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一周年浏阳融媒特别报道之二
图为大溪河畔,成片金黄稻田丰收在望,蓝天碧水下,一幅美丽家园、美丽生活、美丽经济相得益彰的美好画卷正徐徐铺开。记者彭红霞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海雄张可夫
在湖南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新征程上,浏阳是当仁不让的县域主力军。
论深化改革,浏阳过去5年高质量完成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15项中央、省级重要改革试点,打造了“最多跑一次”“一件事一次办”“三集审批”等改革品牌,探索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的“浏阳路径”。
论开放合作,浏阳素有“湖南东大门”之誉,首倡湘赣边区域合作,推动合作县(市、区)从10个增至24个,“朋友圈”不断扩大,在交通建设、文化旅游、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孕育了丰硕成果。
论乡村振兴,浏阳是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县(市),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全域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富民产业遍地开花,美丽乡村串珠成链,全面打响“乡村振兴看浏阳”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一年来,浏阳牢记殷殷嘱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正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成为中部地区唯一连续3年获得“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环境建设标杆县(市、区)”殊荣的县(市),举行湘赣边乡村振兴协作座谈会推动达成7项共识,全域铺排建设300个美丽宜居村庄……
面向新征程,红色热土奋力赶考再出发!
种好“试验田”
深化改革万马奔腾
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历来肇始于东南沿海地区。浏阳不靠海、不沿边,如何实现跨越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湖南着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也为新时代浏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锚定了目标定位、提供了行动指南。
无改革,不浏阳。面对发展中的重重挑战,浏阳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传承和发扬“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浏阳精神,创新求变、改革图强,以改革的“一马当先”引领工作的“万马奔腾”。
持续深化改革、推动区域合作、推进乡村振兴,一幅美丽家园、美丽生活、美丽经济相得益彰的美好画卷,已在浏阳的青山绿水间铺开。记者彭红霞
浏阳经开区是浏阳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近年来,有关职能部门结合产业园区实际情况,将审批事项权限下放,激发了园区发展的活力。今年7月,由浏阳市委编办申报,经省政府同意,浏阳经开区入选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
“目前正在审核工作实施方案,将于近期呈报长沙。”市委编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改革试点以提高审批服务效率为核心,将原来由各市直部门承担的部分行政审批事项调整至浏阳经开区实施,通过推行审批服务集中办理,优化审批服务流程,真正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园区事园区办”。
融资难问题是长期以来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此前,企业去银行办理抵押贷款时,需要先在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抵押登记,还款完成后还要将抵押登记注销。今年5月起,市民之家自然资源局窗口与浏阳农商银行、长沙银行等单位搭建业务互联互通平台,实现数据实时互通共享,推行不动产抵押登记线上办理。
“贷款用户在银行网点办理抵押贷款时,只需一次性填写资料,不动产登记中心便可对银行在系统中提交的资料进行云端审核。”该窗口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有52家金融机构开通在线登记业务,实现了对乡镇(街道)的全覆盖,每日业务量呈递增趋势。
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营商福地看浏阳”的金字招牌不断擦亮。2020年,在长沙市营商环境考核中,浏阳在四县(市)中排名第一。今年7月,浏阳连续三年上榜“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环境建设示范县(市、区)”,系中部地区唯一。
一枝一叶总关情,民生是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聚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加强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建设,加强标准化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建设,健全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近年来,浏阳市财政积极统筹资金,不断加大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确保全市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全市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由2016年8.19亿元增加至2020年11.34亿元,年均增长8.48%。针对疫情防控过程中暴露出的短板,浏阳及时建立健全“医防融合”“医联体”“互联网+智慧医疗”等制度机制,“超级乡镇医院”现象引发重点关注。
工程建设项目“三集”审批长效机制获评“营商环境特色50强政务环境创新案例”,深入推进公路“路长制”改革入选省委改革办“湖南基层改革探索100例”案例名单……一张张靓丽的改革答卷背后,体现了浏阳矢志改革的决心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浏阳发展面临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越到这个时候,越要勇于开“顶风船”。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浏阳将坚持以改革优环境、激活力,不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和“五零城市”建设,统筹推进扩权强镇、赋权强园、投融资体制、国资国企等领域改革,以更大力度和更实举措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打开“东大门”
推动湘赣区域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是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要继续扩大开放。当前,湘赣边区域合作迎来新的腾飞期,浏阳明确提出,要实施“区域合作”大开放战略,实现辐射湘赣的高水平开放,建成湘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奋力担当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领头雁”。
年初,浏阳牵头举办湘赣边乡村振兴协作座谈会,湘赣边8个县(市、区)齐聚浏阳河畔,共商湘赣边乡村振兴协作大计,在联合推介“湘赣红”公用品牌、联手发行“初心源”一卡通等七个方面形成务实协作的共识,目前均取得积极进展。
区域合作,产业为骨。“湘赣红”品牌是经湖南和江西两省主要领导联席会议确定、两省共同打造的覆盖湘赣边区全域农副产品的区域公用品牌。罗霄山脉和红色土地孕育的“湘赣红”农产品,原生态、好味道,是充满红色情怀的高品质农产品。
自“湘赣红”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以来,浏阳作为湘赣边区域合作首倡者,积极开展品牌共建工作。5月27日至28日,“湘赣红”品牌共建第一次联席会议在浏阳召开,8个县(市、区)签订《“湘赣红”品牌共建行动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开展宣传推广、质量提升和示范创建三大行动。
通过品牌共建,“湘赣红”农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目前浏阳已有14个品牌贴上“湘赣红”标签,走向更大的市场。7月29日,2021年“港洽周”湖南省农产品省级区域公用品牌专场推介会举行,湖南湘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带去的“湘赣红”茶油产品备受客商青睐,现场成功签约订单1000万元。“获得‘湘赣红’品牌授权后,通过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广,增进了我们产品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该公司负责人周奇志表示,接下来会加大产品宣传和开发力度,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花炮是湘赣边区域最具特色的产业,湖南浏阳、醴陵和江西上栗、万载4县(市)烟花爆竹产量占全国九成。近日,应急管理部批复同意湖南省、江西省依托4县(市)建设全国烟花爆竹转型升级集中区,将通过建设高标准安全整治区、高质量产业升级区、一体化协同监管区,实施企业结构优化、本质安全提升、安全管理信息化、区域协同监管4大专项行动,提升产业集中度、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本质安全水平、智能化管理水平。
此外,浏阳推广发行“初心源”文旅一卡通5万余张,推动成立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党性教育联盟和湘赣边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协作联盟,开通医保跨省就医即时结报平台,在红培共抓、产业共兴、治理共促、民生共享上迈出了新步伐。6月18日,在湘赣两省召开的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上,浏阳作了典型发言,会上签订的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文旅一卡通推广发行、浏阳-上栗共建产业合作园区、国开行金融合作等6个合作协议均以“浏阳合作模式”为基础,且园区共建和金融合作由浏阳代表签署。
“今年浏阳制定出台了《浏阳市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2021年度行动计划》,并成立浏阳市湘赣边区域合作工作领导小组,聚力攻坚红色文化传承、基础设施联通、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服务共享等六大专项合作行动,全面铺排40个重点项目和37项重点任务。”浏阳市发改局副局长(挂职)、湘赣边区域合作中心主任罗定坤介绍。
开放与改革相辅相成,改革需要开放,开放促进改革。进入“后疫情”时代,国内市场生产要素加速流动,企业、群众对异地办事需求愈加强烈。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鼓励区域“跨省通办”先行探索。2020年底,浏阳在长沙地区率先启动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截至今年上半年已与其他23个湘赣边区域县(市、区)签订了“跨省通办”协议,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一次办成”。
“用手机提交申请,就花了5分钟时间,很方便。”日前,永安镇的于女士通过网络平台成功将养老保险关系从原来的工作地江西转回了浏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是社保的高频业务,以往,跨省办理养老保险转移,需要参保人两地跑并提供纸质表单。推行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后,从提出申请到办理完毕,所有环节通过“线上办”“掌上办”,实现了群众“零跑腿”。
“第一批56项‘跨省通办’事项,覆盖了社保医疗、居住出行、企业登记注册等高频事务。”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启动“跨省通办”以来,浏阳已办理各类政务事项8000余件,助力湘赣边群众共享包括优质医疗在内的公共服务资源,让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
传好"接力棒"
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为之奋斗的美好梦想,已经成为了现实。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浏阳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全市15728户4926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3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出列,连续五年(2016—2020年)获评省脱贫攻坚先进县(市、区),连续四年(2017—2020年)获评省“携手奔小康”工作先进单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中,要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素质和战斗力。今年5月10日,浏阳市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后,长沙、浏阳两级选派了153支乡村振兴工作队、326名驻村干部进村到岗,继续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战。
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接力棒,也在周果、余苏林两夫妻的小家庭中传递。周果是浏阳市人民医院肾内科的医生,曾是普迹镇新府村脱贫户娄长庚的结对帮扶干部。随着脱贫攻坚战役取得胜利,他的妻子余苏林成为了市卫健局派驻新府村的乡村振兴第一书记,与包括娄长庚在内的5000多名村民一起,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努力。“这真的是缘分,也是福分!”受到帮扶的娄长庚由衷感叹。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扛稳粮食安全的重任,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决遏制各类违法乱占耕地行为。
牢记殷殷嘱托,扛起使命担当。浏阳作为农业大市,不仅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还为长株潭都市圈“米袋子”“菜篮子”“肉盘子”供应提供了坚强保障。据市农业发展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完成粮食生产面积121.72万亩,已超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生猪生产也提前近半年恢复至常年水平——截至8月底,全市生猪存栏达79.97万头。
特色产业小镇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浏阳拥有大瑶、文家市、柏加、社港4个省级特色产业小镇,约占全省总数十分之一,今年又有13个乡镇入选长沙市乡村振兴示范镇。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提质建设省级特色产业小镇的同时,浏阳将重点培育一批如镇头油茶小镇、大围山水果小镇、沿溪果蔬小镇、官渡田螺小镇等特色小镇,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城乡发展,逐步形成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发展后劲充足的浏阳特色产业小镇体系。
油茶、花木、蔬菜、小水果等是浏阳的优势特色产业,目前全市种植有油茶78万亩、花木17.8万亩、蔬菜63.8万亩、小水果18.5万亩。在特色产业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浏阳突出品牌引领、加工主导、科技支撑、融合发展,推进“一县一特”浏阳茶油、浏阳花木等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发展,重点扶持“浏阳蔬菜”“大围山水果”“浏阳黑山羊”等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加快原材料本地化,做强做精绿色食品产业链。
浏阳全面推行“首厕过关制”,预计到今年底前将基本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图为官渡镇竹联村中洲屋场农村改厕。记者张迪
小厕所,大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时时牵挂在心。2020年,浏阳市以创建湘赣边区农村“厕所革命”示范县(市)为契机,全面推行“首厕过关制”,全年无害化改厕10万座以上,预计到今年底前将基本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在治垃圾方面,浏阳以“百日奋战扮靓浏阳”城乡环境整治行动为契机,深入开展以“五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绘就了“两治工作人人参与,优美环境共建共享”的生动画卷。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焕然一新,为美丽乡村增加了生态亮色。今年来,浏阳按照“全域推进,重点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开展以自然村落(屋场)为主体的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跨过山峦,来到位于湘赣边界的张坊镇田溪村,这里有连绵的青山与独特的第四纪冰川地质地貌,更有勤劳的人民和动人的传奇。近年来,田溪村通过村民众筹成功走出一条“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特色发展之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今年,该村铺排9个美丽宜居村庄,鼓励村民盘活闲置农房发展家庭民宿,做强旅游文章。
“昔日人望城,如今人望乡。”大瑶镇天和村内的浏阳市花炮材料制造产业基地,是全市花炮行业生产原辅材料的重要园区,提供了500多个工作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能够就近就业致富。今年,天和村启动建设新一批美丽宜居村庄,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到文化活动中心享受阅读时光、在广场上跳舞成为了更多村民工作之余的休闲方式。
目前,全市300个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已全面铺开,建设热潮涌动,一幅美丽家园、美丽生活、美丽经济相得益彰的美好画卷,已在浏阳的绿水青山间徐徐铺开。
“三高四新”总引领、“乡村振兴”全驱动、“区域合作”大开放战略……新的征程中,浏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湖南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向着“奋进新征程,挺进前五强”,加快建成“两个中心”、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浏阳的宏伟目标不懈奋斗。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本文链接:http://wap.lyrb.com.cn/content/2021/09/17/10153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