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后,许海明返乡种起了水稻。如今,他不仅自己种植了700余亩水稻,还带动周边村民共同增收。受访者供图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潘舒敏
近日,走进位于沙市镇沙市村的浏阳市木山种植专业合作社育秧基地,只见许海明挽着裤腿、光着脚从基地后门走进来,双脚沾满了泥。“刚在田里查看水稻的生长情况,你们先去坐一会,我去洗一下。”许海明一边擦汗,一边说。
眼前这名地道的农民,在十年前还是个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从理论知识丰富转向实际经验充足,许海明花了十年的时间。其间,他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代理种植专业社会化服务,带动村民种植水稻、增收致富。
返乡创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许海明是一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在人才招聘市场找工作时,我发现有很多和自己情况差不多的人,对未来十分迷茫。”许海明说,由于家中都是务农为生,争取到父母的支持后,他毅然选择了回家种植水稻。
“种粮大有可为。”这句话,许海明不仅在嘴上说,还在用实际行动证明。如今,许海明自己种植了700余亩水稻,占沙市村水稻面积的四分之一。
与此同时,他还带头成立浏阳市木山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担任理事长。在沙市镇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合作社与中洲村、秧田村、沙市村、团农村等地的种植大户签订“代育秧”“代插秧”“代统防统治”等“十代”服务协议,带动和辐射邻近乡镇的390多户农户,服务面积达4200亩。
从校园到田间,许海明又一次把自己当作了“小学生”。“父亲就是我最好的老师。”许海明表示,父亲种了几十年水稻,他经常向父亲学习种田技术。此外,他每年都会到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专业院校和机构学习。
“每隔一段时间,许海明就会组织种植户们开一次学习会,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术倾囊相授,带动更多村民发展农业。”沙市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如晚说。
“如今产量跟上来了,销路也要打开,共同致富才是王道。”许海明告诉记者,为此,他通过“合作社+农户”的订单模式,让农户生产的粮食有路可销,“合作社每年销售大米约1000吨,能为合作社农户带来500余万元的收入。”
乐于助人,践行党员使命担当
“今天多亏你了,许老板。”见到许海明,龙伏镇村民焦观楚激动地向他表达着谢意,而许海明则客气地回应:“没关系”。
原来,焦观楚前不久不慎将轿车开进了田里,是许海明帮助了他。这次,焦观楚是特意来向许海明道谢的。“那个地方位置窄,经常有人把车开进田里。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第一时间帮忙想办法把他们的车给拖上来。”许海明说。
“自己有能力,就要多帮帮别人。”许海明是一名党员,也是沙市镇沙市村第二党支部的支委委员。在他看来,成立合作社,不仅能带动农户种田,还能够为村上因年龄大、无法外出的农民提供就业岗位。
截至目前,许海明的合作社解决周边农户就业共计4000余个工时,累计为农户发放酬劳300余万元。
“在田里‘摸爬滚打’的同时,许海明还会积极帮助有困难的村民。”提起许海明,李如晚连连点赞。2015年,许海明积极响应号召,免费为70余户农户提供育秧服务200多亩;2021年,许海明加入志愿者队伍,助力疫情防控;平日里,许海明总会关心附近的困难村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是许海明常说的话,更是他的人生信条,“我将始终坚守初心,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本文链接:https://wap.lyrb.com.cn/content/646841/91/14083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