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开煌一家人一起制作浏阳传统美食。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玲彭红霞
1月22日,中和镇雅山村杉树组内,村民张开煌家的柴灶上冒出一缕缕青烟,愈发浓郁的香味飘散开来。只见厨房内,灶台上的水烧得咕咕响,张开煌和父母、妻子、儿女一家老小齐心协力,正忙着制作浏阳传统美食。
老式烟囱向天空伸展,青烟袅袅飘散,阳光从窗台照进室内,厨房里亮堂堂的。桌子上,各类美食材料和工具摆得满满当当,琳琅满目。高粱粑粑、碱水粑粑、南瓜粑粑,还有浏阳地道的美食“油丝哩”,在众人的期待中新鲜出炉。
自制美食
做花样美食,一家老小齐上阵
新春将至,张开煌家的小院已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阳光温柔地洒落,绿化树旁的架子上晾晒着一串串腊鱼腊肉,墙角边则堆放着大大小小的南瓜,门上张贴着鲜艳的“福”字,更增添了几分春节的喜庆。
“慧灵、天赐,你们跟着爷爷奶奶一起去做粑粑,我和你们妈妈准备做‘油丝哩’。”张开煌将揉好的各类面团放在桌上,招呼着一双儿女。
“油丝哩”被炸得金黄酥脆,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高粱粑粑的面粉团是红色的,由高粱粉、糯米粉、糖以及适量的清水搅拌而成;碱水粑粑和南瓜粑粑则分别加入了特制的碱水和蒸熟的南瓜糊,各具特色。为了让面团更加细腻润滑,张开煌还特意用热水融化猪油加入其中,使得美食更加诱人。
“好嘞!”放学在家的张慧灵和弟弟张天赐兴奋地应和着。大家忙着摆好桌椅,洗净手后坐下来,开始揉制粑粑。天赐细心地拿来一杆秤,提前捏出41到42克的小面团,以确保每个粑粑大小匀称。很快,红色的高粱粑粑、白色的碱水粑粑、黄色的南瓜粑粑便在篾盘里各成一色,鲜艳夺目。
高粱粑粑、碱水粑粑、南瓜粑粑、“油丝哩”,在众人的期待中新鲜出炉。
厨房的另一边,一大锅油已经烧得滚烫。张开煌将糯米粉和猪油再次拌匀,灵巧地捏成一个个麻花状的小面团,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入热油中。伴随着“嗞嗞”的声响,小面团迅速膨胀,慢慢地浮在了油面上。张开煌的妻子吴燕用长长的木筷小心地翻动着,让面团受热更均匀,眼看面团就变成了金黄色,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伴随着柴火灶上蒸汽腾腾,高粱粑粑、碱水粑粑、南瓜粑粑逐一蒸熟,颜色更显鲜艳了,“油丝哩”也在糖粉里滚上了一层薄薄的糖霜,更显甜蜜。眼看着美食陆陆续续端上来,摆满了一桌,直让人垂涎欲滴。
喜迎新春
忆苦思甜,幸福的味道真香
香味和笑声吸引着邻居们纷纷前来,你一句我一句“做什么好吃的”此起彼伏。热情好客的张开煌一家人忙着端茶倒水,邀请大家一同品尝美食,春节的氛围在热闹中愈发浓厚。
一家子围坐在一起做美食,年味在热闹中愈发浓厚。
浏阳传统美食“油丝哩”是糯米与糖的完美结合,经过巧妙地烹饪,小面团炸得外脆里嫩,搭配着星星点点的糖霜,软而不腻,甜而不齁。高粱粑粑、碱水粑粑、南瓜粑粑虽然都软糯香甜,但味道各有千秋:高粱粑粑的甜味带着一种质朴而醇厚的口感,有着高粱特有的香气;碱水粑粑糯滑中更带有一种紧实感,每一口都能感受到面团的韧性;南瓜粑粑色泽金黄诱人,看起来就让人食欲大开,南瓜的香甜更让人回味无穷。
“好吃!”邻居们品尝着各类美食,纷纷赞不绝口。当被问及到底有什么秘诀时?张开煌笑着对大家说:“材料好、油好,加上大家的用心,自然就好吃了!”
“小时候我们过年,也是和长辈们一起准备美食。”张开煌68岁的父亲张运申感慨地回忆,那时候他也和父母一起做高粱粑粑、南瓜粑粑,但条件远不如现在,生产队发下来的高粱需要自己磨粉,也没有添加糯米、糖、油等,所以高粱粑粑做出来颜色黑红黑红的,口感也十分粗糙。不过,一家子围坐在一起做美食,是一年下来最重要的时刻,这种团聚的感觉直到如今还萦绕在张运申心头。
老人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张开煌说,早些年他在外地打拼,有几年过年都没能回家,总是感觉缺了些什么。结婚生子后,他就选择留在家乡发展。“如今一家人一起做美食,也成了我们家过年的传统内容,自制的美食不仅让大家一同感受传统年味的魅力,更能让下一辈学会感恩生活、珍惜美好!”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本文链接:https://wap.lyrb.com.cn/content/646945/67/14652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