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怀国
日前,有媒体报道了一起让人震惊的新闻——合肥刘先生的儿子在学校被同学以起外号等方式侮辱,不得不到精神病院进行诊治。刘先生在心力交瘁、严重睡眠不足的情形下也去该医院寻求帮助,却因在诊治过程中同医生发生争吵,被以精神疾病收治。
新闻清晰地展示了刘先生被关进精神病院的整个过程——小刘在学校受到欺负,且学校知情后没有妥善、彻底解决问题,导致他被诊断为“童年情绪障碍”和“急性应激反应”;刘先生先后奔走于学校、派出所、精神病院,导致严重睡眠障碍,寻求医生帮助;在精神病院,刘先生就儿子的诊断书向医生提出疑问,双方沟通不愉快导致激烈争吵;看到保安出动拿人,刘先生赶紧逃出医院,依然被接到医院报警的派出所干警送回。
不嫌麻烦还原新闻事实,是试图探讨刘先生在整个处理事件过程中的逻辑合理性。毕竟,对精神疾病的诊治,要从观察、探讨治疗对象的意识、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要素来考虑。非专业人士都知道,如果一个人对事情有固定的认知、意志不出现较大反差、事前事后的情绪发展无异常,行为同认知保持相应的合理性,那么就不能被认定为精神障碍。显然,刘先生在整个事件过程中的表现再正常不过。
就因为刘先生敢于同医生拍桌子,精神病院的医生就情绪上头,喊话刘先生“你既然不想走就让你走不了”,并叫保安拿人、报警拿人,这家医院收治精神病人就这么随意吗?就因为医生说刘先生有暴力倾向,“要开车撞人”,一大帮“穿制服的人”就将正在求诊的刘先生当场拿获,并经由派出所送回精神病院,试问对这样并无暴力事实且主动求诊的“病人”,有必要出动一大批人手持钢叉和盾牌制服吗?
好在,刘先生被“扭送”精神病院后,经过一番喂药、诊断等折腾,终归还是被放了出来。但从刘先生事后的叙述中,我们还是能感受到,儿子在学校一系列遭遇带给他的焦虑,被当作精神病人当众擒拿带给他的屈辱,桩桩件件麻烦事得不到解决带给他的无助。而且,他的遭遇让我们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那个坊间流传已久的恐怖提问:如果你被送进精神病院,怎样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人?这才是刘先生“被精神病”让人不寒而栗的地方。
骂一句“你有病吧”,很多人未必会往心里去。但是真要将人送进精神病院,那就是涉及到法律、伦理、人道等极其严肃的社会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只有患者存在自伤或伤害他人的行为及风险,或无法自理且家属拒绝照料时,才能启动非自愿送医程序。那么,医生说刘先生要驾车撞人,有事实依据吗?“穿制服的”接到医生报警后,经过了具体调查吗?对刘先生强制送医,有其家人知晓、同意、参与吗?显然,这个过程中,有人涉嫌非法诊断,有人涉嫌滥用职权,有人涉嫌侵犯人格尊严。有关部门应当对此一查到底!
葛优主演的一部电影中有一个桥段,说男主为了向面前的专家证明自己没有精神疾病,讲了个精神病院选精神病人当楼长的故事。他说:“院长拿出一个东西,有一个大喇叭,带摇把的……”一名专家受不了他的迟疑,抢着说:“留声机!”葛优立马振奋地说:“你就是三楼楼长!”在我看来,合肥刘先生真是不幸,他遭遇了太多的“三楼楼长”!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本文链接:https://wap.lyrb.com.cn/content/646941/83/15089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