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浏阳河丨胡晓江:河边有条路
2021-08-17 10:21:54 字号:

胡晓江

放在现在的眼界和语境来说,浏阳河边有条路,那定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它适合让长长短短的句子发酵,或者,用手机拍几张照片发到朋友圈里圈粉。但小时候的河边小路,不是风景,只是一条临近山崖、河流的泥土路。坑洼,狭窄,随时有掉下去的危险。

每次去县城,都要用脚板丈量那条路。过蒜洲,过槽门滩,过大毛港,过孙家洲,过曲尺,过高家洲,过五里牌,过樟树潭,然后就到了县城,约六七十里。而县城边沿的那处山麓,据说曾是诗圣杜甫到过的地方,《双枫浦》写的就是那里。

父亲当年到县城,也要经过那里。但父亲没有看到河畔的古樟,也没有看到河畔的古枫,他只是擦了一把汗,继续赶路。父亲曾有过两次赶往县城的揪心经历。一次是村里有人被砸瘸了一条腿,父亲与另外一名汉子抬着竹担架,火急火燎地将那名伤者送往县城医院;还有一次是我母亲腹痛难忍,父亲便收拾了几件换洗衣服,叫上一名汉子,就抬着竹担架把母亲送去了县城医院。

后来,河边要修公路。挖山、放炮、凿石头……公路就在临河的山崖上一寸一寸地掘进。工地上红旗招展,劳动号子此起彼伏,一派激情燃烧的景象。当时我们这些小孩子,也去看热闹,看凿下来的石头从山腰呼啸而下,直砸河面,砸出冲天巨浪。

沿河公路通车那天,锣鼓喧天,公社里仅有的两台墨绿色的解放牌卡车,还有几台红色的东方红牌拖拉机,都戴着硕大的纸扎红花,列队缓行。我们侧立路旁,肃然起敬地行注目礼。

再后来,骑单车、坐公交车、开汽车,一次次经过那条熟悉的沿河公路。每次我都会看看路边的风景,想着城里的河景房与乡下的河景房看到的其实是同一条河流,然后开始大笑。那处叫“曲尺”的河湾,被人扒出是一个龙飞凤舞的“几”字,要给它一个“第几湾”的名分。站在高处俯瞰,那处河湾是挺像一个“几”字的,只是以前一次次经过,从来没有看出来。

风景在那儿,而我们只是过客。对于抬着竹担架匆匆赶路的父亲,为了生计四处奔波的我,河湾只是河湾。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