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日报讯(记者张可夫)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日前,“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优质超级稻技术创新中心暨种子生产线扩能改造项目成功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该项目在浏阳正式投入使用。据了解,该项目是湖南省在《“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中获得的唯一水稻领域投建项目。
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对我国种业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的总体思路、框架体系、重点项目、保障措施等作出了全面部署安排,为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提供了支撑。
该项目由位于浏阳经开区的湖南袁创超级稻技术有限公司承建,总投资3000万元,从立项筹备到竣工投用历时近5年,建设了集科研创新、良种繁育、加工储运于一体的现代化种业创新基地,包括生物育种创新平台、田间育种试验基地、种子加工生产线等。
种业处于农业产业链的源头,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标志性、先导性工程,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我们组织专家组进行验收,专家们对该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项目顺利竣工也为我市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注入了新动能。”市农业农村局市场信息和项目科(农田建设科)负责人表示。
袁创公司项目负责人周萍介绍,项目试运行以来,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取得了“双丰收”,“去年10月至今年4月,两条新增的种子加工生产线共包装种子540万袋,实现销售收入9000余万元;在育种创新方面,科研创新平台完成多项关键技术指标检测检验,助力推选出29个新品种参加2025年国家区域试验。”
浏阳作为农业大市,一直高度重视现代种业发展,大力推广“早专晚优”种植模式。“近年来,我市在‘四高’基地核心区种植了超级稻品种,产量显著提升,比一般品种高出10%。”市农业发展事务中心粮油部负责人介绍。
接下来,浏阳将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部署,持续推动高标准农田、良种良法集成等项目落地,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本文链接:https://wap.lyrb.com.cn/content/646941/66/15145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