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产业园区里长出烟火夜市
2025-08-20 10:31:29 字号:

产业园区里长出烟火夜市

产业园区里长出烟火夜市

03版经济-4.jpg

夜幕下的粤港城夜市灯火璀璨,人流如织。

浏阳日报讯(文/图记者袁安彭红霞实习生朱文青)8月19日,当夕阳余晖褪去,洞阳镇鑫园社区的粤港城夜市迎来了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百余米长的街道上,霓虹灯光次第亮起,数家小摊列队排开,各色香味渐渐弥漫开来,企业员工、周边居民循着烟火气,如潮水般涌入夜市。

粤港城夜市紧邻蓝思科技、九典制药、华纳大等园区企业,今年3月开业后,迅速成为了周边职工居民夜间休闲消费的热门去处。

03版经济-2.jpg

铁板烧、烤面筋、臭豆腐……夜市里,各具特色的小吃摊整齐排列,香气四溢,吸引了络绎不绝的食客驻足品尝。

老板,来一份猪油炒饭,还是老样子,加一根香肠……”傍晚6点,“陈师傅炒饭”摊位收获了第一波客流高峰。

“好嘞!”话音未落,老板陈晰手中大勺已翻飞起来,颠锅、翻炒、调味、装盘,动作一气呵成。出摊仅一个多小时,备好的米饭已消耗过半。

陈晰是益阳人,在长沙县经营着一家卤味店。今年粤港城夜市开业后,经朋友介绍,他在这里租下了一个摊位。“起初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生意超出了预期。”陈晰说,现在他每天往返于浏阳和长沙县之间,下午5点准时出摊,忙到凌晨2点左右收工。

03版经济-1.jpg

铁板烧、烤面筋、臭豆腐……夜市里,各具特色的小吃摊整齐排列,香气四溢,吸引了络绎不绝的食客驻足品尝。

目表上,炒饭、炒粉均价在10元左右。在陈晰看来,虽是摆摊,但食材不能马虎,米用的是益阳老家产的蟹稻共生米,口感更香糯,“生意好的时候,一晚能卖出150多碗,回头客占了至少一半。”

几步之遥,“三毛臭豆腐”摊前,吸引了三三两两的食客驻足。摊主李科熟练地将一块块黝黑的豆腐滑入翻滚的油锅,独特的香气随之四散开来;妻子则在一旁利落地准备配料,抖开凉皮,加入辣椒油、蒜汁、香菜。

这对洞阳本地的夫妻档,已经摆了13年小吃摊。“这里靠近厂区,晚上下班的人流很稳定。”李科表示,夜市开业后,客流更加聚集,现在平均每天能卖出100多份臭豆腐,周末销量则更高。

粤港城夜市是普通人勤劳谋生的舞台,也是周边数万名产业工人们疲惫后的抚慰。

“白天工作节奏快,晚上和同事来这吃点热乎的,聊聊天,感觉一天的疲累消散了一半。”蓝思科技的员工周洁和同事们刚下班,便径直来到夜市,走向熟悉的摊位。一杯香浓醇厚的奶茶,一碗热气腾腾的炒饭,这些简单却用心的吃食,成了他们结束一天工作后最实在的慰藉。

新闻延伸

“烟火气”带旺商圈“招商热”

夜市的火爆不仅抚慰了工人们的胃,更激活了整个粤港城商圈。很难想象,如今人流熙攘、灯火通明的粤港城,两年前还深陷招商困境。

“2023年,这栋商业楼里只有几家店铺在营业,大部分门面都空着,冷冷清清。”粤港城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彭圳兴回忆,当时商铺入驻率不到10%,招商工作举步维艰。

业委会成员挨家挨户走访商铺,了解潜在租户的需求和顾虑。“核心问题还是缺乏人气,商户普遍担心客源不足,不敢轻易入驻。”彭圳兴说。

为打破困局,业委会牵头成立了浏阳市鑫粤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改善商圈的外围环境和配套设施,提升整体形象。为减轻商户的经营压力,还推出了根据商户签约年限给予相应免租优惠的活动。

更大的转机出现在今年3月,粤港城夜市开张之后,持续涌入夜市的人流,为商圈带来了看得见的人气和商机。

记者看到,如今的粤港城一楼已经入驻了奶茶店、快餐店等便民业态,新入驻的乐旺生活超市不久前开业,二三四楼则引进了台球俱乐部、舞蹈工作室、溜冰场、影城、KTV等娱乐项目,业态日益丰富,形成了“吃、玩、购”一站式消费链条。

新入驻的鼎尚台球厅上个月正式营业,每天几乎都是“满员”状态。“很多顾客在夜市吃完东西,会顺道上来打几局台球。”台球厅负责人表示,夜市的引流效果显著。

“招商形势发生了很大转变。”浏阳市鑫粤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张检感慨地说,“以前是我们四处奔走,追着商户跑,现在是商户主动上门咨询。目前已经签约了1万多平方米商铺,还有几家正在谈。”

粤港城夜市的兴起,是洞阳镇激活夜间经济、优化商业配套的一个缩影。它不仅为周边居民职工提供了便捷、丰富的夜间消费选择,也有效盘活了闲置商业资源,带动了商圈整体复苏与繁荣,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