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污染防治、严格监管执法、聚焦“两山”转化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袁安
1月24日,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对117个先进集体和45名先进工作者予以表彰。其中,长沙市生态环境局浏阳分局荣获“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称号,为长沙唯一。
据了解,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是全国生态环境系统最高荣誉,每五年评选一次。这也是浏阳继获评全国执法大练兵“先进集体”、“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突出集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荣誉后,再一次捧回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国字号”荣誉。
全国生态环境系统最高殊荣,为何花落浏阳?
近年来,浏阳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通过深入污染防治、严格监管执法、聚焦“两山”转化,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精细化管理,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稳步改善,多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在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方面闯出了一条“双赢”的道路。
深入污染防治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绿色,是城市发展的底色;生态,是城市发展的本色。近年来,浏阳牢牢抓住环境质量这一主线,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浏阳,因河而名,因河而美。为了守护好“母亲河”,浏阳把河流生态保护作为重要工程来抓,积极推进浏阳河、捞刀河、南川河等流域综合治理,同时扎实推进农村污水治理,保护成效显著。2023年,浏阳河出境断面水质年均值达Ⅱ类。
为了提升大气环境质量,浏阳强化面上治理、注重源头治理,2023年启动了蓝天保卫战“奋战三季度”攻坚行动及大气特护期“百日攻坚”十大专项行动,通过一项项巡查管控和铁腕执法,持续改善浏阳空气质量。
在净土持久战方面,浏阳全面落实以“污染地块名录”为核心的建设用地开发利用负面清单制度,稳步推进土壤治理与修复项目,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90%以上,区域土壤环境状况逐步改善。
随着生态环境建设不断纵深推进,浏阳的空气更清新了、河水更清澈了、环境更优美了……浏阳在“山水花城”中奏响了生态绿色的协奏曲。
严格监管执法
“人防+技防”强化执法能力
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浏阳扎实推进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工作,不断创新环境监管体制,持续强化执法能力建设,全面锻造生态环保铁军,在市、镇设立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村、组设立“环保监督员”,打造“四级联动的监管执法格局”。
抓好“人防”的同时,浏阳还坚持科学治污,建成浏阳市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以及浏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环保平台,利用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实施在线监控,实时掌握环境质量和排污情况,建立起以大数据为核心的环境监管执法新业态。
聚焦“两山”转化
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浏阳用实际行动践行“两山”理念,拓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让优良生态环境成为浏阳人民的“幸福不动产、绿色提款机”。
柏加镇利用生态优势发展“庭院经济”,文家市镇依托红色资源和自然资源在革命老区中首树“亿元乡镇”红色标杆,大围山镇利用农业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小河乡以“旅游文化”模式发展旅游产业……通过深入探索“两山”模式及“两山”双向转化,浏阳走出了一条既有“含金量”又有“含绿量”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与此同时,浏阳围绕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推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强枝增绿,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绿色动能”。
站上新起点,长沙市生态环境局浏阳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获评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为契机,继续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重点抓好生态环境提质、环保铁军建设、科技治理提升、宣传教育优化、经济发展“两化”等五个方面工作,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浏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扮靓山水花城的绿色新样本,书写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新答卷。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本文链接:https://wap.lyrb.com.cn/content/646845/69/13476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