师,真的是你呀!我们都好想你哦”。我仔细一看,原来这个孩子是我之前支教时的学生石雅诗。思绪一瞬间被拉回到上学期结束时,孩子们拉着我的手,问我:“老师,你可以不走吗?可以一直陪我们到中学毕业吗?”“老师,你要常回来看看我们哦。”
他们是简单和纯净的,我从来不知道我能够在教会他们知识的同时,也会成为他们的依恋和欢喜。
“老师,我好喜欢你呀”
开学第二周的一个课间,我提前到了教室,刘浩然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好喜欢你。喜欢你上的数学课。”周慧也马上凑过来:“老师我也最喜欢听你的数学课。”一群孩子争先恐后的说着、笑着,这样的氛围是我好久没有体会过的浓烈和满足。
刚接手的班级数学基础整体相对薄弱,两极分化严重,孩子们对学习数学缺乏信心。我想我该做些什么了。
私下里,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们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我利用课余和周末的时间对他们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孩子们的性格特征与家庭情况,定期同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谈心聊天。我常说:“爸妈不在身边,我就是你们的妈妈。”我同他们一起制定了学习奖励制度,每次孩子们学习有进步,我都会奖励他们学习卡,可以兑换我为他们精心准备的奖品,像小零食、文具、玩偶,都能让他们高兴一整天。担心孩子们跟不上进度,我主动每天多上一节辅导课,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解决课上的疑难问题。孩子们并没有因为繁忙的学习而感到疲倦,反而总是希望能多学一点,再多学一点。
学校寄宿生多,场地受限,热水供给时常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有天晚上我无意间撞见了班上的石芷磋同学在用冷水洗漱,我很诧异:“芷磋,天气那么冷你怎么还用冷水呢?小心别着凉了啊!”芷磋羞涩地笑着,对我说:“老师,我们下晚自习太晚了,有时候会打不到热水,就只能用冷水洗了。”这一回答让我心酸了很久。
为了让大家晚自习后能用上热水,我便把孩子们的热水瓶拿到我这来,每天利用课余时间帮他们烧好并一个个装好热水。我时常在想,我的光芒有限,也许没有办法带领所有的孩子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的繁华,我只想用点点星光为他们的世界带来丝丝光亮和温暖。
手电筒的光亮
一次晚自习,突然停电,我正准备用手机开电筒,刚转身就发现教室里亮起来了。原来有两个孩子从抽屉里拿出手电筒打起了灯,教室里面没有吵闹,没有慌乱,我当即表扬了他们的遇事冷静。
我说:“我们等等看,等来电了再来讲黑板上的题目。”孩子们却说:“老师,你可以讲,我们看得见。”于是两个孩子举着手电筒照亮着黑板,让这堂课顺利上完了。
我感叹于山里孩子的纯朴懂事、遇事冷静。那一刻我也在想,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历黑暗的低谷期,但永远不要忘记,我们自己也可以为自己发光,驱散阴霾。
孩子,你很棒!
石均杰是一个聪明的男孩子,每次上课都能掌握好所学的内容。第一个周末,他没完成作业,于是我找他谈心。孩子内向,一开始只是低着头,咬着嘴唇什么也不愿意说。经过耐心交流,终于,他告诉我,他跟着爷爷在家,父母都在外面打工,平时鲜少联系,过年也难得回家。心酸之余,我再一次细细打量孩子,发现他身上的衣服已经不合身了,裤子也已经磨坏了。于是我在肯定他的聪明与独立,鼓励他认真读书的同时,也告诉他:“妈妈不在身边,唐老师就是妈妈。”我给他带去了合身的衣服,经常鼓励他。他再没有缺过作业,每一次的数学考试都名列前茅。每个孩子都是生来可爱,有着无限能量和光芒,值得用心对待的。
“老师,这是我家的鸡蛋,我妈让我拿给你的。”“老师你看,这是我画的画,我想坐那种飞在天上的飞机。”孩子质朴的感情总是那么真切动人,让人心软。支教以来,我听到过最多的一句话是“谢谢唐老师”,看到过最多的是孩子们学习新知识时脸上洋溢的笑容。他们的双眼好像会说话似的,总是亮晶晶地看着你,透出对所有新鲜事物的渴望。这种纯粹,让我的支教生涯充满了干劲和意义。
支教的日子里,我偶尔独自望向山峦,看着春风拂过柳树的枝丫,云朵飘向温暖坚强的人们。孩子们在长大,我也在他们身上学会了从容和知足。我终于明白,花朵从来不是开在繁华的地方,而是开在丰盈柔软的心间。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