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
我家有个小花园,面积不大,不能栽种高大名贵树木,于是种上了各式花草。清明期间,紫藤、茶花、兰草、木绣球、红檵木、西洋杜鹃等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目不暇接,引得许多邻居朋友过来观赏,还有养花爱好者慕名而来,在微信朋友圈留言:“最美四月天”。
今年的清明节有些特殊,政府号召市民朋友文明祭祀,减少出行。我便和妻子简单做了一个家祭,然后呆在家里看电视。窗外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正是春游好时节,心中不免产生了外出踏青、赏花的冲动,电视越看越乏味。干脆起身,开门走进园子,看着满园花开,顿感心旷神怡。
忽然轻风徐来,一阵幽香扑鼻而入,直达心肺,算是真正体会到了沁人心脾。迎香看去,一根根紫藤枝条从三楼窗台垂下,枝条上挂满了一串串的紫藤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阳光下,从不同角度观赏紫藤花,居然花色变幻,美轮美奂。远远看去,宛如仙女下凡,羽衣霓裳,水袖轻舞,从天空翩翩而降,人未落,香先至。
敞开心扉,在院子里轻轻漫步,另一类清香随风而来。低头看去,几盆兰花在围墙一角悄然开放。迎着清香近距离观赏兰花,只见几株花枝从较茂密的兰草中矗立出来,有的花朵已经盛开,但花蕊仍然被花瓣半遮半掩,颇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韵味。古人多用形象化的比喻来赞美花草,我忽然觉得,紫藤花开像仙女下凡,兰花花开则像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走出闺房。
清明节赏花闻清香,别有一番风味,这让我想起了清明节的由来。清明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后来,相传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为纪念介之推的忠孝,规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是为寒食节。后人将清明与寒食合并,在这一天寒食、扫墓、祭祖,于是形成了现在的清明节,也被称为中国人的感恩节。既为感恩,就是祭奠先祖,感恩父母,传承血脉,立身做人。
《荀子·解蔽篇》中写道:“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寓意为达到了虚心、专心、静心的境界,才是最大的清澈澄明。闻着满园的清香,再次看向紫藤花和兰花,顿时觉得它们都具有那种“虚壹而静”的清明。默守墙角,不鸣不争,只为将清香完美释放。不由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心如止水、超然物外,清廉做事、清白做人。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本文链接:http://wap.lyrb.com.cn/content/2022/04/11/11106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