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文旅融合的“种子”,开乡村振兴的“花”
记者喻彬彬
近段时间,永安镇芦塘村又火了!每天最少接待三拨团队,少则百余人,多则五六百人。游客纷至沓来的背后,是芦塘村文旅融合发展结出的“硕果”。自永安镇在芦塘村举行“永•远的乡土情安•然的自由行”文旅品牌发布仪式暨老种子农耕文化实践基地启动仪式以来,永安种下了又一颗饱满的文旅融合“种子”。
按照规划,芦塘村将充分利用“老种子”品牌优势,采用“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经营模式,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特色IP。目前,实践基地第一期已开设运营实体,设有老种子博物馆、老种子博览园、勤劳种子农耕园、智慧种子实验室、健康种子拓展园、德育种子讲习所六大场景,可同时容纳1000多名学生开展农事实操、农耕趣味体验项目。
“我们计划用三年时间,分三期建设老种子农耕文化实践基地。”芦塘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罗佳林介绍,第二期将整合湾里片区、胜利片区及美栗谷三大片区资源,实现联动发展,打造一系列娱乐活动,带动辐射长株潭的周边游、亲子游;第三期则以“乡村旅游+”为核心,打造花海迷宫、解锁趣味田园游,运营老种子主题民宿,并融入亲子互动、灯光艺术、露营烧烤、蔬菜采摘等项目。
芦塘村的变化,只是永安镇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前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国文明村镇,永安镇探索出一条“四来五自”的新模式,充分发挥村级主导和村民主体作用,持续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四来”即乡贤留下来、能人请进来、村民动起来、村庄活起来;“五自”是指自发组织、自主设计、自我筹资、自行建设、自觉管理。推行这一模式以来,永安镇乡村振兴工作有了两个可喜的变化,即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变“政府管”为“村民管”。
也得益于此,永和村的蔬菜大棚,西湖潭村的尚东产业小镇,大安村的千鹭湖•杨阁湾景区,芦塘村的老种子农耕文化实践基地、遇见童年景区和麦田牧歌项目,丰裕村的湖南省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试点项目,督正村的长沙唯上商务科技学校……永安镇各个村都有项目、各有亮点,去年所有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都超过50万元。
今年“五一”“十一”假期,永安镇日接待游客量镇域旅游再创新高。“种文旅融合的‘种子’,开乡村振兴的‘花’。”永安镇党委书记孙谦表示,未来将引进一批特色乡村文旅项目、策划一批特色节会活动、推出一批特色旅游产品,奋力打造全省农耕文化旅游示范点,逐步实现由点到面、全域覆盖,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的美丽优势转化为永安文旅的发展胜势,让更多人看见永安的唯美、读懂永安的厚重、品出永安的韵味,让永安成为独具特色、极具魅力的“长沙文旅新名片,金阳新城后花园”。
来源:浏阳网
编辑:戴鹏
本文链接:https://wap.lyrb.com.cn/content/646755/63/13309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