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初与他创作的《浏阳风物志》
日前,浏阳作家刘正初的散文集《浏阳风物志》由湖南地图出版社出版。11月23日,“文学赋能乡村振兴”《浏阳风物志》首发式在大瑶镇杨花村杨花书院举行。
《浏阳风物志》汇集了作者以浏阳风物为对象创作的76篇散文,将风物放置在地方文化的背景下,“穷物之情,尽物之态”,固着于“吾土吾民”的地方性,记录了一方水土一方人的生生不息。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许雅兰彭红霞
76篇散文,诉说浏阳乡愁
晋代陶潜在《游斜川》诗序中说:“天气澄和,风物闲美。”顾名思义,风物指的便是风景和物品。
《浏阳风物志》以浏阳风物为写作对象,分为《古县访古》《先贤足迹》《民风俗运》《民艺寻踪》《舌尖留香》《异乡浏影》《时代风华》等七辑,内容着眼大时代、大主题,聚焦小村庄、小产业,集中展示了浏阳的风物之美。
“作为一名地方史志工作者,记录风物是我的本职工作。所以斗胆集结成篇,作为个人的一个工作总结,以此求教于师友,并献给生我养我的浏阳大地。”作者刘正初说,浏阳的山山水水、历史文化,给了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刘正初表示,此书中有的作品写于青春年少之时,有的作品写于年过半百之后,写作跨度有二十多年。纵使篇章之间风格、体例并不一致,但细观,篇篇诉说的皆是浏阳乡愁。
市档案馆(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编纂室)馆长(主任)罗柱认为,《浏阳风物志》是地方志的另外一种写法,“也可以说是充满文学性的地方志。”
省政协原副主席、省文联原主席谭仲池以《荡漾在浏阳河的美丽乡愁》为题为该书作序,并在序中提到:“作者是在用自己的情、志、意和心,写故土的乡愁、写梦中的乡愁、心中的乡愁,抑或也是浏阳人共同的乡愁。”
首发式上,重现书中片段
《浏阳风物志》第四辑《民艺寻踪》中,收录了《欲将心事付瑶琴》一文,该文写到作者远房本家十三公的曾孙、斫琴师“徽武”的故事。“那缓慢而有力的古琴之声悠远苍凉,如古刹之晨钟暮鼓,一下一下,把我陷入了尘俗的心灵呼唤回来。”文中,作者如是描绘“徽武”的琴音。
首发式上,文中的人物原型、来自杨花村的斫琴师刘辉武现场弹奏了古琴曲《醉渔唱晚》,还原了书中的情景。和着琴音,市文联秘书长吴涤现场朗读了《欲将心事付瑶琴》一文,将现场听众带入了书中情境。
从《浏阳风物志》中,不难读出作者刘正初对地方戏曲情有独钟,多篇散文写到了浏阳花鼓戏。首发式上,湖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国家二级演员周永红现场演唱了花鼓戏选段《放风筝》。独特的唱腔、婉转悠扬的声音,让人对书中的浏阳花鼓戏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此外,首发式上,刘正初还将签名版新书赠予杨花书院。“《浏阳风物志》中有多篇文章提及杨花。文字的力量是无穷的,希望作者将更多笔触聚焦乡村,以文铸魂、以文塑旅,用文学赋能乡村振兴。”大瑶镇杨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良洪表示。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本文链接:https://wap.lyrb.com.cn/content/646755/61/13298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