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镇头司法所所长张皋科:当好调解员,用“法理情”高效解纷争
2025-07-09 10:40:08 字号:

镇头司法所所长张皋科:当好调解员,用“法理情”高效解纷争

03版组织部-4.jpg

张皋科(右)在调解土地纠纷过程中,认真倾听当事人诉求,了解相关情况。受访者供图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莫瑜

调解室内,争执声渐起,一名年轻人快步挤进人群中心,声音沉稳有力:“都别急,我是张皋科,咱们坐下来说,我一定公平公正处理。”简单的开场白,迅速让情绪激动的当事人平复下来,眼中多了信任。

在拥有近7万人口、170多家企业的镇头镇,这样的调解场面是镇头司法所所长张皋科的日常。作为扎根基层的“90后”党员调解员,他的“战场”没有硝烟,却同样考验着智慧与耐心。在调解工作中,他坚持用法理明辨是非,用真情化解心结,累计调处矛盾纠纷100余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900余万元。

创新破局

多元共治解难题

31岁的张皋科是望城人,当过法务,也做过律师。2021年,他进入浏阳市司法行政系统,去年10月挑起了镇头司法所所长的担子。这是个典型的“二人所”,人手少、任务重。面对复杂的社情民意,张皋科坦言刚上任时心里“打过鼓”,“但担子压下来,就得扛住。”

为了尽快摸清情况、服务好群众,张皋科开启了“有叫必应”模式,从早到晚奔波在村组间,“虽然辛苦,但收获很大,对镇头了解更深了,能力也提升了。”

凭借扎实的法律功底和调解经验,张皋科牵头制定了符合镇域实际的矛盾纠纷分流转办机制,充分调动镇上站办所和村级调委会的力量,力求第一时间发现、介入、调处矛盾。同时,推动了“三所一庭”(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法庭)联动,合力攻坚重大疑难纠纷,让调解工作从“单枪匹马”转向“多元共治”。

不久前,一起因企业调整裁撤岗位引发的劳资纠纷,就成了这套新机制的“实战考验”。“刚到现场,双方就吵得不可开交。”张皋科介绍,这起纠纷涉及人员众多,双方情绪激动,必须立刻介入。在镇上主要领导的调度下,司法所会同平安法治办、应急办等部门组成调解专班,第一轮沟通随即启动。

“初次沟通并不顺利。”张皋科说,调解急不得,得找准症结,“第一轮沟通我们除了掌握信息、收集诉求,更要传递信号:这事有人管,会管到底。”

这颗“定心丸”让双方情绪缓和。第二轮调解中,员工选出代表,争议焦点更清晰。调解人员从专业角度出发,援引法律政策,引导理性沟通。

“既要保障员工合法权益,也要切实维护好法治化营商环境。”张皋科介绍,最终调解专班组织召开了一场面向全体员工的大会,在多方努力下,企业与100多名员工达成一致。这场潜在的群体性风波,从介入到平息仅用了四天。

用心用情

法理之中见温度

“法律是有温度的,调解时,讲法、说理、共情缺一不可。捧出真心,老百姓都能听得进去。”这是张皋科最深的体会。调解工作中,他始终坚持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用法律标尺丈量是非曲直,再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在各自的诉求中寻找平衡点。

今年初,跃龙村的村民陈仲移将一面写有“心系百姓办实事,主持公道解民忧”的锦旗送到了司法所,锦旗背后是一桩困扰老人多年的土地纠纷。

原来,陈仲移屋后承包地被几户邻居占用种菜多年,多次协商、调解均无果。张皋科接手后,不厌其烦地反复沟通,耐心讲理说法,最终双方各自做出让步,解决了这桩“老大难”问题。

这样的案例,在张皋科的调解工作中比比皆是。担任所长以来,他成功调处了跨度长达18年的征地补偿纠纷、多起刑事案件附带民事部分纠纷等,累计调处矛盾纠纷100余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900余万元。

“我坚信法律是保障人民权益最有力的武器。”虽然工作繁重,张皋科却始终热情饱满,用耐心化解干戈,以党员担当守护和谐安宁。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