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九十多个字与九百多万的故事(下)
2024-09-06 10:36:25 字号:

读石人

收到熊智先生邀请参加欧阳玄《谢此山首座诗》鉴赏雅集活动的请柬,特别高兴,特别期待。

为了让更多的爱好者能目睹宝物真容,7月28日的鉴赏活动分上下午两场,上午在石霜寺,是官方性质。我选择参加了下午在熊智先生家里举行的小范围的朋友雅集。

从长沙赶回来,路上有点堵车。到达熊智先生府上,刚好踩着预先约定的时间点。一眼望见特意为雅集悬挂在厅屋正面墙上的作品真迹,我克制住了想要行上跪拜大礼的冲动,只是在好些参加活动的朋友面前对着《谢此山首座诗》双手合十,朗声诵读了一遍欧阳玄这幅作品。其实,这不足百字的内容我早已烂熟于心,只是担心背诵时偶尔卡壳而亵渎了大家心中近乎崇拜的“神物”。

读完之后,我自言自语,特别喜欢这首七律的颈联“自制楚衣裁白纻,闲携铁砚写乌丝”,虽是称赞此山妙在的修为境界,其实也寄寓了诗人自己的趣味追求。

为我们作介绍、赏析的陈年丰老师曾经留学日本,是国内顶尖的园林设计专家,年轻而博学,当天的讲解非常显功底。

更早一些时候,我发了《谢此山首座诗》的图片给一位朋友看,朋友过目后立马说,这是典型的宋式裱。我是外行,不知就里。

今天良师在前,我便趁机向年丰老师请教,年丰老师表示我的问题提得好,然后指着作品的托纸、衬纸、绕边、拱心等部位,给我和朋友们上了一堂实物教学课。

原来宋式裱又称宣和装,是北宋宣和年间流行的书画装裱样式,这种样式不仅在中国书画艺术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还对日本装裱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年丰老师还告诉我们,宋式裱最典型特征包括双色裱、上下镶隔水、天头贴惊燕带、用绫绢作裱料、色彩丰富而和谐等。

听过年丰老师的讲解,果真觉得这种装裱让《谢此山首座诗》更显典雅庄重,似乎作品本身就散发出了很强的仪式感,让人心生敬畏。

那天细细看过《谢此山首座诗》真容后,有一个简单的座谈。座谈由特意从杭州赶回来的李海波先生主持。

文化真是有着神奇的聚合力。或者说,因文化而结缘是一桩很美妙的事情。

李海波先生是浏阳人,在浙江发展,是一位有成就有影响的企业家。最让人称道的是,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波先生创办了原创人文杂志《湖上》。杂志风格古雅清逸,全部是繁体字。售价100元,每期5000本,都被一扫而空,网上被炒到千元不止。

那天还有幸见到了岳麓书院主教张栻的后人、自筹资金近2亿元抢救性传承即将消逝的唐宋建筑工艺的祗园主人张健华先生。

嘉宾们都是熊智先生的朋友,都是这次熊智先生买回《谢此山首座诗》的热心支持者、促成者、喝彩者。

海波先生让我发言时,简单说了自己对欧阳玄喜爱之后,我重点表达了自己对熊智先生的敬意。

我说,一个家庭、一个地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脉太重要了。风水学上,文脉是龙脉的一种,是城市灵魂,事关一地兴衰。文脉万万不可断裂,断裂就是不幸就是祸端。文脉只能传承延续,留住就是万幸就是福分。文脉是浸润城市肌理、浸润人们心灵的有机营养液。文脉并不虚玄,文脉就是人物,就是器物,就是故事。欧阳玄就是人物,《谢此山首座诗》就是器物,680多年来围绕这个宝贝发生的事情就是故事。今天熊智先生让《谢此山首座诗》回归故里,是这个故事里精彩华美的一章。文脉的传承延续本质上应该是一种积累。熊智先生的慷慨义举今天只是一个文化事件,在历史长河里,这个事件注定会化为浏阳文脉的一枝一叶,永远惠泽后人。说到这里,我虔诚地起立,向熊智先生鞠躬致敬。

本来说到家庭家族文脉的重要性时,我还想说说欧阳玄家庭家族的文脉昌盛,考虑到不能占用过多时间,就把已经话到嘴边的一段话给省掉了。

欧阳玄的父亲欧阳龙生曾在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周敦颐的故里做道州路儒学教授。欧阳玄的母亲读书能文,曾为欧阳玄亲授《孝经》《论语》以及小学诸书。其父母对欧阳玄精心培育,期待极是高远殷切。欧阳玄25岁生日,父亲特意填了一首《沁园春》送给儿子表达祝福之情:

玄子来前,还忆汝,今朝初度时。是吾家几世,书香阀阅,我翁畴昔,心地坦夷。宅相伊何,泛红老子,汝母慈仁有儿。如今恨,倚门人去,和胆为谁。丈夫七十何为。算三十功名已是迟。要经天纬地,拓开实用,嘲风弄月,省可虚词。我亦平生,卮言徒费,犹酌檐花向九疑。团栾好,待老吾泉石,留汝钟彝。

欧阳一族在浏阳一直是名门望族,欧阳中鹄、欧阳予倩、欧阳山尊……都是世人皆知的文化符号。今年4月30日,欧阳予倩诞辰135周年之际,浏阳还组织召开了“欧阳予倩和欧阳文化世家”座谈会,全国各地专家学者与会开展学术交流。文脉的纵向穿透力、横向聚合力是何等神奇,何等强大。

熊智先生那天告诉大家,其实他本没有能力来做这件大事,是朋友们的撺掇激发出了一种责任感、使命感。他说话时的真诚,让人感觉出这不是故作谦虚。做餐饮的企业家,一时半刻要拿出近千万的现金来买一张已有破损的“旧纸”,谁都可以想象出他的不容易,没有责任感使命感的驱使,纵使现金流充足,要出手做这个事也几乎是不可能。

拍卖前期,眼见越来越多人交付押金报名竞拍,熊智先生未免悲观,觉得无望,曾经打过退堂鼓,还免得到时白白花费一帮人到北京的开支。在北京的朋友劝他不要放弃:即算《谢此山首座诗》买不成,卖场上还有几件好东西,你总可以入手一件宝贝啊。

熊智先生很是生气地把朋友“大骂”了一通:开什么玩笑?我又不搞收藏,我就是冲着欧阳玄的《谢此山首座诗》而去的,为着浏阳大义啊。我没有多少钱,朋友们知道我要做这件事,纷纷出手相助,已经筹借到一千二三百万。好吧,不打退堂鼓了,咬紧牙关,勇往直前,一千五百万以内能拿下,如愿以偿,是命。买不回,空手而归,也是命。

熊智先生一通话,让我对收藏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我即兴跟朋友们说,收藏家的收藏,本质上收藏的不是物,而是人。收藏过程体现的既是收藏家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更是收藏家的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哲学思考、审美境界、胸襟情怀。归根结底,藏品就是人品,收藏家最后收藏的就是收藏家他自己这个人的全部。

雅集活动中,还有朋友们说到的三件事让我印象深刻。

拍卖现场工作人员要熊智先生这一方从0到100之间选个报价举牌子的号码。首先选了0,寓意圆满。后来有人提出选99,不求圆满,留有余地,即算未能如愿,生意不成仁义在,只希望欧阳玄的《谢此山首座诗》能久久流传下去。后来正是不求圆满的99号如愿以偿。

本来有一位参加竞拍的山西煤矿老板,志在必得,因为眼下他正在做书院文化项目,需要《谢此山首座诗》这样一个物件做镇院之宝。报价过810万后,现场委托人耐心跟这位买家沟通,看能不能放手,为浏阳留一点空间留一份福缘。因为在他看来,让欧阳玄的这个墨宝回到浏阳更有意义!结果,当浏阳一方报出820万后,拍卖师只是按规矩轻轻问了三声有没有更高报价后,便果断干脆地一锤定音了。

陈年丰先生说,他曾仔仔细细数过好几遍《谢此山首座诗》这幅作品正文并款识的全部文字,一共就99个字。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