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粉了粉了!就是地道的浏阳风味
2025-01-13 10:50:57 字号:

粉了粉了!就是地道的浏阳风味

荷花街道建新村家家传承制作红薯粉

05版镜头-4.jpg

阳光下,一排排红薯粉丝晶莹剔透。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玲彭红霞

冬日,荷花街道建新村东风组,清新的空气中带着一丝寒意。晨曦刚露头,村民卢显明家的烟囱就冒起了袅袅青烟,伴随着阵阵“吱吱”声,他做起了红薯粉。

依照传统习俗,红薯收获的季节,家家户户都会忙着制作红薯粉皮、粉丝。这一满是甜美味道的场景,也预示着春节的脚步渐近。

手工制作

匠心之作,红薯变身风味独特的美食

卢显明出生于1981年,祖辈都住在建新村。

厨房里,热气腾腾,他舀了一勺搅拌均匀的薯粉浆,缓缓倒在盆里,片刻,一片晶莹如玉的粉皮渐渐成型。随后,他手持专用的竹筒,轻巧地将粉皮挑起,铺展在宽大的正方形竹席上,趁着热乎劲儿,缓缓拉扯粉皮,直至其均匀透薄,覆盖整个竹席。经过两三个小时的晾晒,粉皮变得柔韧,裁丝、切块,最终成为风味独特的美食。

05版镜头-6.jpg

卢显明将粉皮铺在竹席上,等待下一步加工。

“看似简单,但每个步骤都有极高的要求。”卢显明说,红薯粉是红薯去皮粉碎后再加水洗涤、过滤、沉淀得到的淀粉。取淀粉加一定比例的水,不停地搅拌,就能得到薯粉浆。这个比例非常重要,粉多了会导致粉皮太厚摊不开,水多了则会导致粉皮太薄容易破。摊粉皮、晾粉皮也是个要技巧的活,手法娴熟的老师傅,才能做到精准把控。

05版镜头-3.jpg

晾凉后的粉皮变得柔韧,将其切成块状,再晒干,就是日常吃到的粉皮了。

趁着阳光晴好,卢显明和母亲一同晾晒着切好的粉皮、粉丝。红薯粉风味独特,晒干后便于保存,只需浸泡片刻又能恢复Q弹滑嫩的口感。无论是炖菜、火锅还是煲汤,它都能成为餐桌上的点睛之笔,让人回味无穷。

乡土情怀

传承家乡的味道,是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锅地道的浏阳黑山羊粉皮汤,就少不了手工制作的粉皮。粉皮的加入,仿佛为羊肉汤施展了魔法,膻味淡去,香气四溢。舀一勺汤就着粉皮入口,鲜香过瘾——这是家乡的味道,是美好生活的延展,是人们心头的富足。

05版镜头-2.jpg

晾凉后的粉皮变得柔韧,将其切成块状,再晒干,就是日常吃到的粉皮了。

卢显明制作红薯粉的技艺,源自乡邻们的悉心传授。在建新村,红薯曾是家家户户普遍栽种的作物。人们研究红薯的各类吃法,除了制作粉皮、粉丝作为冬天的珍馐,还会刨成薯丝,和米饭共煮,成就了餐桌上的温饱。老家有地窖的,还会将红薯存入地窖里,放得越久,红薯的糖分也越高。这份香甜,仿佛是对来年的美好期待。

05版镜头-7.jpg

捧着晒干的粉皮,卢显明的母亲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长大以后,每每看到街头叫卖的烤红薯,我就想家。”卢显明笑着说,任何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对红薯的亲切感都是不言而喻的。在他印象里,大人们忙碌制作粉皮、粉丝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勤劳的主妇还会将红薯熬成糖浆,闻着香味串门的孩子们一个个吃得满口生香;老人们则围坐在烤火炉边,帮着孩子们烤红薯,剥开微焦的外皮,香甜的气息扑面而来。

为了方便照顾家人,卢显明外出闯荡后又回到了老家。制作红薯粉皮、粉丝,是家乡祖辈代代的传承,是勤劳的人们智慧创造的结晶,更是他内心乡愁情怀的寄托。听着那“吱吱”的老式轴轮声响起,甜美的味道悄然弥漫,日子也愈加圆满温馨。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