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课后服务“延时”至暑假,孩子们免费上了兴趣班
2022-07-15 10:45:45 字号:

课后服务“延时”至暑假,孩子们免费上了兴趣班

湖南一师志愿者"送教"到达浒乡村小学

08版创文-7.jpg

志愿者正在教学生们跳舞。

7月14日下午,达浒镇书香村书江完小校园的幼教区,浓密的树木、高高的大棚挡住了直射的阳光,留下了一片阴凉区域。在这里,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正在进行。

充满活力的啦啦操表演、优美大气的民族舞串烧、铿锵有力的班级大合唱……从一年级到四年级,120多名学生带来了10多个各具特色的节目,让在台下观看的家长们大为惊喜,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响起。

学生们不是已经放暑假了,怎么还在学校里开展活动?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莫瑜彭红霞

志愿者“送教下乡”,学校课后服务“延时”到暑假

这是学校开展的青少年宫夏令营活动。7月4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下称湖南一师)音乐舞蹈学院“艺心公益”志愿者服务队的20名大学生志愿者来到达浒镇书江完小、达浒完小,以“民风美育进乡村”为主题,开展了为期12天的“送教下乡”活动。活动即将结束,孩子们用一场汇报演出展示所学。

08版创文-6.jpg

走廊上摆放的各种手工作品,都是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的。

在书江完小,音乐声中,一个又一个节目有序进行。在三年级表演的舞蹈节目《青春接力》中,35名学生将三段舞蹈进行了巧妙连接。8岁的沈梓涵是领舞,她很享受这个舞台,动作也十分优美。

“喜欢老师教的舞蹈,我还是第一次和全班同学一起跳舞呢!”沈梓涵说,这些天里自己很开心,也学习了多种舞蹈。

不远处的走廊,则被布置成了学生们的作品展。只见一面几米长的画布被挂了起来,上面是孩子们充满童趣的涂鸦,两边还挂着学生们手工制作的折纸、剪纸等;另一边则挂着学生们的书法作品,用粘土制作的“汉堡包”“蛋糕”等“美食”被摆在旁边的桌子上,一个个矿泉水瓶也被裹上白纸、画上图案、贴上翅膀,成了“航天飞行器”……

“孩子们很棒,我们开设了声乐、戏曲、少数民族舞蹈、国标舞、啦啦操、古筝、钢琴、朗诵等艺术课程,课程从上午8点到下午4点,他们都积极参与,完成度、掌握度都很高。”“送教下乡”志愿队队长夏文涛介绍,除了艺术课程,团队还精心设计穿插了一些别开生面的辅助课程,如“梦想漫步”——画出心中的理想、“安全壁垒”——如何保护自己,旨在通过益智、手工、技能等主题维度,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到有用有趣的知识,不断提升综合素养。

丰富暑假生活,在孩子们心中“播撒”艺术种子

“学生们很开心,为了汇报演出,很多学生连续几天利用中午时间进行排练。”书江完小校长罗方平说,今年暑假是“双减”政策落地后的第一个暑假,志愿者服务队的到来,让孩子们过了一个充实又有趣的假期。

“以前,儿子一放假就在家里看电视,和姐姐打闹。这些天,他吃完晚饭就自己拿着谱子在房间里练习去了。”对于7岁儿子孔晨宇的变化,当地村民孔令兵感到十分欣慰。

孔令兵说,儿子才接触古筝几天时间,但已经能比较熟练地弹完一曲《在北京金山上》,“他说以后要做古筝演奏家,我们就准备买个古筝,让他继续学习。”

“这些课程是当前我们农村小学紧缺的,与湖南一师音乐舞蹈学院的这次合作,既是我们落实‘双减’政策的有效举措,也是将课后延时服务延伸到暑假的一次有益尝试。”达浒镇教育发展中心干事陈瑞芳说,为期12天的活动,不仅能提高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在孩子们心中“播撒”艺术的种子,还能丰富孩子们的暑假生活,解决部分留守儿童无人照管的问题。她介绍,接下来将继续与湖南一师对接,争取更深入、更广泛的合作。

“今年,我们会继续在达浒开展爱心支教活动,让更多乡村孩子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带队老师、湖南一师音乐舞蹈学院团委书记杨淇雅说,达浒籍的著名教育家孔昭绶先生是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校长,也是书江完小的创办者。因为这个缘分,学校每年都会输送一批优秀学生们到这里实习,“我们的学生也因此真正地做到了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乡村。”

除了“送教下乡”活动,湖南一师的志愿者们还聚焦于红色文化、普通话推广宣传、农村广场舞调研等多个方面开展了实践活动。在7月11日至12日,学院“手可摘星辰”团队还来到书江完小、达浒完小进行了为期两天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给孩子们提供“心育+美育”公益帮扶,助力乡村儿童的健康成长。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