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浏阳搭建快速救助交通事故伤者“绿色通道”
2025-09-11 10:30:11 字号:

浏阳建立健全警医联动机制

搭建快速救助交通事故伤者“绿色通道”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蒋萌萌

“刚刚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伤者年龄偏大,请调度救护车积极抢救,医院同步做好准备。”“收到。”一段急促的语音、几条跳动的微信群消息,其背后是一场生命与时间的赛跑。这段简洁高效的对话,正是浏阳警医联动机制日常运作的一个缩影。

交通事故是突发公共事件之一,伤者的救治效率与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浏阳积极建立健全警医联动机制,通过数字化手段,为交通事故伤者开辟出一条“绿色生命通道”。

多级响应体系

打造无缝衔接救援网

“通过警医联动机制,我们与市120急救中心、市中医医院等三甲医院达成联动,形成了完善的响应体系。”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党总支委员袁锋介绍。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最先到达现场的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或各乡镇(街道)的执法队伍人员会第一时间对伤者伤情进行初步评估,并同步与急救中心人员联动。

随后,现场人员通过专门搭建的急救微信群,将事故基本情况、伤者大致伤情和位置信息实时发送至群内,医院方收到信息后立即响应,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接到急救消息后,市120急救中心会根据事故地点,调度就近医院派出救护车。同时,要求医院提前准备好急救设备和人员,确保伤者一到院就能立即接受治疗。

“9月1日晚,浏阳北区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有群众受伤。我们了解情况后,立即启动了警医联动机制,晚上9时7分在急救微信群发出消息,9时33分就将伤者送达市中医医院,并完成初步检查。”袁锋举例说明了联动机制的高效性,“整个过程只用了20多分钟,为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浏阳警医联动不仅关注前期的快速响应和抢救,还建立了伤情跟踪反馈机制。“我们会全程跟踪伤者的救治情况,”袁锋介绍,这不仅能让交管部门及时了解伤者情况,也为事故后续处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医院全方位参与

构筑坚实的生命救治保障体系

作为警医联动的重要参与方,近年来,市中医医院与交管部门、120急救中心紧密协作,构建并持续优化了应急救援机制,以确保救治高效、顺畅。

据悉,市中医医院建立了以国家中医优势专科急诊科为核心,神经外科、骨伤科、胸外科、普外科、ICU、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创伤救治团队。接到预警后,相关专家迅速集结待命,或即刻赶往抢救现场,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诊疗技术,应对各种复杂伤情。同时,医院还开辟了绿色通道,贯彻“先救治、后付费”原则,确保不因费用问题延误治疗。

“接到急救信息后,将由医院应急指挥中心负责整体协调,确保院内资源能迅速响应急诊需求。”市中医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提升救治效率,医院利用信息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实现患者信息实时共享,辅助快速诊断决策,“我们还会定期对救治案例进行复盘分析,查找流程中的堵点、难点,持续优化从预检分诊、抢救、会诊、手术到转入ICU或专科病房的每一个环节。”

去年,市中医医院为全市交管系统、部分派出所民警开展了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培训。“培训结束后,所有参训人员均通过了心肺复苏、AED、创伤四项及理论考试,取得了参与‘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的资质。”袁锋表示,“现在,大家也掌握了事故现场伤员的基本处理方式,能避免因处置不当加重伤情。”

今年5月,市中医医院与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联合组建的创新平台项目“长沙市医警联动交通事故救援技术创新中心”获得长沙市科技局批准备案,目前正在建设中。

未来,浏阳将继续深化警医联动机制,探索实现更深层次的数据共享与合作,如利用智能交通系统预测送达时间,研究航空医疗救援与地面救援的衔接等,进一步缩短救援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通过持续完善道路交通安全防护体系,筑牢事故预防、快速响应、高效救治三道防线。

从事故现场第一时间的初步评估与紧急呼叫,到一键启动绿色通道,再到多学科专家团队待命、每日跟踪伤情进展……如今,这条绿色的生命通道仍在不断延伸和完善。浏阳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庄严承诺,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构筑起一道坚实屏障,不断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治理水平,让人民群众的出行更安全、更安心。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