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盛镇跻身2025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镇第46位较2024年前进11
丰美北盛,产城乡共融共兴
走进北盛镇,金黄的稻田与错落的村庄、蜿蜒的河流、翠绿的青山相互交织,构成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新图景。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袁安实习生朱文青
盛夏的北盛镇,一幅幅生动鲜活的发展图景铺展开来:回乡创业园内,机械轰鸣与物流车辆的穿梭声交织;王震故居里,前来参观研学的游客络绎不绝;万亩良田中,金黄的稻浪随风起伏,涌动着丰收的喜悦……
作为浏阳的四大古粮仓之一,“北盛仓”之名承载着“五谷丰登,北地兴盛”的美好愿景。近年来,北盛镇聚焦“融金阳、进百强、奔共富”,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勇当“招商质效提升年”“园区发展提质年”建设先锋,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在7月26日由竞争力智库、北京中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的2025乡镇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上,《中国乡镇综合竞争力报告2025》正式发布,北盛镇位列2025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镇第46位,较2024年前进11位。
招商“韧劲”
催生产业新动能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项目优则根基稳,项目强则发展兴。
今年以来,北盛镇紧紧围绕“招商质效提升年”工作要求,镇党委政府领导多次带队前往深圳、中山、佛山等地开展招商,并充分发动镇村两级力量织密信息网、广撒英雄帖,形成强大的招商合力。
位于亚洲湖村的育霖产业园近年来吸引了丽尔曼顿等多家企业入驻,涵盖制造业、仓储业、物流业等,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湖南嘉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顺利落户,便是由镇村干部主动捕捉信息、精准对接促成,成为北盛镇“盯紧看牢、久久为功”招商韧劲的生动注脚。“选择落户北盛,不仅因为我是浏阳人,更是看重这里得天独厚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公司法人代表李国胜说。
北盛镇是远近闻名的“建筑器材租赁之乡”。在铂盛建筑器材基地项目现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三通一平”施工。该项目是北盛镇建筑器材租赁招商引资重点洽谈项目之一,将打造集架管、爬架等新型建筑器材研发、生产、销售、租赁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长沙佳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高新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建设项目,落户北盛镇拔茅村。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亿元,主要研发生产金属、塑料卡扣、吹塑空调风管等汽车零部件,预计年产值1.2亿元,年纳税500万元以上,可提供就业岗位400个。
不仅要项目“招得来”,更要“留得住、发展好”。为此,北盛镇建立了项目跟踪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手续办理、要素保障、政策支持等全生命周期服务,让企业安心发展、茁壮成长。
“必须打一百分!”提及北盛镇的贴心服务,李国胜不吝赞誉。他表示,镇村全力支持项目建设,进度远远超出预期。这种“一百分”的体验,正是北盛营商环境最好的口碑。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栖。近年来,北盛镇深入挖掘自身优势,积极拓展招商渠道,连续三年召开招商恳谈会,推介北盛镇的投资环境与吸引力;充分发挥北盛籍在外企业家的资源优势,助力湘商回归、资本回流、项目回投,培育了育霖产业园、回乡创业园等特色产业园,为镇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融合“密码”
解锁城乡新图景
“北盛大道拉通后,通勤时间缩短了一小半,工作生活很方便。”清晨,家住北盛镇环园村的彭哲走出家门,不到十分钟便到了位于浏阳经开区的工作地点。这种“工作在园区、生活在乡镇”的模式,已成为北盛镇产城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影。
作为金阳新区建设的核心区,服务园区发展、保障项目落地是北盛镇跻身百强镇并持续进位的重要支撑。北盛镇始终与园区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全力做好要素保障和服务文章。
据统计,去年以来,北盛镇倾情服务95家园区企业,重点跟进11个产业项目建设,助推明瑞制药、互力达、鑫本助剂3个项目顺利开工;在项目征拆中,北盛镇持续攻坚克难,北盛毛巾厂征拆协议成功签订,北园再生水厂二期扩建项目征地补偿顺利到位,明发管业等3家企业完成拆迁。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北盛镇全力打造园区内外交通网络,北盛大道今年建成通车,健安大道、开元路等道路的建设,使得融园通道更加顺畅,初步形成了“对外大联通、对内大循环”的交通格局。
为给园区员工提供“安心工作、舒心生活”的生活环境,北盛镇不断完善集镇商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投资1300万元的乡村振兴人才公寓即将投入使用;金阳公园(农垦文化公园)建设加速推进,将为园镇居民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文化休闲空间。
全力服务园区的同时,治理效能也同步提升。自去年起,北盛镇围绕“整体智治”理念建成“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智慧平台”,实现资源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在镇综合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轻点鼠标,辖区内山水林田湖草情况便一目了然。“通过平台统筹调配巡查力量,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北盛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平台实现了林长、河长、路长、田长“四长”数据共享,巡查路径可视化,人力资源利用更高效。
为提升工作效能,北盛镇还创新推行“三述三评”机制,定期组织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和镇村干部围绕安全生产、生态环保、作风建设等工作进行述职,切实压紧压实各方责任,营造担当作为、真抓实干的浓厚氛围。
此次中部百强镇再进位,既是荣誉,更是鞭策。北盛镇主要负责人表示,将始终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在“服务园区、产业振兴”上奋勇争先,在“为民造福、社会治理、党建引领”上作出示范,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北盛。
“百强”图景
农旅“共兴”
作为拥有5.8万亩耕地的农业大镇,北盛镇如何让农业在新时代焕发新彩?
盛夏时节,北盛镇再生稻万亩示范片稻浪翻滚。这片省级再生稻高产高效万亩示范片是2025年湖南省“十大科技攻关项目”,也是北盛镇今年农业发展的亮眼成果之一。与此同时,在亚洲湖村、百塘村、边洲村等地,3个双季稻千亩示范片成功创建,农业规模化水平显著提升。
“这些再生稻采用柏连阳院士团队提供的优质种子和先进技术,可实现‘一种两收’,在确保产量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北盛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
科技的力量,正成为撬动北盛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杠杆。近年来,北盛镇深化与省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的合作,挂牌成立柏连阳院士创新团队工作室和刘少军院士团队工作室,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培育优质品种,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此外,北盛镇引入北大荒集团,在马战村合作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地,实现了育秧集约化、规模化、自动化和高效化管理。
除了发展现代农业,北盛镇还全力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依托王震故居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捞刀河“一河两岸”的生态优势,走出了一条“红绿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
走进北盛仓文化旅游区(王震故居),硬化拓宽的道路向远方延伸,新建的大型停车场整齐排列着旅游大巴,即将开通的浏阳至景区旅游专线正在紧张筹备,接待设施的全方位优化提升了游客体验。
2024年,北盛仓文化旅游区(王震故居)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年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眼下,景区正对照4A级标准加快推进配套设施完善和服务品质提升;卓然村原乡染坊获评全国最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王震故里丰美北盛”形象更加靓丽。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本文链接:https://wap.lyrb.com.cn/content/646941/62/15160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