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多形式推进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宣传
“秸”尽全力、“秆”于创新,让禁烧理念深入人心
近年来,浏阳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既解决了秸秆焚烧问题,又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让蓝天碧水成为常态。记者彭红霞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蒋萌萌通讯员成锋陈港回
这几天,浏阳人的朋友圈被“天空蓝”刷屏了。浏阳河畔,市民邵女士随手拍下一张照片,镜头里的浏阳河碧波荡漾,与湛蓝的天空相映成趣,“现在随手一拍就是大片,蓝天白云成了标配!”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浏阳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175天,优良率93.1%,综合指数3.3,在长沙九区县中排名第一。在这份亮眼成绩单背后,一场有关秸秆综合利用的“绿色革命”正在田间地头悄然推进——如何让传统“烟火气”变身“绿资源”?浏阳给出了创新答案。
田间地头织密禁烧网,党群联动共筑防火墙
眼下正值“双抢”时节,走进浏阳的广袤田野,处处可见农民们顶着烈日、组织机械和劳力抢收早稻、抢插晚稻的忙碌身影。
与此同时,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也成了当下的重点工作之一。
在永安镇,镇村干部向村民发放秸秆禁烧宣传资料,确保禁烧政策家喻户晓。永安镇供图
镇村干部手持可粘贴式农作物秸秆禁烧明白卡,敲门上户讲解政策;“乡村治理直通车”在村道上穿行,大喇叭循环播放方言版禁烧音频;稻田边的警示牌上,“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红色标语格外醒目……在永安镇的田间地头,一幅幅生动的禁烧秸秆宣传画卷已全面铺开。
“秸秆回收还能综合利用,烧了既污染又违法!”在永安镇坪头村,工作人员将一张张印有秸秆禁烧政策和举报电话的“明白卡”粘贴到农户家的门边,并耐心讲解秸秆综合利用的好处。截至目前,这样的“明白卡”已覆盖全镇,让秸秆禁烧政策既“上墙”更“入心”。
同时,镇党委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村民组长的示范带动作用,结合土地延包、屋场会议等深入村组宣讲,并由组长、党员带头签订《秸秆禁烧承诺书》,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而在中和镇,连日以来,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村庄集市,向农户发放农作物秸秆禁烧明白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露天焚烧秸秆的危害性、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同时,在交通要道、村口公示栏等显著位置张贴宣传海报,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普及秸秆禁烧知识。
此外,中和镇还发动全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以秸秆禁烧为主题开展微党课宣讲,向群众普及秸秆禁烧政策知识和环保理念,从源头杜绝秸秆焚烧行为,确保实现“零烟雾、零火光、零黑斑”的禁烧目标。
创新宣传全覆盖,秸秆变身“绿资源”
这样的场景不只出现在永安镇和中和镇。此前,为确保宣传实效,浏阳市环委办制定并印发了《浏阳市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宣传实施方案》,各乡镇(街道)也因地制宜,推出了创新举措——洞阳镇制作秸秆禁烧科普视频,并通过“掌上浏阳”、抖音等平台广泛传播;关口街道将秸秆禁烧宣传融入银发文艺汇演中,发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金刚镇利用“网格工作日”,组织干部入户宣讲……
据统计,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截至7月初,全市累计发放宣传资料超60万份,设立警示牌1051块,召开屋场会、小组长会316场,悬挂横幅498条,出动流动宣传车224台次,实现全市农户入户宣传全覆盖。
为保障工作落实,市环委办还联合长沙市生态环境局浏阳分局开展全覆盖帮扶,并协同市“两办”督查室进行两轮专项督导,对进展滞后单位予以通报并督促整改,加强跟踪问效。
在广泛开展秸秆禁烧宣传的同时,浏阳积极探索秸秆综合利用,走出了一条“变废为宝”的新路径。
万亩稻田旁,秸秆打捆机正在作业,成捆的秸秆将被运往生物质发电厂;蔬菜基地里,粉碎还田的秸秆成了天然肥料;企业研发中心内,秸秆正被加工成环保型烟花底座……
目前,浏阳已构建起“不敢烧、不能烧、不愿烧”的全民共识,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守护蓝天净土贡献了力量。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本文链接:https://wap.lyrb.com.cn/content/646941/54/15115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