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再获丰收
2022-08-08 10:34:52 字号:

再获丰收

01版封面-11.jpg

昨日立秋,浏阳田间,滚滚热浪中飘着稻香。“头季亩均669.4公斤干谷,又是一个丰收年!”昨天上午,北盛镇乌龙新村,市农业发展事务中心组织专家对再生稻头季进行测产验收,结果令人满意。

“优质再生稻产量高、米质优、效益好,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特色产业,值得大力推广。”市农业发展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可夫彭红霞

种一次,收两季

在乌龙新村,一片片金色的稻田构成了一道“丰”景。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一排排水稻被拦腰割断,饱满的稻谷收割进仓。

04版镇村-3.jpg

来到田边,市农业发展事务中心种业推广服务部负责人沈真实拔出一束收割后的稻株,剥去叶片,稻秆上的腋芽显露出来,“头季收割后,稻桩上的腋芽重新萌发,到10月初就能再收一季稻谷。”

据介绍,所谓再生稻,并不是指某一种水稻,而是一种特殊的水稻种植方式,即选取再生能力强的杂交稻,利用头季收割后稻桩上存活的腋芽,经过适当栽培管理萌发稻穗,再收获一季的稻作模式,亦称“一种两收”。

04版镇村-4.jpg

“晒田”,也就是给田地晒太阳,是机收再生稻的关键步骤。“如果稻田是烂泥巴地,收割机一下田,把稻桩压到泥里,就长不出来了。”沈真实表示,正因如此,灌排良好的高标准农田才更加适宜种植再生稻。

当天,专家们随机抽取了种粮大户曹修叨的稻田进行测产验收。该稻田种植品种为晶两优1468,实收湿谷2360公斤,经折算,亩产669.4公斤干谷,

超出了预期。效益好,更省力

今年54岁的曹修叨,是乌龙新村有名的种粮大户。“年轻的时候,人工种植双季稻,七八月份搞双抢,人都要累趴下。”曹修叨说。

后来,曹修叨成立了农机合作社,成为了浏阳最早一批农机手,用机器替代人力,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最多时种了1500亩双季稻,双抢都要20来天,虽然人没有以前那么累了,但要租借大量的农机,投入太大了。”

04版镇村-2.jpg

为改变“双抢”季节劳动力紧张的情况,2021年,曹修叨尝试种植了200亩再生稻,“再生稻头季种植跟早稻差不多,第二季省去了翻耕、育苗、插秧等流程,省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曹修叨掰着指头跟记者算了笔账,“去年再生稻头季亩产550公斤,第二季300公斤,产量不比双季稻低,但投入低不少。”

尝到了甜头,今年他将再生稻种植面积扩大到400亩,“去年第一次种还不熟练,今年加强了水肥管理,头季的收成也更好。”

声音

再生稻要实现高产稳产品种是关键,管理要跟上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我国长江以南部分温光资源一季有余、两季不足,海拔400米以下的地区比较适宜发展再生稻。”在今年3月举行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袁延文提出,要推广发展再生稻,提高粮食产量。

“对于浏阳而言,我市东区、南区、西区的一些丘陵地带,种植两季水稻时间周期不够、种植一季水稻效益不高,再生稻就破解了这一难题。”市农业发展事务中心动植物保护服务部负责人张再仁介绍。再生稻要实现高产稳产,品种是关键,“以前的再生稻品种品质差、产量低,卖不出好价钱,农户种植积极性不高。”

近年来,市农业发展事务中心积极选育适合本地生产需求的再生稻品种,大力推广优质再生稻。“头季的结实率高、口感好,农户不愁卖。第二季在原有的根系上生长,生长周期短,基本不需要施用农药,也有利于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市农业发展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再生稻必须在温、光、水条件适宜地区种植,管理难度相对来说也更高。”上述负责人表示,农户在种植再生稻时,必须加强田间管理,做好适时施促芽肥、防好后期病虫害等措施,才能实现高产稳产。

据统计,今年,我市推广种植优质再生稻2.5万亩。头季稻喜迎丰收后,留在田里的稻桩正在萌发新的稻苗,开启第二次生长。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