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谢禹
“不想点外卖,但又想吃红烧鱼,可以找我‘上门做饭’!”近段时间,上门做饭、私厨到家等服务在全国各地火爆起来,浏阳也有不少人提供这种服务。(本报11月28日07版报道)
一种新职业的诞生,必然对应着社会的某种需求。受生活节奏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影响,不少年轻人没有时间和精力做饭,以外卖解决一日三餐是当今的一种常态。
诚然,方便快捷的外卖能以极高的效率让人们填饱肚子,指尖轻轻一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美食通过外卖小哥的传递,带着热气就能到达手中。但是在那一个个塑料盒子里,很难找到“家的味道”。
“上门做饭”应运而生,反映出社会对灵活就业的认可,也可以看作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但相关服务安全和法律关系也不容忽视,无论是行业本身还是政府相关部门都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以及信用体系建设。
从食品安全层面来说,无论是雇主提供食材还是代厨自备,代厨者都完全参与了食品的加工制作环节,因此该行业的首道红线便是对食品安全的把控。既然是直接与食品打交道,无论是单打独斗的个体还是抱团发展的平台,都应严格参照食品行业工作人员的健康标准,不但要办理包括健康证在内的相关证件,也应形成一套成熟可靠的服务流程,避免在食品安全上被“一票否决”。
其次,作为一种新兴行业,代厨服务亟需法律和专业层面上的约束和规范。在上门服务的过程中,雇佣双方不排除出现矛盾甚至纠纷,一旦出现爽约、口味不佳或者烫伤、摔碎厨具等意外情况。因此从行业的长远发展而言,“上门代厨”应通过合同条款事先明确代厨服务双方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并购买相关保险,在避免安全风险的同时提升服务质量,让“初出茅庐”的代厨行业尽快走上正轨。
随着上门代厨这一行业的发展,相关主管部门可以走在市场的前面,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政策引领和前瞻性的引导,为行业的发展“排雷”,也助力消费者和服务者提高彼此之间的文明水平、契约意识。
想当年,外卖靠着快捷便宜占领了消费市场,甚至引发了巨头们之间的补贴大战,动不动就上线的“百亿补贴”让大厨们一时有些“失宠”。如今,不少吃腻了外卖的消费者又把大厨请进门。这说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从未止步,吃得更好、更方便、更健康、更有性价比的需求始终存在,这其中蕴含着无限机会。
虽然,上门代厨这一新兴行业还处于萌芽阶段,并且在可预见的将来面临着种种挑战。但面对新的事物,不妨对它抱以多一点耐心和信心,就像在浏阳这座并不算大的城市,依然有许多锐意进取的创业者勇敢地开拓着这一新赛道。
试想一下,在异乡的人们,看着久无烟火气的厨房突然变得热闹,一盘盘刚刚做好、冒着热气的饭菜端上桌,这总归比堂食或外卖多一点家的味道,我想仅这一点就能给这个行业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本文链接:https://wap.lyrb.com.cn/content/646745/54/12216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