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方寸之间,岁月邮存
2024-04-15 10:41:20 字号:

方寸之间,岁月邮存

05版民生街坊-1.jpg

闲暇时间,孙振家喜欢品鉴自己的收藏,他的藏品也获得了许多藏友的点赞。

孙振家有一串钥匙,钥匙背后藏着他最珍爱的宝贝,也藏着他的精神世界。

从10多岁开始有意识地收集邮票,到成年后上下求索、乐此不疲,今年78岁的孙振家,其藏品从邮票拓展到布票、粮票,从纸币延伸到铜钱、银元,方寸间可窥岁月长河。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玲

收藏

方寸之间可窥岁月长河

2024年是龙年,孙振家的藏品中就有不少“龙”,最珍贵的当属“大龙邮票”和“小龙邮票”。“大龙邮票”更是中国第一套邮票,可追溯至清光绪四年(1878年)。

细看“大龙邮票”和“小龙邮票”,它们有薄纸、厚纸,光齿、毛齿等细微区分,上面龙的设计图案姿态不一,各有韵味。当时,清朝海关刚刚开办邮政,先后发行了“大龙”“小龙”等三种面值的邮票。这些邮票以龙为图案,不仅见证了中国邮政的历史,更凝聚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05版民生街坊-7.jpg

孙振家收藏的各类钱币。

孙振家解释,“大龙邮票”“小龙邮票”都是由当时在华的英国官员设计的,因为当时英国的印刷技术、邮票设计都比较发达。而选择“龙”为中国第一套邮票的设计元素,是因为“龙”是中国的精神图腾,通过邮票,中国的“龙文化”也不断被传播到世界各地。

“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在铜钱、银元等藏品中也可窥见一斑。

孙振家指着银元上的龙图案,讲起了背后的文化——每个省的“龙”都设计得不一样,江苏是飞龙、湖南是坐龙,各有千秋。为了防止通货膨胀,每个省的钱币打造从图案设计到发行数量都要向朝廷备案。“每一块流传下来的藏品,有着其独特的经济价值,更体现着其背后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孙振家说。

窗外,鸟雀在欢叫,暖阳投射,满桌子的古朴藏品,展现着不同时代的风貌。这60多年来,孙振家不止热衷于收集邮票、银元,还珍藏着大量的粮票、布票,一些市面上少流通的军队粮票也在他的收藏行列,令人叹为观止。这些方寸藏品,每一张、每一块,都如同一个时代的窗口,让人得以从中窥见岁月长河的流转。

浏阳市民张女士是一名藏友,见过孙振家的藏品后,她敬佩地表示,这些邮票和藏品珍贵、罕见,让人大开眼界。

收获

文化源远流长、如花绽放

爱之、藏之,珍之、重之,孙振家将藏品分门别类,细心收纳,只要有时间就会细细品鉴。其家人笑言,老人保管邮票、布票的那串钥匙都随身携带着,宝贝得不得了,而只要一谈及那些藏品,老人掩藏不住的笑意,就能从言语间蔓延至眉梢。

孙振家的曾祖父在清朝时期曾担任外交官,交友广阔,家中也珍藏着许多和外国友人来往的信件,孙振家最先收藏的伦敦邮票,就是从自家老旧的信封上抠下来的。只可惜这些信件和物件,大多化为了灰烬。但这些信件,以及孙家长辈对家族历史的讲解,无形中开拓着孙振家的眼界。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世界文化的交融碰撞,如同一粒粒种子,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发芽、生长。

“我尤其庆幸,从老信封上撕下的‘大龙邮票’‘小龙邮票’,因为放在文具盒中,避免了被烧掉。”孙振家说,这几张与他的家族深有渊源的邮票,不仅是他走上收藏之路的初始,更是他收藏之路的情感维系。此后,孙振家因为妻子是浏阳人而调到浏阳,从事花炮内销工作。这一份需要经常出差的工作,给他的收藏带来了便利,让他的藏品从几张邮票慢慢丰富起来,逐渐塞满了书柜。

“每一种收集都是一种文化的见证,让我充满了成就感。”孙振家告诉记者,2018年,他的《中国太空邮件》一举获得兰州2018中华全国航天·专题集邮展览的金奖。这一套藏品见证着中国航天在人造卫星、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等领域举世瞩目的成就;金奖的获得,不仅是对孙振家个人收藏成就的肯定,更是对中国航天辉煌成就的赞美。

孙振家深有感触地表示,集邮也许是一种爱好,但对他而言,已经变成一种责任和使命。如今,他已将这套《中国太空邮件》翻译、整理,准备参加2024年的国际邮展。他期待能够代表中国藏友,在国际舞台上冲击更高荣誉,更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世界看到中国航天的发展,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奖励张女士线索费40元)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