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晓
为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促进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廉洁履职,市纪委日前通报5起损害营商环境问题典型案例。
近年来,我市不断优化提升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激发和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把浏阳的营商环境打造成为了核心软实力和最亮新名片。全市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投资的“洼地效应”越来越明显,浏阳获评“2020年十大最具投资吸引力县(市)”,成为湖南唯一上榜的县(市);连续三年上榜“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环境建设示范县(市、区)”。这些对浏阳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鞭策。
然而,在当前良好的发展态势中,总还有一些不和谐声音和不一致步调,这5起损害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反映出我市仍有极少数党员、干部与全市大局、发展大势背道而驰。在打造“营商福地看浏阳”的路上,这些问题虽然发生在极少数人身上,但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醒。
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应当以此为耻、引以为戒,坚决摒弃把公权力当作发财工具、把服务职能当作发财机会的非分之想。对损害营商环境行为果断“亮剑”,释放出我市以更强决心、更实措施、更大力度创一流营商环境的强烈信号。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土质好不好、肥力足不足,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发展经验反复告诉我们,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增强驱动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更是指出:“像呵护眼睛一样呵护营商环境,打造‘营商福地看浏阳’升级版,让良好的营商环境成为浏阳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发展新征程中,要实现“建成‘两个中心’、挺进前五强”宏伟目标,营商环境的核心竞争力作用必须得到最大释放。
一个地方要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吹响了新一轮发展的冲锋号,新征程已经开局起步,全市各级党组织要坚决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扛牢抓实优化营商环境主体责任,从解放思想推动,从创新机制切入,从转变作风抓起,围绕打造一流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开放环境,结合工作职责,找准短板和弱项,抓住关键和着力点,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全力推动我市营商环境持续向好发展。
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守纪律红线和法律底线,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强化“亲”的交往,坚守“清”的底线,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浏阳形象,个个都是营商环境”的意识,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全力打造公平、透明、开放、高效、廉洁的营商环境。
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破除干部思想屏障、革除队伍作风顽疾、扫除营商领域乱象。要用问责倒逼干部作为,对损害营商环境行为“零容忍”,全力护航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为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和推动浏阳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本文链接:http://wap.lyrb.com.cn/content/2021/09/03/10106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