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浏阳持续“蒸煮”模式,医院接诊多例热射病
2025-07-18 10:06:26 字号:

这份防暑指南请收好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蒋萌萌

“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近日,浏阳晴热高温天气持续,让不少市民直呼:“受不了,空调得从早开到晚。”

昨日,市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警报,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记者走访多家医院了解到,受高温天气影响,中暑、高温脱水等“高温病”患者明显增多,市人民医院更是在近段时间接诊了多例热射病患者。医生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是高温工作者、老人、儿童等群体要注意防暑防晒,及时补充水分,一旦出现发热、意识障碍等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医院接诊多例热射病患者,多为老年群体

今年75岁的张先生(化姓)平时独居在家,7月15日,邻居发现他晕倒在家中,呼喊不应,便赶紧拨打了急救电话,将他送到了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送到医院时老人昏迷不醒,还出现了发热的症状。”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李进军介绍,结合患者病史及临床表现,经检查后,其被确诊为热射病。随后,医院为张先生进行了物理降温、补液等治疗。很快,张先生便恢复了意识,目前正在住院治疗。71岁的黄女士(化姓)则是在外出劳作时突然神志不清,倒在了菜地里。家人发现后,立即拨打了急救电话。

救护车送医途中,医护人员监测发现黄女士出现了昏迷、高热、休克等症状,结合其在高温环境下劳作的病史,初步判断为热射病可能,并采取了急救措施。到达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后,经救治并完善检查,发现黄女士此时出现了凝血肝肾损害、横纹肌溶解等多器官功能损害。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后,黄女士的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心肺功能衰竭等多器官功能衰竭。经过一周的抢救,黄女士恢复了神志,逐步好转,目前已康复出院。

据介绍,热射病是重症中暑中最严重的一种,临床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以及多器官功能损害,如肾功能、肝功能异常,胃肠道功能紊乱等,还可能引发凝血功能紊乱、脑水肿。如患者失去意识,倒地时间较久,还可能出现横纹肌溶解的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热射病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经典型(非劳力型)热射病。劳力型热射病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或进行户外工作的青年人,而经典型热射病常见于老人、小孩等群体。

李进军告诉记者,近段时间,医院接诊的热射病患者多为有基础疾病的老年群体,“老年人的体温调节中枢较弱,且不少人患有基础疾病,若长期处于高温、高湿、不通风的环境中很可能中暑,甚至出现热射病的症状。加上部分老年人夏季不愿使用空调或风扇,风险更高。”

高温天气,防暑降温措施不可忽视

“面对持续的晴热高温天气,预防中暑不可忽视。”李进军介绍,轻度中暑一般表现为头晕、乏力、心慌、多汗等症状,重度中暑可能导致热痉挛、热衰竭,甚至是热射病,从而危及生命。

如何预防中暑?李进军提醒,首先应做好防暑降温措施,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活动和工作,尤其是10时至16时这一高温时段。外出时要做好防晒措施,定期休息、补充水分。居家时应保持室内通风,使用空调、电扇等降温设备。

尤其要注意的是,老年人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患有基础疾病的人身体机能较弱,这些特殊群体都要特别注意防暑。

万一中暑了,应该如何应对?李进军表示,首先应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并用湿毛巾擦拭或敷在患者的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达到物理降温的效果。如果此时患者意识清醒,可适量补充淡盐水。如患者出现高热、意识障碍等疑似重度中暑的症状,应立即将其送往医院治疗。

“热射病救治有‘黄金半小时’,早期识别和干预可显著降低死亡率。”市中医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副部长张伟补充,热射病先兆期,可能出现大量出汗、头晕胸闷、肌肉痉挛、注意力涣散等症状;发作期,患者会出现高热无汗、意识模糊、抽搐呕吐、脉搏细速等症状。

“此时应立即拨打120,并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用湿毛巾、冷水或冰袋进行物理降温,同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如患者昏迷,可采取侧卧位,防止误吸呕吐物。”张伟提醒。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