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浏阳日报》理论版丨李晓军: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
2024-10-16 15:36:53 字号:

文丨李晓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伟大实践中,以全新的战略视野和深刻的理论思维,从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长治久安的战略全局高度,不断深化对全面依法治国规律的认识,创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包括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等11个方面内容。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习近平法治思想不仅系统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总抓手和重点任务,而且站在世界历史和全球视野的高度,深刻把握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趋势,创造性地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人类法治文明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

一、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

时代条件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工作的实践创造、探索实验、理论思考。在福建工作期间,率先成立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团,推动了福建省的机关效能建设,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在浙江工作期间,率先在省城层面对法治建设的战略布局进行探索,作出建设“法治浙江”的重大决策,并提出了“依法规范行政权力、全面建设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浙江’的关键所在”这一重大论断,明确了“职权法定、依法行政、有效监督、高效便民”的法治政府建设要求。在上海工作期间,把法治建设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着力将依法行政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时代条件二: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法治实践。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党对法治建设的实践更加有力;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趋完善,截至2024年9月,我国现行有效法律303件、行政法规600件、地方性法规1.4万余件;中央党内法规225部、部委党内法规227部、地方党内法规3485部;法治服务保障大局的作用充分彰显;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

二、掌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

总体: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建设法治中国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和中国法治建设实践,借鉴人类法治文明有益成果,在解决中国法治实践问题的过程中为丰富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作出了重大原创性、集成性贡献。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重要思想传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大创新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理论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新境界,具有理论的引领力,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历史性飞跃。我们党从建立革命根据地时就领导人民制定实施宪法法律,在近100年的革命、建设、改革历程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针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在理论上有许多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

实践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拓展了社会主义法治新道路,具有实践的指导力,标志着法治中国建设的全面性拓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总结运用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

历史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赋予了中华法治文明新内涵,具有历史的穿透力,标志着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中华法治文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中华法系在世界五大法系中独树一帜,具有伟大的创造力和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我国古代法制成败得失,挖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精华,弘扬出礼入刑、隆礼重法的治国策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赋予中华法治文明新的时代内涵,使中华法治文明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世界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维护国际法治秩序贡献了新智慧,具有世界影响力,标志着人类法治文明的时代性进步。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立足全人类立场,高举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旗帜,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明了应对全球性挑战、走向更加美好光明前景的方向,回击了单边主义、霸凌主义等“丛林法则”和唯我独尊、赢者通吃的历史逆流,为推动全球治理变革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三、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时代精神

人民主体的权利精神。时代精神的价值内核在于以人为本的权利精神。人权是法治的根本价值,法治是人权的实现之道。“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尊重规律的科学精神。尊重客观规律,坚持科学立法。树立科学执法观,引领严格执法。尊重司法规律,抓住司法本质,全面推进司法改革,促进公正司法。

和谐包容的人文精神。在法治的视野里,充满着平等平和、仁爱人道、和谐包容、诚信友善的精神之光,而一切感性、任性、专横与恣意妄为都与法治精神格格不入。

社会公正的法理精神。在形态上,法治公平所依托的社会公平是平等和公正的价值集合。在标准上,社会公平正义是评价法治制度改革实践成效的价值准则。在载体上,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是实现公平正义的价值载体。在实现上,以发展厚植分配正义的基础,以制度正义实现分配正义。

(作者系浏阳市委党校副校长,法学博士)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