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土库曼斯坦独立30周年添彩
25名浏阳烟花人受疫情影响滞留国外
企业包专机,员工平安回家
刚刚过去的2021年,对浏阳的25名烟花人来说是十分曲折跌宕的一年。
2021年9月,浏阳庆典烟花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和浏阳大鹏艺术焰火燃放有限公司联合组成的25人团队远赴土库曼斯坦,庆祝土库曼斯坦独立30周年。7场烟花秀收获了国际友人的无数好评,但因疫情原因,团队人员无奈滞留异国他乡90天。
经过多方努力,2021年12月29日,庆典烟花斥资165万元包专机接员工回家。“这是迄今为止公司承担的成本最高的一次燃放活动,但没有什么比员工平安回家更重要。”庆典烟花董事长何继荣说。
“回来后,感觉空气都格外甜。”1月26日,燃放团队成员邱孝珍结束隔离,对他而言,能在春节前平安回家和家人团聚就是最大的幸福。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江卉
出国
土库曼斯坦庆祝独立30周年
浏阳烟花勾画壮美画卷
土库曼斯坦是一个位于伊朗以北、和阿富汗接壤的中亚国家。9月27日是土库曼斯坦的独立日,为庆祝国家独立30周年,2021年9月27日该国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
当晚,在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一朵朵绚丽的烟花腾空而起,在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中,数千发礼花弹点亮了土库曼斯坦的夜空,烟花还创新融合了该国的标志性图案和元素,勾画了一幅壮美画卷。精彩的烟花秀受到了土方政府和驻土外国使节的高度评价。
“土库曼斯坦政府特别重视这次燃放活动,早在2019年就开始与我们对接,经过一年的洽谈,2020年年底,他们派代表来到了浏阳,对我们公司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何继荣介绍,庆典烟花的焰火创意、产品的色彩造型以及公司丰富的燃放经验都深深打动了考察人员。2021年4月,双方正式达成了合作协议。
然而,达成合作协议后公司也面临了诸多困难。
“首先面临的困难就是产品的运输。”何继荣介绍,此次燃放所需的烟花产品共有5715箱,原计划由土库曼斯坦政府派专机运输,后又临时改为公路运输,从新疆出境,经哈萨克斯坦到达土库曼斯坦。直到2021年9月22日,产品才到达目的地。
据了解,土库曼斯坦30周年国庆共安排了7场大型焰火燃放,分布在6个不同的城市,来自浏阳的25名工作人员根据燃放场次分为7个燃放组,人力最足的场次也仅有4名工作人员。
现场燃放负责人张耀传带领燃放团队迅速克服了时间紧、难度大、人手少、技术条件有限等诸多困难,凭借丰富的燃放经验和过硬的燃放技术保障了焰火燃放的安全和效果,7场燃放均获得了成功。
意外
疫情导致航班临时取消
燃放队员无奈滞留国外
令燃放团队意想不到的是,这趟跨境燃放并没有随着焰火表演的结束画上句号。
燃放结束后,团队原计划2021年10月1日乘坐飞机回国,但登机前,因疫情航班被临时取消,回国的具体时间成了未知数。
身处异国他乡,语言不通,还有潜在的疫情风险……这让滞留的工作人员十分焦虑,远在浏阳的何继荣更是担心得整晚睡不着,“不管怎么样,首先要确保员工的吃住和安全。”
联系当地的宾馆、带着队员做核酸检测、安排好队员的食宿……张耀传将后勤工作做得十分扎实。“为了减少人员流动,确保队员的安全,我们基本上都是呆在宾馆不外出。”在土库曼斯坦滞留的90天里,团队一共辗转了3个宾馆。
“想家,因为网络不通畅,我们往往几天才能和家人联系一次,再加上回国日期难以敲定,大家都十分焦虑。”邱孝珍说,因两地饮食习惯不同,特别想念家乡的味道,他们向宾馆申请使用厨房,自己做饭,家乡的味道安抚了这些“游子”的心。
为了排解消极情绪,大家还经常会做运动。“我们每天都会踢足球或是打桌球、跑步,还有队友将捡的石头和瓶盖做成棋子,在纸板上画棋盘,在宾馆里开启象棋大战,成了我们的热门游戏。”张耀传说,大家互相陪伴、互相开导,日子总算没有那么难熬。
回家
企业花费165万元包下专机
将员工平安接回湖南
万里之外的浏阳,庆典烟花也迅速成立了工作组,一方面积极联系我国外交部和土库曼斯坦相关部门,对接员工回国事宜;另一方面,派专人与员工家属进行沟通和安抚,及时告知事情进展,准备足够的资金确保滞留员工的生活需求。
何继荣说,这次滞留国外是意外,作为公司负责人,他必须确保每一名员工的收入和生活保障,“每天都给员工正常算工资,这次燃放是否能赚钱不重要,疫情下大家的安全是排在第一位的。”
2021年12月29日,在中国驻土库曼斯坦大使馆、湖南省外事办和土库曼斯坦外交部的帮助下,庆典烟花斥资165万元,承包了土库曼斯坦航空公司的一架专机,将员工平安接回了湖南。
“我们提前和市政府、市卫健局等进行联系,确定了隔离酒店,由相关部门派专车将员工从机场无接触式安全送到隔离酒店,进行集中隔离。”何继荣说。
隔离期间,燃放团队的队员们一起跨过了2021年,有人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自己的新年愿望:2022年希望所有的美好都如约而至,每个人都健康快乐。
新闻延伸
“祖国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
波折,反思,自豪,这是何继荣对这趟跨国燃放的感想和评价。
25名员工漂泊国外90天,这其中的波折不言而喻,但精彩的焰火燃放也让团队收获了赞扬和肯定。“上周,土库曼斯坦的工作人员来电,邀请我们今年再去燃放。”说到客户的反馈,何继荣十分骄傲。
“要加强管理,总结经验,同时对防疫要提高认识,提前规划和准备。”何继荣坦言,这次燃放是一次非常值得反思的经历,由于对疫情形势的认识和防备不到位,在签订合同时,航班的熔断以及因疫情导致的员工滞留等一系列费用都没有考虑进去。
他粗略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此次包机花费165万元,25名员工的工资需要110余万元,加上滞留期间员工的吃住及其他开支,所有的费用比原计划要多出300余万元,均由公司独自承担。
经历了这一次燃放活动,公司是否会因疫情和巨大的费用开支暂缓境外燃放?何继荣的答案是否定的。
“在充分评估燃放地点的形势、确保员工安全的前提下,我们会继续进行焰火燃放。”何继荣说,作为中国人,因为国家强大、政府给力,个人和企业才能无所畏惧,“滞留的90天里,25名员工无一人感染,这得益于中国深入人心的防疫宣传和措施。我们将继续把烟花的美传递到世界各地,祖国就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本文链接:http://wap.lyrb.com.cn/content/2022/01/26/10811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