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师者如是丨永安岐岭完小校长郑霞珍:深耕乡村教育,助孩子成长为老师赋能
2025-09-09 09:53:36 字号:

师者如是丨永安岐岭完小校长郑霞珍:深耕乡村教育,助孩子成长为老师赋能

永安岐岭完小校长郑霞珍:深耕乡村教育,助孩子成长为老师赋能

03版教师节-3.jpg

郑霞珍为学生讲授数学知识。记者袁安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袁安

不久前,永安镇岐岭完小校长郑霞珍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曾在新邵县支教时教过的学生发来信息:“郑老师,我高考填报了师范专业,将来想成为一名像您一样的乡村教师。”

这一刻,郑霞珍欣慰不已。她没有想到,新邵3年的支教时光,在多年后成了一场教育接力。

支教三年,用真情改写学生命运

“我想用自己的专业,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2018年,怀着这样的初心,彼时在永安坪头完小任教的郑霞珍,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主动报名前往邵阳新邵县支教。

在偏远的大富学校,她接手了一个令人忧心的毕业班:全班44名学生,数学合格者仅有7人,20分以下的有20人。

郑霞珍没有退缩,而是从二年级的乘法口诀开始,为学生系统性地重新梳理知识,夯实基础。每次测试后,学生们都会收到写满鼓励与指导评语的试卷。她还要求学生撰写考试分析,并进行二次批注反馈。

这种深度互动,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注、被期待。一年后,这个班级实现了令人惊叹的转变:全班合格人数从7人跃升至30人,其中7人达到优秀。

这样的转变,源于郑霞珍对每一个学生的不放弃。学生伍志(化名)曾因成绩不理想,一度缺乏学习的动力。郑霞珍为她买学习用品,鼓励她积极上进,最终她的数学从一开始的39分提升到了90多分。

除了学习问题,郑霞珍还发现更深层次的教育困境,很多家长不重视教育。为此,她利用放学时间来回步行四五公里家访,和家长深入交流沟通,记录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

这份真诚,让她成为学生心中的“郑妈妈”,家长信赖的“贴心人”。支教结束后,更有家长驱车数百公里带孩子到浏阳看望她。

令人欣慰的是,伍志今年高中毕业填报了师范专业,她说:“我想成为一名像郑老师一样的乡村教师。”

郑霞珍的影响还延伸到当地教师群体。作为支教队队长,她带领团队在潭溪镇建立起新邵县首个农村教师工作坊,为当地教师搭建起学习交流的平台。当地教师也被感染,在她的影响下,刚刚毕业的青年教师邓春花考取了研究生,继续深耕教育领域。

深耕乡村,用专业赋能教师成长

“这几年的支教经历让我发觉,我能做的还有很多。”从新邵回来后,郑霞珍不断提升专业技能,给自己定下了每周读一本书的目标,并自费报名参与新网师培训,两年的时间学习了10多个科目,写下了二三十万字的读书笔记。

这种持续学习的态度,为她的教育实践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近几年,她原创的课堂设计多次登上长沙、浏阳展示课舞台,并屡获一等奖,其新颖的设计思路被众多教师借鉴学习。

在郑霞珍的教育视野中,成长的不只是学生,也包括教师。2021年,回到永安镇坪头完小接手教研工作后,她发现部分教师教研意向不强。“一些老师不乐意参赛展示,源于平台的限制。”郑霞珍说,她希望能给青年教师们搭建更大的舞台。

于是,她将集体备课、课标解读与观课议课深度融合,由一节课拓展到一类课该如何上。每次的教研活动,无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踊跃参与,小会议室坐不下,就用腾讯会议开起了直播。

在鼓励教师积极参赛的同时,她对课堂、板书设计一一把关,逐字改稿“磨”课。在她的引领下,辖区教研氛围越发浓郁,教师积极撰写论文、踊跃参加竞赛、主动申报课题,她辅导的教师赛课获奖频频,为学校储备了强劲的后备力量。

去年,郑霞珍担任岐岭完小校长,面对小规模学校的困境,她又创新性地打破校际壁垒,主动联合坪头完小、永安完小开展教研,三校教师还自发组成了“珍阅领航”学习共同体,在共读共研中实现了自主成长。

今年是郑霞珍从事教育工作的第30年。从浏阳到新邵,从课堂教学到教研管理,她始终践行着“让学校成为师生成长乐园”的教育理念,用爱与专业为无数乡村孩子点亮前行的路。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