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晓
吃柿子喝酸奶中毒致死?方便面食用后32小时不消化?坐月子不能洗头洗澡?以上这些谣言是否也曾经困扰过你?
“当科学家是无数中国孩子的梦想,我们要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为孩子们尊崇向往的职业,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未来祖国的科技天地群英荟萃,让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群星闪耀。”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表达了对青少年的殷切希望,也对今天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每年9月的第3个公休日,是全国科普日活动在全国各地集中开展的日子。围绕“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一主题,在2021年浏阳市全国科普日活动上,十二大主题活动轮番上演,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乐享科普盛宴——科普知识就在身边,与科学知识零距离,浏阳市民直呼“赞”。据中国科协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04年首次举办以来,全国各地各部门累计举办全国科普日参与公众超过10亿人次,已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参与面最广的科普活动。
上世纪50至70年代,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已经称得上“四大件”。到如今,美观又实用的智能高清电视、智能空调、扫地机器人成为了家居一员。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这一切成果都要归功于科技创新。特高压输电技术将我国西部、北部的风电、水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输送到全国;地质灾害信息平台实现灾害精准化监测预警,为人们生命安全提供科技保障……科学技术正在改变这个时代,也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科学研究的价值,不仅在于追求知识和真理,还在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作为科普工作的重要载体,一年一度的全国科普日活动是人们接触并了解前沿科技创新成果的一大契机。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如何使科学知识在传播过程中变得更好玩、更有趣?是科技组织和从事科普工作、科普创作的人一直在思考的课题。今年的全国科普日,浏阳开展“e起过中秋”科普e站、“航天航空”科普知识展、“乐享科学全民行动”科学素质网络大赛等十二大主题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点燃了市民的热情,科技之光在浏阳河畔熠熠生辉,广大市民参与其中,充分感受到了科技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科普走进居民生活,科学观念深入群众心中,“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氛围必将更加浓厚。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可以说,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科技创新,一直也是浏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遵循。浏阳市委市政府始终坚定不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通过全国科普日等载体,让科学技术走进千家万户,在浏阳全市更大力度普及科技知识,撒下科技种子,开展科技竞赛,共享科技成果。激发群众科技创新动力活力,为浏阳高质量发展汇聚动能。
我们期待,科技与乡村振兴、产业升级以及推动一个地方高质量发展等联系更加紧密,为浏阳经济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活力,让科技之光点亮浏阳未来。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本文链接:http://wap.lyrb.com.cn/content/2021/09/24/10193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