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怀国
5月9日,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人民政府发布了对英之园强制拆除的公告,该建筑系当地陈姓村民未经有权批准机关批准,擅自占用社区集体土地建设。5月16日,该区政府又发布通报称,针对英之园违建问题,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已经展开深入调查。
无疑,英之园建筑群是蔚为壮观的。它从2013年开始筹备建设,占地面积54.561亩,规模宏大,包含老式厝5座、楼房6座,还有凉亭、围墙等附属设施,总建筑面积超1万平方米;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潮汕传统“驷马拖车”格局与欧式别墅风格,雕梁画栋,美轮美奂,被当地人惊呼为“大观园”。
当地政府的强拆公告发出来后,坊间除了震惊,更多的是惋惜,觉得这样斥巨资、展现了较高艺术水平的建筑可以考虑收归国有,或者通过用作公益等方式保留下来。
只是这样的意见完全忽略了一个根本性的前提——英之园是未经批准的违法建设。决定一座建筑前途命运的,首先取决于其是否合法,然后才是其艺术造诣。如果英之园能以艺术成就的借口逃避打击,那么其他违法建设也能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继续违法,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就会成为一个笑话。
别再为英之园即将堙灭的奢华痛惜了,我们另有该当警惕和反思的地方。资料显示,英之园从2013年开始建设后就有群众不断举报;2019年,当地相关部门对英之园的问题展开听证;2020年9月,当地部门曾发布通告称,将对英之园的违法建筑物实施没收。直到今年5月,要强拆英之园才算是有了定论。
英之园“一路走来”的时间轴,印证了官方对其“未批先建”的定性。从2013年到2019年,这6年时间里,我不知道当地村民是怎样举报的,也不知道当地又是怎样回应村民举报的。
透过英之园事件中“消失的6年”,我痛惜54.561亩集体工业用地被非法侵占,痛惜《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系列规定没有得到尊重和施行,痛惜知晓此事、该管此事的相关人员在那么长一段时间里忘记了自身职责……
捍卫法律的底线,首先得是执法者有法律底线。汕头市潮阳区政府5月16日的通报明确了要对英之园事件中有关部门公职人员进行严肃追责问责,这就展现出了刀刃向内、不护短、不纵容的决心。
英之园最终是在限期内自行拆除,还是会被依法强拆?我们拭目以待。这一事件带给我们的教训理当铭记不忘,警钟长鸣——法律红线不可逾越。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本文链接:https://wap.lyrb.com.cn/content/646941/83/15089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