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父女俩的“争执”里藏满了爱
2025-08-20 10:28:24 字号:

父女俩的“争执”里藏满了爱

编者按:"不让学子因为贫困而失学。"这是本报发起"圆梦大学"公益助学活动的初衷。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圆梦大学"活动已经持续了24年,帮助了很多学子圆梦。8月,又是一年升学季,《浏阳日报》继续启动"圆梦大学"公益助学活动,通过系列报道,汇聚社会爱心力量,帮助困难学子圆梦大学。

成长于特殊家庭的她圆梦湘潭大学

父亲盼女儿考研深造,她想早日工作撑起家庭

父女俩的“争执”里藏满了爱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欧阳稳江

高考结束,仿佛一场漫长的征战终于落幕。对于官渡镇南岳村的冯绪祥一家而言,女儿冯诗云从浏阳一中毕业后,近日收到了湘潭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录取通知书,这是这个家庭上十年来为数不多的一件大喜事。在这位朴实的父亲眼中,女儿一直深爱化学,如今圆梦心仪的大学,她终于可以奋力去追求自己的理想……

04版圆梦大学-3.jpg

冯诗云收到湘潭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即将奔赴自己的理想与未来。

“每个人想要的一切,都种在梦想的土壤中。从梦想到现实,你必须勇敢地走向它。”年迈的爷爷奶奶、单亲家庭、患癌的父亲,这些构成了冯诗云这些年来生活的真实底色。在生活的夹缝中努力改变命运,就是她全部的梦想。

患癌父亲靠着瘦弱身躯扛起一家人生计

回顾过往的人生,冯绪祥曾一次次围绕“命运”这个词陷入沉思:自己的命运,似乎总被嵌入那些无法掌控的细节之中。而那些失序的生活片段,让命运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

青年时代,他和很多勤奋劳作的男人一样,有个不够富裕但温馨的家:父母踏实勤奋,并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建了一栋小楼房。虽然没有过多的装饰装修,但供一家人栖身是没有问题的。结婚后,他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一家三代其乐融融。

原本期盼着日子越过越好,可生活的齿轮却渐渐错位:2012年,夫妻分开后,5岁的女儿留给了他;2020年,冯绪祥不幸患上口腔癌,贷款在湘雅医院完成了手术,虽保住了性命,却留下沟通障碍,找工作变得异常艰难。眼下,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的父亲和摔伤的母亲,更让他日夜忧心……

身体上的限制是肉眼可见的,而心理上的失序,却给人一种无力感——从前,他是一名出色的司机,找他拉货的人络绎不绝。自从经历离婚与患病,很多事情就像被困住了一样,难以向前。因为生病,不仅耗尽了家中所有积蓄,银行的贷款至今也还没有还完。

“生病后,他瘦了一大圈。这几年,我们的身体越来越差,孩子读高中,一家人也要生活,他就到处找活干……”说起儿子冯绪祥,母亲王江南的眼眶一下就湿润了。

和普通人找工作不同,因交流不便,冯绪祥的求职之路格外艰难。亲友们看在眼里,都尽力关照这个特殊的家庭。最终,在当地一家企业的帮助下,他获得了一份工作。冯绪祥也格外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机会:每天清晨五点半起床,七点准时接送员工上班,直到傍晚送完最后一名员工,到家已是六七点钟。然而,家庭开支远远大于收入,捉襟见肘也就在所难免。

“爸爸很辛苦,拖着生病的身体支撑一家人的生计。爷爷奶奶为了帮衬这个家,养了上10头羊。而我,只能用好好学习来回报他们……”坐在客厅里,冯诗云一边帮奶奶择菜,一边聊及家里的状况和自己的成长环境。小小的房间里,只摆放了两个脱漆的柜子、一个饭桌、几张凳子和一张破旧的沙发。因为没有空调,屋里有点闷热,只能依靠电风扇送来些许凉意……

“女儿是一家人的希望。日子总要过下去,人总要朝前走……”因为发声不畅,这个瘦弱的中年男人连比带画地表达自己的心声:冯诗云考上湘潭大学,全家人都格外高兴。对于这一家人而言,这是这些年苦水里泡出的一丝甜,格外值得珍惜。

心疼彼此父女第一次为了理想起“争执”

制作松花蛋时,加入的碱性物质穿过蛋壳上的细孔,与氨基酸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蛋白的物质,这些物质以特定的几何形状结晶出来,形成了松花图案;衣服上染有的某些花瓣色素遇到呈碱性的肥皂,会发生颜色变化……

“化”育万物,“学”无止境。从小,冯诗云就对生活中各种新奇现象怀有强烈的好奇心,敏而好学也成了老师和同学对她最多的评价。2022年,她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并以优异成绩考入浏阳一中。

“我的高中化学老师张继玲老师给了我很多帮助,也点燃了我对化学的热情。”进入高中后,老师讲解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展示丰富有趣的化学实验,令她深深着迷,也让她在分科时选择了物化生组合。

“因为家里条件不太好,也没有多余的钱供我补习,我能做的,就是争分夺秒地学习,将课本知识和老师讲的内容钻研透彻。”高中三年,冯诗云学习极为刻苦,即便是节假日和周末也从不松懈。正因如此,她也成了同龄女孩中少数没有怎么逛过街的一个。

“进步显著奖”“单科优秀奖”“三好学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高中三年,冯诗云收获了厚厚一沓奖状。今年高考,她更是考得了571分的好成绩。在得知化学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后,她将湘潭大学化工学院作为了自己的目标。

如愿考入心仪的学校和专业后,冯诗云却因未来的规划和爸爸产生了小小的“分歧”:

在冯绪祥眼中,女儿自五岁起便跟着自己生活,乖巧懂事得令人心疼。这些年,因家庭变故和自己生病,他也给不了女儿更多的托举。他希望女儿进入大学后能尽早准备考研,将来才有更多机会与选择,去追寻自己的理想与未来。至于家中生计,只要自己不倒下,就会拼尽全力来支撑。“暑假里,她一直没有停止学习,早早就买了英语四级的书籍在学习呢。其实她心里,又何尝不想走得更远……”

“我希望大学毕业后能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多帮衬一下家里。”对于父亲的建议,冯诗云有着不同的想法。年迈的爷爷奶奶、患癌的父亲,都是她最深的牵挂。尽管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但在一家人的庇护下,她努力长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在生活的夹缝中,她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一家人的命运。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慢慢来。借用电视里的一句话,我们愿意将优秀的孩子交给国家。”面对儿子和孙女互相心疼对方的做法,老人家十分开明地说道。

听到这句话,父女俩相视一笑。聊起钱这个话题,一家人也没有躲闪,细细算了一笔账:冯诗云的学费是6500元,住宿费1400元,再加上生活费,一年总计需要2万元左右。冯绪祥表示,自己会努力打工攒钱;而冯诗云表示,她会专心学业,通过做家教和争取奖学金的方式,为父亲分担一部分压力。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