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挺进前五强丨长沙市生态环境局浏阳分局:守好“幸福不动产” 用活“绿色提款机”
立即下载
奋进新征程 挺进前五强丨长沙市生态环境局浏阳分局:守好“幸福不动产” 用活“绿色提款机”
2021-08-24 10:34:02 字号:

奋进新征程 挺进前五强丨长沙市生态环境局浏阳分局:守好“幸福不动产” 用活“绿色提款机”

长沙市生态环境局浏阳分全面落实浏阳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

守好“幸福不动产”用活“绿色提款机”

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精彩答卷

06、07版环保局-4.jpg

俯瞰永安镇大安村的秀美田园风光,希望的田野上,一栋栋民居点缀其中,沐浴着阳光,一派美丽的田园风光。陈伏明摄

8月23日是处暑,近段时间,来浏阳做客的“小客人”越来越多了。“每年一到秋天,就会有很多白鹭飞来过冬。”作为摄影爱好者,益阳市桃江县人李雪冰2012年退休后来到浏阳生活,拍自然景观、拍鸟,记录浏阳的生态美景是他的爱好。最近,他几乎每天都会拍秋水、秋莲、白鹭系列摄影作品。

生态环境好不好,候鸟会用它们的翅膀来投票。不只是白鹭,道吾山的天湖里发现了桃花水母,张坊镇的小溪里发现了娃娃鱼,这些珍稀物种的出现,带给了人们惊喜,更证明了浏阳的生态环境在持续改善。根据生态环境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试行)》,近日,浏阳市入选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推荐名单。

生态环境的改善,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重视。近年来,浏阳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同时,环委会成员单位联合联动、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共同守护“幸福不动产”,奋力探索经济与生态相融的“绿色之路”,让浏阳的绿色生态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提款机”。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周旺

共护蓝天碧水

林长制、河长制、田长制三长联动

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近日,走进镇头镇,美丽的跃龙河映入眼帘,碧水、绿茵、蓝天,让人心旷神怡,谁也无法将眼前的场景与臭水河联想起来。“20多年前我就住在跃龙河边,由于养殖废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直排进河里,让跃龙河成为一条臭水河,平时我都不敢开窗。”说起跃龙河的变化,镇头镇双桥村村民郑伙亭深有感触。他表示,这几年经过治理,水不臭了,水质变好了,河两岸还建起了风光带,“开门见绿,开窗即景,住在河边很舒心。”

06、07版环保局-6.jpg

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古港镇梅田湖村连片的油菜花开,总能吸引大量游客。向健摄

这一可喜的变化,源于河长制的实施。

“2017年,我们设立了河长办,根据污染源对症下药,逐个突破。镇头镇先后完成沿河100多户养殖户的退养工作,投入100余万元对河道进行清理疏浚,同时集中回收处理工业污水,生活污水也要经过沉淀池后再排放。我们还发动民间河长和志愿者巡河、清理垃圾,全员参与,共同守护母亲河。”镇头镇农业农村办主任胡俊介绍,早在2019年,跃龙河水质就已达标,如今水质还在持续改善。目前,镇头镇的村级河长有11名,乡级河长10名。

浏阳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按照碳达峰、碳中和要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落实中央、省级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强化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工作,让浏阳山更绿、水更清、景更美。

2017年,浏阳在全省率先打响生态环境保卫战,扎实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同年4月,浏阳在长沙地区率先实施河长制,将全市3.13万处小微水体全部纳入河长制责任体系,河长(库长)曾多达1783名,确保了所有水体责任全覆盖、监管无盲区。目前全市河长(库长)共有609名,持续守护一河碧水。此外,全市共有林长428名,市、镇、村三级林长巡林护林,持续护绿、增绿、管绿、用绿。

除了林长的全覆盖,环境智能监测也必不可少。浏阳以13个环境空气自动站、小微站和10个水质自动站为基础,对水质国、省、市控断面以及污水处理厂、大气质量进行监测,严格监控环境质量和企业排污。

06、07版环保局-8.jpg

“道吾雪霁”是古浏阳八景之一,道吾山山峦重叠,风景旖旎,美得让人流连忘返。记者彭红霞

如今,浏阳境内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三年保持100%,森林覆盖率保持在66.2%以上,湿地保护率达75.7%,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土壤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企业是污染物排放的主体,也是环境治理中的关键环节,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参与者。近年来,浏阳坚决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持续深化生态环境治理,压紧压实企业环保主体责任。

位于大瑶镇的浏阳市花炮材料制造产业基地是全市花炮行业生产原辅材料的重要园区。此前,由于基地工业区和居民区未分离,企业废气、噪声扰民问题日益突出。

去年8月,浏阳市和大瑶镇相继出台了环境治理工作方案,并向造纸企业下发了“一厂一策”强化整治方案,要求十多家造纸企业全部停产,升级环保设备和生产工艺,解决废气和噪声扰民等问题。通过“一厂一策”精准治污,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有效解决了废气和噪音扰民的问题。

如今,经过几年的环境整治工作,浏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碧水蓝天成为常态,群众的环境获得感不断增强。

共筑生态屏障

开通“投诉直通车”

环保工作时时事事有人管

“感谢你们,这么快就解决了我们的问题,正是‘心系百姓勇担当,秉公执法解民忧’。”7月,北盛镇一村民来到长沙市生态环境局浏阳分局,送来了一面鲜红的锦旗。

原来,6月17日,该村民拨打了投诉热线,反映了某企业废气污染环境的问题。长沙市生态环境局浏阳分局一中队(北区)联合属地政府环保站、事发地支村两委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前往现场核实情况并妥善处理。看到如此高效率的工作,村民特意送来锦旗为工作人员点赞。

今年7月份,省环保厅也收到一面锦旗,称赞浏阳在环境整治、为民解难题方面的成绩与贡献。

06、07版环保局-5.jpg

从浏阳城区上空俯瞰,蓝天白云倒映在河水中,水天一色。近年来,浏阳空气质量越来越好,“浏阳蓝”屡屡刷屏朋友圈。张常荣摄

实际上,自今年3月23日起,长沙市生态环境局浏阳分局就多渠道、常态化公布了局长、副局长以及执法大队负责人的手机号码,开通“投诉直通车”,极大方便了群众对环境问题进行监督和举报。

“把我们的私人电话号码公布出去,可以让群众多一条反映问题的直通途径。我们会一直在线,力求解决群众需求,给群众满意答复,同时也接受公众监督。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最早掌握最真实的情况,力求最快解决最现实的问题。”长沙市生态环境局浏阳分局党组书记、局长谭应启表示,公布手机号码后,多的时候一天要接十多个电话。

民有呼,我有应。3月23日以来,长沙市生态环境局浏阳分局共受理环境信访投诉237件,回复处理率达100%,满意率达100%。

“我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打了电话,没想到那么快就解决了问题。”4月16日,居民涂女士拨打了长沙市生态环境局浏阳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钟诗勇的电话,反映了城区一建设项目施工不仅噪声扰民,还导致她家房屋的地基下沉。接到投诉后,生态环境部门当天就召集了投诉方、街道办事处、业主、施工方和相关单位一起商讨对策,妥善解决了问题。

群众监督和部门执法监管是发现环保问题的主要渠道。长沙市生态环境局浏阳分局坚持群众共治共管,同时全面开展环境执法监管工作,推进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建设。

今年,浏阳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以“五项竞赛”活动为抓手,严守环境安全防线,排查整治全市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问题,抓好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信访问题整改,并持续推进日常执法监管工作。上半年共开展集中执法20次,专项执法12次,组织“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两次,共检查企业679家次,出动人员1408人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84起。

此外,浏阳将环保责任分解压实到各个环委会成员单位,构建起公检法、农林水、生态环境多部门联合执法模式,厘清责任边界,消除责任盲区。同时在村组一级设立“环保监督员”,依托全市372个环保网格、3.2万个“党建+微网格”,建立起“市-镇-村-组”四级环保工作格局,真正实现了环保工作事事、时时、处处有人抓,有人管,共筑生态屏障。

共绘美丽乡村

大力创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

秋日,走进大围山镇的白沙村,满眼是古色和绿色,麻石老街、万福桥、吊脚楼、刘家祠堂,古韵悠悠;水泥路、鹅卵石路,通村达户;青山环抱、流水潺潺……

“现在来村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有时候一天就有两三辆大巴车停在广场上。”白沙村村民刘金龙笑着说。2020年以来,该村依托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建设美丽屋场,通过上级争资、村级补助、村民自筹等方式,先后投入120余万元,完善白沙广场,修建跃进坝,拉通了沿河游道,对屋场进行净化、美化、绿化,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宜居的人居环境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06、07版环保局-7.jpg

大围山镇白沙村,洗衣服的村民和在一旁玩闹的小狗构成了一幅乡村美景图。罗成摄

“一年能接待游客5万人次。”白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勇表示,生态旅游带来了人气,更带活了本地经济,村民可以售卖农产品、土特产,还发展起漂流、摘果等游玩项目,建民宿、开餐饮店……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不仅是白沙村,近年来,浏阳积极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积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紧密咬合、无缝对接。

官桥镇苏故村依托丰富的水资源,采取“禁、治、养”方式改善涧江河生态,打造集垂钓竞技、竹筏漂流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项目;文家市镇文家市村围绕“秋收起义”主题,挖掘和发扬红色文化,打造青少年研学教育基地;张坊镇田溪村依托独特的地质资源、客家文化,打造西溪磐石大峡谷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4万余人次……

浏阳以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基础配套、发展优势产业、挖掘特色亮点等为抓手,深入打造“一村一品”,同时连点成线、拓线成面,一大批“布局美、产业美、环境美、生活美、风尚美”的美丽乡村在浏阳全域开花结果,为乡村振兴增添了强劲动能,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徐徐铺开。

浏阳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大力创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拓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让优良生态环境成为浏阳人民的“幸福不动产、绿色提款机”。

“我们将因地制宜,按照具有浏阳特色的‘一轴四区,三核一心’具体规划,促推‘个十百千’和‘百社千户’的生态产业致富工程落实落地,扎实推进‘两山’理论实践创建基地建设,力争获得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命名,实现‘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起好步、开好局,努力打造绿色低碳、精致精美新浏阳。”谭应启说。

浩浩浏阳河奔腾不息,见证了浏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巨变与发展。清流绿水流进口中,甜了心田;金水银河流进群众的口袋里,成为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