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我与供销的故事丨供销叙旧
2021-08-19 10:28:06 字号:

孔根吾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供销社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我当时七八岁,至今依稀记得,沿溪供销社选择在沿溪桥东繁华的老街上,凭借两间旧门面正式开张,开始了它多彩多姿的商业活动。当时,沿溪供销社既没有开业典礼,也没有大放鞭炮,更没有请客送礼,完全是一派革命新风。而人们对此茫然无知,只是从早早夜夜的街谈巷议中逐步了解到它也是做生意的,遂认为与其他私营生意人殊无二致。

沿溪供销社离我家不到一箭之地,好奇心驱使我和小伙伴们隔三差五地到供销社门前玩耍,倾听大人们与供销社营业员间的谈话,其中有生意经、买卖对话以及闲暇聊天。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方才知道他们虽是做生意,但与市面上其他生意人有很大不同:他们属于国家授权垄断经营;他们思想纯正、作风朴实;他们的商品质量可靠,价格公平合理,服务诚信公正周到;他们态度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与市面上有些唯利是图的生意人有着天壤之别。故他们很快就受到了百姓青睐,使供销社稳稳立足于沿溪这方土地。1954年,一场特大洪水“洗劫”了沿溪桥。导致沿溪供销社门面倾塌,货物损失严重。不得已迁移至沿溪桥西傍沿溪乡政府新建门店,并增加了营业场地,还扩充了营业人员。此后,沿溪供销社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名声也变得越来越响亮。

数年后,经上级批准,毗邻政府的供销社房屋并入政府。供销社重新建设一栋十进门面楼房及两栋三进门面的砖木结构楼房。建成后的新门面内货物堆放整齐,饮食、副食、生资等商品应有尽有。曙光初露,农民即来购肥;夜幕低垂,顾客依然光临。供销社生意不分大小,几分一角、四两半斤,照样认真办理,使消费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春节、中秋等佳节期间,由于当时物资紧俏,有时还会供不应求。特别是糖、香烟等物资,均需要按人按户定量供应、凭票购买。节日前夜,供销社灯火通明,全员将各种计划分配物品按户大户小分别称重、逐一打包,分成了斧头包、菱角包、胡椒包、圆筒包等。员工们有的称秤、有的拿物、有的打包、有的归放,一片繁忙而有序进行,只待第二天农民进店凭票购买。

“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当时中央的号召与要求,也是供销部门的行动纲领和崇高理想。供销社的墙上或橱窗上,都贴着这八个大字。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供销社从培植烤烟、蚕桑开始,深入千家万户进行宣传动员,带头示范或组织有关人员远赴浙江、上海等地参观学习,再回来组织有的放矢地推广。

彼时,烤烟田一丘挨着一丘,青翠欲滴;河洲滩地,桑树随风摇曳,成垄成行。这些经营项目,给农民带来了实惠,更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取之不竭的原料。平日里,货郎担走村串户,方便农民。生产培植员则下队指导生产,处处生机勃勃,人人精神抖擞,好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

搞好供销工作,为国家作贡献,为人民谋福祉,早已铭刻在每一位供销社人员的脑海中。他们不知疲倦地在这个平凡又不平凡的阵地上奋战,不惧寒暑,宵衣旰食,带病工作,乃为常事,为的就是要完成好“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这个神圣的使命。

沿溪供销社的三次跳跃式发展,展示了供销社的生命力。改革开放后,基层供销社随之解体,当年的盛况竟成昙花一现。不过当初供销社员工们不忘初心地为党工作、为民效劳的画面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并不因时间的久远而流逝。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