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浏阳各界集中收看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直播
2025-09-04 09:16:30 字号:

浏阳各界集中收看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直播

共赴一场跨越80年的精神接力

——浏阳各界集中收看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直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3日9时许,在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阅兵活动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抗战精神的庄严仪式,是展示国威军威、彰显国防实力的盛大庆典,是历史的回望,也是未来的宣告。致敬英雄,捍卫正义,守护和平。昨日,浏阳市各级党组织、各市直单位、乡镇(街道)等社会各界纷纷组织集中观看阅兵仪式直播,大家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要接续奋斗,为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丹心不渝

“要永远铭记先辈的奉献和牺牲”

肖国生烈士后人受邀赴北京观礼

浏阳日报讯(记者罗时茂)“大家都很激动,都高声齐唱国歌,气氛很不一样……”昨天上午9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举行。作为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肖国生(又作萧国生)的侄子、抗战烈士亲属代表,浏阳人肖茶陵受邀参加现场观礼和观看文艺晚会。他表示,很荣幸、很自豪,要不忘历史,永远铭记先辈的奉献和牺牲,传承他们的革命精神。

04、05版抗战胜利-6.jpg

9月3日上午,肖茶陵来到天安门观礼,见证荣光。受访者供图

1930年,年仅14岁的肖国生背着简易的竹筒枪,从老家淳口镇杨柳村踏上革命道路。

1939年3月7日,在抗击日军对苏南地区的新四军发起的报复性“扫荡”时,时任新四军一支队二团政治处主任的肖国生为掩护部队突围壮烈牺牲,年仅23岁。“参加革命后,他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对大伯的英雄事迹,肖茶陵非常敬佩。在大伯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激励下,肖茶陵工作中兢兢业业,2016年在浏阳市妇幼保健院退休。

历史的烽烟已散去,英烈的革命精神永远被铭记。8月底,肖茶陵收到去北京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现场观礼的通知,他找出了11年前女儿结婚时为他置办的、平时很少穿的西装,“参加盛大活动,要正式些。”

到达北京后,他的心情一直很激动,不仅是因为第一次到首都,更是源于抗日英烈后人对大会的期待,“早上4点就起床了,早早地系上领带、穿好西服。”

肖茶陵的坐区被安排在天安门城楼西侧,当近距离看到先进的武器装备排山倒海而来时,肖茶陵感到无比震撼,“近年来,我们国家的武器装备越来越先进,这是我们国力强盛的象征。”

“能受邀到现场观礼,是沾了大伯的光。”昨天下午,在与记者电话沟通过程中,他难掩激动,“充分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烈士的尊崇和对烈士家属的礼遇。”

“国家强大,老百姓才能过上好生活,才不会再有牺牲。”他表示,抗战胜利80年后的今天,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是无数革命先辈流血牺牲换来的,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和幸福生活。

他也想告慰大伯:“您安息吧,您的血没有白流,党、国家和人民记得您短暂而伟大的一生。作为后人,我们将永远铭记、发扬您的革命精神,热爱党、热爱祖国,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些年来,肖茶陵多次带领家人前往江苏省句容市白兔镇为大伯扫墓,特别是今年清明节,他还带上了读小学的外孙和外孙女,“要把革命精神一代代传下去,把抗战精神发扬光大。”

忠魂不朽

“从未谋面的爷爷,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张正坤烈士后人观看阅兵仪式直播

浏阳日报讯(记者刘孟娟)9月3日上午,北盛镇燕舞洲村,抗日英烈张正坤的孙子张文化、堂侄张后贤早早搬来板凳,围坐在电视机前,目光紧紧锁定屏幕,静静等候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直播。

这份期待,因一份特殊的荣誉更显厚重。8月29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布第四批43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浏阳籍烈士张正坤名列其中,这位84年前为国牺牲的新四军将领,获得了国家的崇高认可,也让后辈的缅怀多了一份荣光。

04、05版抗战胜利-3.jpg

抗日英烈张正坤的遗像被摆放在堂屋中央,其孙张文化、堂侄张后贤等人围坐电视机前,观看阅兵直播。刘珂摄

“爷爷在我父亲21岁时就牺牲了,我从没有见过他,但是他的英雄事迹我从小听到大,我们都为爷爷骄傲自豪,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说起爷爷张正坤,58岁的张文化语气中满是崇敬,张家的堂屋里,至今还摆放着张正坤的遗像。这位革命先辈的事迹,成为他们一家的精神指引,张文化的儿子张涛就曾参军入伍,延续家族报效国家的优良传统。

“你看这张黑白合影,正中间最高的就是我爷爷张正坤,他在家中排行老大,打小就身高力大、好打抱不平,参加革命后特别擅长打游击。”张文化翻出手机里珍藏的黑白老照片,认真向记者介绍。谈起张正坤的革命经历,他与今年78岁的堂叔张后贤如数家珍,那些跨越几十载的故事,在两人的讲述中愈发鲜活。

张正坤原名张乐典,1898年11月生于北盛镇燕舞洲村,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踏上为民族解放奋斗的征程。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张正坤主动请缨奔赴皖南抗日前线,浴血奋战。1941年初,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时任新四军第三纵队司令员的张正坤因寡不敌众,在突围中重伤被俘。1941年夏,张正坤在江西上饶组织被俘战友们越狱,为掩护难友脱险英勇牺牲,时年43岁。

“我去上饶给爷爷扫过墓,还参观了当年关押他的囚室,一间阴暗的小屋,里面摆放着各种刑具,不敢想象他当年受了多少折磨。”回忆起这段经历,张文化眼眶泛红,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1926年张正坤参加革命后,家中被反动派一把火烧毁,但这把火,却烧不尽张家投身革命的决心。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张家9名兄弟姐妹先后投身革命,其中6人壮烈牺牲!

看着阅兵仪式上威武的人民军队、先进的武器装备依次亮相,张文化激动地说:“爷爷那代人的鲜血没有白流,正是因为当年有千千万万个像爷爷一样的烈士,舍命保家卫国,才有了我们今天安稳幸福的新生活,要是他们能亲眼看看现在这么强大的中国,心里一定特别欣慰。”

这份对先辈的缅怀与敬意,如今成了张文化对后辈的叮嘱,他常跟儿孙们念叨:“现在日子好了,但不能忘了来时路,你们要努力学习、好好工作、多作贡献,传承好先辈们的爱国精神、奋斗精神,这样才对得起他们当年用生命换来的和平。

初心不改

“虽已脱下军装,但军人责任担当永远在我心中”

退伍老兵集中观看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直播

浏阳日报讯(记者潘舒敏)9月3日上午,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组织近50名退伍军人,集中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在回顾历史、见证荣光中凝聚奋进力量。

现场,退伍军人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当阅兵方队迈着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广场,各类先进武器装备依次呈现在屏幕上时,退伍老兵们难掩激动之情。

04、05版抗战胜利-4.jpg

数十名退伍军人端坐在大屏幕前,目光紧紧追随大屏上的画面,神情专注。记者潘舒敏

75岁的退伍老兵李模胜1975年入伍,服役10年。虽然已告别军旅生涯40年,但看到官兵们英姿飒爽的身影,他不禁回忆起自己在部队的经历,“我们在部队训练时同样要求一丝不苟,每一个动作都要反复练习。”他感慨道,看到阅兵仪式上展示的科技成果,深感祖国强大,无比自豪。

年轻的退伍军人同样心潮澎湃。29岁的退役军人周明智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在2015年、2017年和2019年作为仪仗队标兵参加阅兵仪式,“这场阅兵让我梦回十年前。”

“阅兵训练虽然枯燥,却是一段难忘的经历。在最炎热的季节,我们每天身着训练服训练五六个小时,即使中暑晕倒了,也只是稍作休息后又继续投入训练,只为确保在阅兵时展现出最佳状态。”周明智说,“当接受检阅时,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虽然已脱下军装,但是军人的责任和担当永远在我心中。”退役老兵李旦观看阅兵仪式后表示,作为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兵哥”志愿服务队队长,将持续保持军人本色,带领更多退伍老兵投身公益事业,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军旅生涯是我们一生镌刻于心的荣光,是那段热血岁月锤炼出我们‘不服输、不放弃’的军人本色。”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会长卜建辉表示,希望战友们在各自岗位上,始终以全力以赴的态度履职尽责,用扎实苦干的行动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以接续奋斗扛起新时代退役军人的使命与担当。

矢志不移

“到部队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294名预定新兵集中观看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直播

浏阳日报讯(记者欧阳稳江)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古港镇中澳蓝鹰国防教育基地,市人武部组织294名预定新兵集中观看阅兵仪式直播,为大家上了一堂意义深远的“大思政课”。

04、05版抗战胜利-7.jpg

预定新兵们集中观看阅兵直播,感受阅兵的庄严与神圣。记者彭红霞

上午9时,阅兵仪式开始,45个方阵(梯队)在党旗、国旗、军旗引领下,按照实战化、模块化、体系化编组,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整齐划一、威武雄壮的阵容让人感受到了人民军队的强大实力。现场,每一张青春的面孔上都充满着自豪,每一双明亮的眼睛里都透着骄傲。

“这一刻,我多么想快点到部队去,到那令人向往的军营里去。”来自中和镇的曾宇看完阅兵仪式后,激动得热泪盈眶。

“我来自军人家庭,父亲曾在云南服役并荣获三等功。小时候,父亲经常和我讲部队的故事,讲述国家的强大离不开人民军队的道理,因此我对部队一直充满向往。”2023年3月,曾宇如愿参军,在南部战区某部队服役两年。今年3月,曾宇退役后,毅然选择了报名二次参军。

“阅兵仪式上展出的军事装备数量之多令人惊叹,坦克、无人机、远程导弹、核导弹、隐身战机等装备悉数亮相……每一个方阵(梯队)的出场都让人热血沸腾,这便是我们中国的实力。”在观看完阅兵仪式后,曾宇表示,他会继续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报效祖国,不负祖国的培养。

“阅兵不仅是一种仪式感,更是一种对历史的回应和国防科技实力的展现,彰显捍卫的是国家主权、安全、发展……”来自淮川街道的预定新兵欧阳鑫宇刚刚毕业于重庆大学。在观看阅兵仪式的过程中,他最为关注的是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以及网络空间部队方队、信息支援部队方队等。“在现代社会,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强弱与科技息息相关。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我希望能够在部队继续学习深造、报效祖国和人民,为国家的强大贡献力量。”

“立志从军,精忠报国。”一个多小时的直播,让这些预定新兵们热泪盈眶。观看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只要国家有需要,随时应召,到部队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薪火不断

“看到祖国这么强大,我感到无比自豪”

浏阳师生集中收看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直播

浏阳日报讯(记者莫瑜实习生罗姣)9月3日,市教育局组织浏阳各个学校的师生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现场直播,将这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搬进校园。

9月3日上午8时许,大会还没有开始,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报告厅已经坐满了学生,学生们佩戴胜利花,向烈士默哀,在情景剧《跨越时空的对话》中穿越历史烟云……

04、05版抗战胜利-5.jpg

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的学生们神情专注地观看阅兵直播。记者莫瑜

9时,阅兵仪式正式开始。当庄严的国歌响起,所有师生起立、行注目礼,表达对祖国的崇高敬意。观看过程中,整齐划一的方阵、先进精良的武器装备、威武雄壮的受阅部队,

让师生们深受震撼。大家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跟班老师适时进行简要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兵背后的深刻内涵。

“看到祖国这么强大,我感到无比自豪。”六年级学生周诗怡说,“受阅部队的每一步都铿锵有力,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我想这背后是他们无数个日夜艰苦训练、对自身严格要求的成果。”

观看结束后,学校组织各班级开展微班队活动,畅谈观后感受,高年级学生们纷纷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思考与感悟,让爱国主义的种子深植心间。

“是那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了今天强盛的新中国。阅兵仪式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强大的国力和军事实力,我为祖国感到骄傲自豪。”学生袁熙蕾表示,今后一定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浏阳市张洁少先队辅导员工作室首席名师、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副校长张洁表示,此次活动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学校将把这种爱国精神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培养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新时代接班人。

观后感

今天,我们铭记历史

彭祖耀

9月3日上午,我与荷花街道唐洲社区的全体党员一同收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现场直播。当整齐划一的阅兵方阵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走来时,我仿佛看到了当年浴血奋战的抗日先烈们的身影——恍惚间,我想起了抗日战争时期,浏阳人民以自己的方式展现出的顽强抵抗精神:面对日军的侵略,浏阳涌现出10多支游击队伍,其中洞阳游击队成立最早、影响较大。

1939年,欧阳斌等人组成洞阳抗日游击队,他们没有如今装备方队里的先进武器,只能以扁担、锄头为武器,凭着一腔热血多次打退日军;此外,北盛、乌龙等地的“周化驯游击队”,永安的“彭家冲游击队”,南乡金刚的“金刚抗日游击队”等,都为守护家园拼尽全力。如今阅兵场上的钢铁洪流,与当年浏阳游击队的简陋装备形成鲜明对比,却同样承载着中国人“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

作为一名退休教师、共产党员,我深感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我将继续发扬革命传统,不仅要言传身教,让身边的亲友铭记历史、不忘国耻,更要拿起手中的笔,创作出更多充满爱家乡、爱祖国情怀的作品。同时积极弘扬浏阳的红色文化,让这片土地上的宝贵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同时,我也会持续关注和关心浏阳教育事业,让更多的人明白,不忘国耻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精神基石,是我们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承诺。

今天,我们铭记历史,是为了从过往的抗争与坚守中汲取力量,以当下的坚守与奋斗续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复兴的征程步履铿锵。

(作者系山田中学退休教师)

我爱你,中国

邹祖汉

80多年前,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进了我的家乡,在洲田达山堂驻扎了3日,烧杀抢掠,据我的父辈说,全村的大小牲畜全被杀光,好一点的家具被烧光,我的隔壁邻居去浏阳城卖煤炭,再也没有回来。这段惨痛的历史,是我们永远不能忘却的民族记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镇政府组织观看阅兵仪式直播,是号召我们不忘国耻、铭记历史,珍惜今天、展望明天。

这次阅兵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真实写照,更是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控诉,是对革命先烈的缅怀,是一堂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我们今天能过着安定的生活,源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源于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源于那些隐姓埋名却默默奉献一生推动祖国强大的科学家,更源于一代代军人负重前行、无畏牺牲的坚定守护——正是他们,共同铸就了我们眼前的太平盛世。

(作者系澄潭江镇离任村干部)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