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让浏阳非遗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2025-07-01 10:42:20 字号:

李东晓

千年匠心在这里代代相传,烟火记忆在这片土地生生不息。截至目前,浏阳已拥有10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国家级3项,湖南省级10项,长沙市级32项,浏阳市级58项,这些传统技艺如同璀璨星辰,不仅照亮了浏阳的历史天空,更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遗是历史的记忆,是文化的基因,更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在浏阳,非遗从来不是橱窗里的展品,也不是仅供观赏的表演,而是深深融入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文化实践。穿行在浏阳的街巷阡陌,总能与绵延千年的文化脉动不期而遇:夯土墙内,客家山歌的悠长尾韵穿透云雾;老戏台上,皮影艺人十指翻飞演绎楚汉传奇;夏布作坊里,绩纱声与蝉鸣交织成夏日交响。这些古老的技艺承载着浏阳人民的智慧和情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岁月变迁。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浏阳非遗也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挑战。如何让这些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浏阳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融合与创新。

一方面推动非遗与现代科技融合,为古老技艺注入新的活力。以浏阳花炮为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近年来,浏阳烟花产业不断创新升级,大力推动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进程,不仅让花炮的生产更加安全、高效,也让传统烟花的表现形式更富有艺术性。

另一方面推进非遗与文旅深度融合,让非遗成为旅游的新亮点。在张坊镇道官冲这个以非遗为魂的生态村落,打造了由古法造纸研学馆、夯土墙建造体验馆、湖湘非遗影像馆等组成的非遗研学空间,游客不仅可以亲手制作手工竹纸、夯土墙、油纸伞等传统手工艺品,还能欣赏送春牛、客家山歌等非遗展演,感受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此外,浏阳还推出了以非遗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将花炮文化博览园、菊花石公馆、小河木活字印刷非遗展示馆等景点串联起来,让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深入感受浏阳非遗的魅力。

非遗保护的深层意义,在于唤醒沉睡的文化自觉。客家酿酒技艺的复兴带动了三百亩糯米种植;木活字印刷体验课让留守儿童触摸到了汉字之美;非遗馆的夜场活动,让白发翁媪与潮流青年同席切磋剪纸技艺。这种文化认同的建构,让非遗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长在泥土里的活态生命。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默默坚守的传承人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浏阳非遗才能在新时代得以延续和发展。

非遗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担当。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浏阳非遗正以全新的姿态走向世界,成为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些承载着千年匠心的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