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用实干实绩表达对袁隆平院士的缅怀纪念
2022-05-23 10:18:56 字号:

用实干实绩表达对袁隆平院士的缅怀纪念

创建双季优质超级杂交稻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面积10万亩以上

用实干实绩表达对袁隆平院士的缅怀纪念

06、07版通版-5.jpg

袁隆平曾来到北盛镇环园村观摩水稻新品种。易丰稳供图

浏阳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袁隆平院士曾多次来到浏阳,亲自指导开展杂交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等工作,对这片土地寄予了殷切期盼。禾下乘凉,英雄归去。袁隆平院士离开一年了,但他的谆谆教诲却恍如昨日,激励着浏阳广大农业工作者和新农人接续奋斗。

其中,“三一工程”是袁隆平院士提出、湖南省政府确立的农业科技项目,全称为“‘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粮食高产绿色优质科技创新工程”,于2018年启动。5月22日,记者从市农业发展事务中心获悉,按照“三一工程”目标,浏阳今年在北盛镇亚洲湖村创建了双季优质超级杂交稻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面积10万亩以上。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可夫

“三一工程”见成效,今年辐射稻田10万亩以上

北盛镇亚洲湖村龙塘片,捞刀河蜿蜒而过,500余亩方正规整、集中连片的田块绿意盎然。“这里是浏阳2022年‘三一工程’双季优质超级杂交稻核心示范区,也是今年新打造的粮食生产‘四高’示范片。”市农业发展事务中心粮油部副部长王杰介绍。

提高粮食产量,不外乎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两种途径,也就是常说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浏阳山地多,人均耕地少,很难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王杰表示,实施“三一工程”对助力粮食高产区进一步增产意义重大。

记者在示范区看到,地域开阔平坦,水利设施齐全,适合机械化作业,各种先进技术和设施均得到充分体现。目前,示范片区内早稻长势喜人,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自动监测设备、二化螟性诱设备、太阳能风吸式杀虫灯等全部安装到位,并积极落实了减肥、减药、降镉等绿色生产技术措施。

据了解,“三一工程”以超级杂交稻等优良农作物品种及配套技术为支撑,集成以水稻为核心的粮食种植、养殖模式,目标是各种示范模式周年亩产折合粮食1200公斤。

这一项目已取得良好成效。王杰介绍,2021年浏阳市“三一工程”双超核心示范区位于沙市镇沙市村。经实测,示范片验收田块早稻平均亩产558.68公斤,晚稻平均亩产673.75公斤,双季产量达到亩产1200公斤目标产量。袁隆平院士的遗愿之一,是将“三一工程”升级为“两一工程”,即将“三分地养活一个人”变成“两分地养活一个人”。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这个目标必将在浏阳得以实现。

全市已完成30万亩早稻栽插,全力保障粮食安全

“此时玉米正值旺长期,再过不久就要开花了,再过两个月收割后就接着种植晚稻。”达浒镇金田村,一百余亩连片种植的鲜食甜糯玉米长势正好,方润家庭农场负责人曾祥荣正在除草、施肥等。

据悉,“三一工程”以3年为一个周期。在“三一工程”实施第一期(2018—2020年)中,浏阳主要探索攻关的是春玉米+一季优质超级杂交晚稻模式。

“我虽然没有跟院士直接打过交道,但我们农民都知道,他是真正关心农民饭碗的大科学家。”后来曾祥荣与湖南农业大学合作栽种了“水果玉米”,深受市场欢迎,效益实现了翻番。

北盛镇种粮大户易丰稳也有着同样的感受。从2015年到2018年,他的合作社一直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合作,种植展示水稻的新优品种。2016年,袁隆平到北盛镇环园村的基地观摩时,看到“超优千号”时曾开心地说:“浏阳种出了水稻‘核武器’”。

易丰稳清晰地记得,2018年袁隆平最后一次来基地,在田间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小伙子,以后种田就靠你们年轻人了。”如今,易丰稳每年仍与全国各地的种业公司合作,发展种植优质稻。

“要特别感谢袁隆平院士的指导,按照和袁老合作的模式,我们今年已经与全国10多家种子企业签订了协议,种植展示80多个水稻新品种,供省内外经销商和种粮大户看禾选种,为推广水稻良种、保障粮食安全作贡献。”易丰稳表示,今后将继续奋斗,用实干实绩表达对袁隆平院士的缅怀纪念。

“今年,浏阳已经完成了30万亩的早稻栽插工作。”市农业发展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浏阳今年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121.6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目标55.6万吨以上,全力保障粮食安全。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