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浏阳农商银行深耕本土,助力“山水小城”蝶变“经济强县”
2023-07-27 10:10:47 字号:

浏阳农商银行深耕本土,助力“山水小城”蝶变“经济强县”

浇灌发展沃土,不负浏金岁月

浏阳农商银行深耕本土,助力“山水小城”蝶变“经济强县”

炎炎夏日,挡不住人们奋斗的热情。穿行于浏阳大地,塔吊林立的建设工地、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厂房、绿波荡漾的田间地头,无不让人感受到蓬勃发展的强劲脉动。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曾经,浏阳是偏居一隅的贫困县。1993年,浏阳撤县设市,结束了1784年的县治历史。此后,浏阳“以市为名”,拉开了跨越发展的宏大序幕。30年后的今天,浏阳已经跃居全国百强县第七,GDP增长85倍,突破1700亿元。从“山水小城”到“经济强县”的蝶变,离不开本土银行——浏阳农商银行对实体经济和县域发展一如既往的支持与创新、责任与情怀。

自2010年成立以来,浏阳农商银行始终坚守“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定位,和浏阳这座城市共同成长、和自强不息的浏阳人同生共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践行普惠金融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成长与壮大。截至2023年6月,全行各项存款余额538.2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40.86亿元,实现经营利润7.2亿元。2022年,浏阳农商银行获评省联社经营管理等级一类一级,银保监会、央行评级持续保持前列。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浏阳撤县设市3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浏阳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寿树表示,全行将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积极落实省委、长沙市委、浏阳市委打好“发展六仗”相关精神,推深做实“两个年”,不断丰富和完善金融产品与服务,在金融助力稳增长、促消费、兴产业、保民生等方面走在前、作示范,为浏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农商之力、展现农商之为。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徐旻

以创新引领

奋力“闯创干”,与地方发展双向奔赴

“自强不息,敢为人先”是浏阳人的精神坐标,过去的三十年间,凭着这样的精神,浏阳实现了自身跨越式发展。投射在金融领域,作为本土金融机构的浏阳农商银行也同样秉承着浏阳精神,开拓创新、勇担使命。

浏阳农商银行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开放后,尤其是1984年成立浏阳县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后,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了“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群众性合作金融组织,为百姓提供了存款、贷款、国内结算等多种金融服务。

09版假通版-4.jpg

浏阳农商银行始终坚守“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定位,为人民群众提供贴心、便捷的金融服务。记者彭红霞

2005年5月,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开启了我省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大幕。同年11月14日,全省第一家农村合作银行——湖南浏阳农村合作银行正式挂牌开业,也是全国第二批21个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省(市)首个获准筹建的县级农村合作银行。按照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原则,湖南浏阳农村合作银行扩大入股范围,提高入股额度,广泛吸收辖内农民、个体工商户和其他各类经济组织入股,并大力开展代收电费、税费、学费、代发工资、代理社保资金等民生业务。

2010年5月5日,经过股份制改造后,湖南浏阳农村合作银行再度“蝶变”,成为全省第一家农村商业银行——湖南浏阳农村商业银行,一路领跑全省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

彼时,浏阳市委、市政府明确了“GDP过千亿、财政税收过百亿”的5年经济发展目标,农村金融机构大有可为。但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浏阳市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群众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增强,农村金融机构产品与服务、软件与硬件和人民群众金融服务新需求不相匹配的矛盾日渐凸显。如何破局?

09版假通版-3.jpg

浏阳农商银行始终坚守“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定位,为人民群众提供贴心、便捷的金融服务。记者彭红霞

思路决定出路,定位决定方向。通过对地方经济发展格局的详细分析,对客户群体的逐一细分,对百姓需求的深入了解,浏阳农商银行将自身定位为“农民朋友的贴心银行、社区居民的亲情银行、中小企业的伙伴银行”,而实现这一定位的市场拓展路径则宛如构筑“金字塔”——塔基为“小额农贷”,塔身为“小额商贷”,塔尖为“中小企业贷款”,目标就是把“塔基”做牢、“塔身”做强、“塔尖”做靓。

于是,农民生产和生活需要贷款时,只要持《农户贷款证》和身份证,到柜台即可获得授信额度以内的信用贷款;中小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则可获得更大支持……

思路一变天地宽。截至2010年12月末,浏阳农商银行各项存款91.58亿元,同比净增17.55亿元;各项贷款63.35亿元,同比净增14.09亿元,各项核心指标居同行业领先地位,不仅进一步巩固了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也提高了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和有效性,顺应了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了经济金融双活双赢。

以担当护城

勇当县域金融主力,支持产业转型升级

自成立以来,浏阳农商银行坚守金融本源,主动承担新时代金融使命,为地方政府主导产业和重点项目灌输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制造业是浏阳立市之本、强市之基。2021年,浏阳农商银行与市乡村振兴局、住建局、工信局、人社局等部门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出台《促进制造业产融合作实施方案(2021—2023年)》(下称《方案》),计划三年内支持制造业企业300家以上,投入信贷资金100亿元以上,促进制造业企业健康发展。

09版假通版-5.jpg

浏阳农商银行工作人员通过走访花炮、苗木等企业,了解企业所需,助力产业发展壮大。刘珂摄

与此同时,在2021年浏阳市制造业产融合作促进大会上,浏阳农商银行面向制造业企业推出“科创贷”“绿色贷”“人才贷”等系列专属产品,通过“政银携手”,为企业送上金融“大礼包”,以真金白银支持制造业发展。

湖南飘香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炒货、坚果食品企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有泡米、洗米等预处理专利技术,其发家却要从淳口镇羊古村一个小小的家庭炒米作坊说起。

2005年,公司创始人朱冠军夫妇开始创业,由于启动资金不足向当时的淳口信用社申请了5万元贷款。这笔资金解了朱冠军的燃眉之急,也浇灌了一颗现代化食品企业种子的萌芽。通过十多年的业务往来,浏阳农商银行对其的资金支持从5万元到几十万元,截至2020年授信已达到3500万元,而飘香食品也从一家不足200平方米的家庭作坊发展到了拥有66亩工业用地、2个厂区、建筑面积共2万平方米的浏阳绿色食品龙头企业。


浏阳农商银行工作人员通过走访花炮、苗木等企业,了解企业所需,助力产业发展壮大。刘珂摄

2021年初,飘香食品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浏阳经开区的厂房新建项目和设备升级改造项目急需一笔新的资金支持。浏阳农商银行淳口支行积极对接,及时向总行上报资料,根据《方案》,该公司成为浏阳农商银行首个享受5000万元“绿色贷”的企业。

“‘绿色贷’可以享受优惠100个基点,意味着5000万元贷款一年可节省利息50万元,这个优惠力度对企业来说相当大了。”浏阳农商银行总行公司业务部负责人表示。

如今,通过提升设备自动化水平,飘香食品在保障食品安全与产品品相的同时,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能耗进一步降低。“现在公司正发力线上转型,我们已经入驻淘工厂,这半年来店铺商品交易总额稳步增长,相比去年,2023年有望翻倍,我们有信心保1000万元争1500万元。”朱冠军说。花炮产业是浏阳的传统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长期以来,浏阳农商银行以有温度的金融服务赋能花炮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与产业经济同频共振。

今年浏阳重启“周末看焰火”品牌活动,自2月份以来,每周六在天空剧院、浏阳河城区段、长兴湖公园等地推出沉浸式焰火秀。每一场周末焰火秀,都由一家燃放企业具体承办。而已承办周末焰火秀的企业中,绝大多数都是与浏阳农商银行合作多年的老客户,且均获得了该行充足的资金支持。

可以说,烟花精彩绽放时,有浏阳农商银行的“锦上添花”;烟花企业爬坡过坳时,更有浏阳农商银行的“雪中送炭”。1996年,东信烟花集团的前身——“东信花炮厂”创办初期,第一笔贷款就是由浏阳农商银行发放的。正是这笔资金“及时雨”,让东信花炮厂有了充裕的生产流动资金。在随后的数十年里,东信烟花集团一步一个脚印,逐渐发展成为集花炮科研、生产、销售、燃放于一体的大型企业。

而浏阳农商银行支持的触角,更从花炮生产企业延伸到了花炮原辅材料、生产经营、科研设计、包装印刷、仓储物流等领域,实现了花炮产业链全覆盖。

据统计,截至2023年6月末,浏阳农商银行共扶持花炮企业620余户,花炮行业授信金额达到50亿元,贷款余额30.6亿元。

飘香食品、东信烟花是浏阳农商行赋能实体经济的缩影。在浏阳农商行金融活水浇灌下,一个个实体企业在浏阳大地生根发芽、开枝散叶,撑起县域经济的“产业森林”。

此外,创意实业、华创房地产等企业也在浏阳农商银行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与浏阳这座城市共同生长。

以初心助农

践行普惠金融,赋能乡村振兴

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是一家“农”字号银行的主责主业和天然使命。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浏阳农商银行的前身浏阳农村信用社就已经在解决“三农”贷款难等困扰农业农村发展的痛点上发力。

按照传统信贷思路,农民贷款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抵押担保难。过去农民融资渠道狭窄,除了向亲戚朋友借,就是从银行贷款,但信用贷款额度小,最初限额两三万元。要想获得更多贷款就得有抵押物,而作为农民最大资产的房屋,由于建在集体土地上,一直在“沉睡”。1995年,浏阳市政府发文,要求“做好乡镇单位和个人的房屋产权产籍登记发证工作”,并全面铺开该项工作。1998年开始,在浏阳市委、市政府的推动下,浏阳农村信用社、浏阳房产局等部门密切配合、大胆探索,尝试开办农房抵押贷款业务,在破解农民贷款难题方面取得了良好收效。

“我1998年贷了1.2万元,后来越贷越多,至今已向浏阳农村商业银行贷款10余次了,而抵押物只用了一件:自家的农村房屋。”镇头镇跃龙村种养大户罗清泉说。

“200平方米的农村自住房,估值一般在15万至20万元,贷款额度可达10万元以上。”浏阳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浏阳,200平方米以上的农村房屋很普遍,这也大大激发了农民创业热情,促进了农民增收。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浏阳农商银行顺应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趋势,助推西区花木种植,北区家具制造、烤烟种植,东区蔬菜种植、林产品加工,南区花炮等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助力柏建集团、汇智生态环境建设集团、冠湘木业、戴氏木业、中洲烟花、颐和隆烟花等公司做大做强,使金融的一池活水更加顺畅地流向乡村振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浏阳花木产业发展历史已有百年,各色花木源源不断地从浏阳走向全国甚至全世界。目前,全市共有花木种植面积17.8万亩,种植户3.5万户,从业人员10万余人,年产值超78亿元。

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金融“及时雨”的助力。10多年来,浏阳农商银行累计向花卉苗木行业投放贷款90余亿元,支持花卉苗木企业50余家、种植户3万余户(次)。“我从事花木行业的第一笔贷款就来自浏阳农商银行,一共4万元,主要用于花卉苗木种子的采购。”湖南柏云园林景观有限公司负责人杨可说,他2003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柏加镇,从事花木种植、销售,经过近20年的打拼,把花木事业越做越大,2022年公司花卉苗木总产值达3000万元,“不管是个体户时期还是创立公司后,浏阳农商银行的每一笔贷款都很及时,从最开始的4万元,到如今的200万元,对公司发展的帮助非常大。”

为了让更多农户受益、更大力度助推乡村振兴,浏阳农商银行不断下沉金融服务,探索基层党建与金融服务的结合点,创新推出的“金融村官”就是最引人注目的一张名片。

近三年来,浏阳农商银行全面推进“金融村官进万家”,助力“一门式”全覆盖工作,带着使命、带着任务、带着建设“小、融、稳”特色标杆银行的愿景,金融村官们用脚步丈量着浏阳市5007平方公里的土地,深入田间地头,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将普惠金融送至全市老百姓身边。

数据无声,却是最好的证明。2022年,浏阳农商银行向全市326个村(社区)派出金融村官265名、金融村官助理295名,实现了“一村一官、村村覆盖”;金融村官们深入推进“四位一体”的评级授信机制,加大“三农”信贷投放力度,对全市28.62万户农户进行了评级授信,授信面达91%,授信金额139.7亿元,贷款户数增加5000户;组织开展金融知识授课1678次,各类线上活动吸引110余万人次参加,帮扶困难群众3685户,切实把金融服务送到了企业和群众的心坎上,不断释放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

以服务为民

主打优质高效服务,用真情回馈社会

一直以来,浏阳农商银行始终坚守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坚持客户支撑、文化引领,深耕本土的特色化发展道路,不断为客户打造更优质、优惠、高效的服务,树起了一张“百姓银行”的暖心招牌。

为更好地服务市场主体,浏阳农商银行牵手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优化营商环境协调事务中心,探索“政银合作”新模式——政银全域通,将企业开办服务搬进银行网点,帮助企业实现包括公章刻制、发票申领、社保登记、公积金缴存登记、预约银行开户等6个环节的业务一次性办结,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

“以前办完这些事要花好几天,现在跑一趟银行就搞定了,还不收费。”市民曾祥禄是一名回乡创业青年,他走进浏阳农商银行大厅,不到一个半小时,就领取了营业执照、印章,同时完成银行开户和新办企业税务套餐的办理,成为了一家新办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如今,在浏阳开办企业不需要在政府银行之间来回跑,通过浏阳城区及乡镇范围内的79个浏阳农商银行网点,便可实现企业开办“一站式”帮办服务,大大降低了企业开办成本,减轻了市场主体负担。

除此之外,浏阳农商银行还创新推出“浏阳快贷”平台,该平台采取全流程线上操作,根据客户不同需求推出了“惠农快贷”“房抵贷”“存单质押贷”等多个贷款产品和“贷款预约·咨询”服务,实现了无纸化、一站式、移动贷款,人在外地的客户可以通过手机银行线上办理信贷业务。

在支持服务实体经济、为客户提供便捷金融服务的同时,浏阳农商银行还致力于践行社会责任,用真情回馈社会。

依托“金融村官”机制,坚持“金融村官+社会服务”模式,500余名金融村官及助理走进千家万户,为老百姓解难题、办实事,开展金融知识进万家活动,每季度送课下乡1次以上;完善“志愿者+”的服务体系,工作人员脱下制服、穿上“红马甲”,就成为了浏阳农商银行雷锋志愿者的一份子,目前志愿者团队已扩大至320人,并多次前往学校、敬老院、残疾人服务中心等开展关怀慰问活动。

浏阳市红十字一加一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20年,是由全市各行各业个体工商户和企业参与的公益爱心组织,自成立以来,便活跃在扶贫帮困、捐资助学、敬老爱老、政策宣讲等多个领域。

“三年多的时间,志愿队实现了茁壮成长,浏阳农商银行就像是我们的后方保障单位,陪伴着我们一路前行。”志愿服务队负责人王杏果说,每次开展公益活动,浏阳农商银行都会在背后默默给予扶持和帮助,为公益事业提供坚实的保障。

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浏阳农商银行大力支持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屋场建设、医疗设施设备、公路提质改造等多个方面,如与市卫健局合作,推进浏阳市人口健康信息平台项目建设,支持乡镇医院信息化改造超千万元;实施社会公益项目29个,金额达650万元;对5600人次进行困难走访,加大对困难学子、退役军人等群体的关心关爱力度,捐资达380万元。“今年以来,全行上下一心,紧盯目标、狠抓落实,在夯基础、提质效、强服务、化风险上下功夫,圆满完成‘双过半’各项工作任务,”李寿树表示,“下阶段,我们将坚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党建为引领,秉承‘小、融、稳’的经营发展理念,突出普惠金融的初心使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全年目标再创新业绩。”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