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蒸菜组CP,百名青年邂逅浪漫
第十一届浏阳河七夕文化节暨蒸菜相亲节举行
8月30日晚,第十一届浏阳河七夕文化节暨蒸菜相亲节在沿溪镇浏河第一湾景区举行。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谢禹彭红霞
“蒸”情初遇、“蒸”味共品、“蒸”爱启礼、巧点鸳鸯……8月30日晚,由浏阳市委组织部(人才办)、浏阳市委宣传部(文明办)主办的第十一届浏阳河七夕文化节暨蒸菜相亲节在沿溪镇浏河第一湾景区举行,将传统七夕文化与浏阳蒸菜元素巧妙融合,吸引浏阳及长株潭地区近百名青年男女踊跃参与。大家在欢声笑语里邂逅心动,在晚风月色中勇敢告白。
星河灿烂,爱如溪流;骤雨初歇,浪漫赴约。当晚,青年男女嘉宾准时来到浏河第一湾景区,开启一场美好的聚会。正如网络流行语所说,“吃饱了才有力气谈恋爱”,此次活动就从一场别开生面的蒸菜宴开启。
蒸菜宴开始前,主持人组织青年男女进行游戏互动,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
在享受美味之前,主持人带领大家玩起了趣味横生的“破冰游戏”。现场受邀的男女嘉宾依次上台,分别从两个“宝箱”中抽取食材卡片。根据这些卡片提示的浏阳蒸菜中的经典搭配,男女嘉宾再通过抽签组成专属的“美味CP”。来自各行各业的青年才俊们自信大方地介绍自己,不仅给“美味CP”留下了良好的第一印象,也在互动中加深了对浏阳蒸菜文化的了解。一笼好的蒸菜,火候要稳、用料要真、滋味要醇,也寓意着感情需要耐心经营,婚姻重在真心相待。
当蒸菜宴的余温还在舌尖萦绕,青年们循着晚风,移步至浏河第一湾河畔,在浪漫草坪和温馨布置的舞台前开启“月色下的浪漫之旅”。
沿溪“金牌媒婆”杨小平(左二)现场为青年男女牵线搭桥。
在浏阳这片热土上相遇、相知、相爱的6对新婚夫妇十指紧扣着登上舞台,共同宣读《文明婚俗树新风倡议书》,鼓励青年男女树立正确婚恋观,祝福大家找到心仪的另一半。
活动现场,还有一位特殊的“红娘”格外引人注目——她便是沿溪“金牌媒婆”杨小平,大家都亲切地叫她“杨婆”。30年来,她凭着一颗热心肠,为420多对男女搭建起通往幸福家庭的桥梁。
登上舞台,“杨婆”用夹杂着浏阳话的普通话为青年男女们牵线搭桥。她风趣活泼的言语,很快缓解了年轻人初次相识的紧张氛围。在她的鼓励下,不少青年勇敢走上舞台,向自己心仪的对象表达好感。
主办方还为嘉宾们精心准备了“蒸爱大礼包”,希望这份甜蜜与美好从活动现场延续到有爱之人的未来生活之中。
据了解,浏阳河七夕文化节自举办以来,已走过十载春秋。十年来,活动以节为媒,不仅传承七夕文化、弘扬优良家风,也为广大青年搭建起连接事业、生活与爱情的桥梁。一对对有情人通过这座“缘分桥”相识相恋,携手走向婚姻,成为“我在浏阳说爱你”最生动的写照。
相关新闻
七夕节172对新人领证
浏阳日报讯(记者潘舒敏)8月29日,农历七月初七。市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迎来结婚登记小高峰,172对新人选择在这个寓意美好的日子登记结婚。
当天上午8时,市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前坪已有不少准新人在等候。准新娘们精心打扮,有的戴着洁白头纱,有的手捧花束,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走进登记中心,浪漫的氛围扑面而来:缤纷的彩色气球装点着大厅,大红“喜”字格外醒目,一面印着“我们结婚啦”的打卡墙,吸引众多新人拍照留念。现场还邀请了钢琴师演奏,悠扬浪漫的乐曲为新人送上专属祝福,将甜蜜氛围推向高潮。
“很激动,在今天能娶到这么美的新娘。”准新郎刘贵奇说。他和准新娘唐荟相识于高中时代,相恋后经历了两年异地时光,但两人始终信任彼此、互相支持,选定在七夕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市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还准备了玫瑰花、超大“结婚证”、婚书卷轴、文明婚俗新风倡议书等礼物,并为新人们举办了庄重温馨的颁证仪式。
“这张‘超大结婚证’只有在特定的日子才会出现,一定得拍照纪念。”准新郎赵先生和准新娘林女士摆出甜蜜姿势,用镜头定格这一美好时刻。
“七夕是个特殊的日子。为更好地满足新人们的登记需求,我们提前做了充分准备,包括增派工作人员、延长工作时间等。希望每一对新人都能珍惜彼此,携手经营幸福美满的家庭。”市民政局婚姻登记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本文链接:https://wap.lyrb.com.cn/content/646943/83/15243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