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爱,是那么柔软又那么坚韧
薛义和正在照顾儿子朱帅明。
或许从出生起,命运就对社港镇清江村的朱象明、朱帅明兄弟俩不公,患有先天性肌肉萎缩症的他们,从未像其他孩子一般活蹦乱跳,随着年岁的增长,两人相继瘫痪,从此生活无法自理。
命运的苦难没有击垮他们,无私的母爱点亮了希望。两人瘫痪30多年来,他们的母亲薛义和不离不弃,精心照料,为这个家撑起了一片天。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潘舒敏
兄弟俩相继瘫痪
母亲精心照料三十余年
2月18日,记者来到清江村,坐在轮椅上的朱象明在院子里晒太阳。见到记者,他热情地打着招呼。此时,一个瘦小的身影从房内缓缓走出,这是朱象明和朱帅明的母亲薛义和。今年85岁的她,佝偻着背,拄着拐杖才能勉强行动。
“我和弟弟从小就和其他孩子不一样,不能蹦,不能跳,也不能跑。”坐在轮椅上的朱象明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行动能力越来越差,从能做些简单的农活,到只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20岁那年,他的双腿完全萎缩,从此只能坐着轮椅行动。
朱帅明的情况则更糟糕,除了肌肉萎缩,他还患上了严重的帕金森综合征,每天需要服用大量的药物,才能缓解震颤,保证正常进食。
儿子们相继瘫痪,对薛义和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但她知道,自己必须坚强,才能撑起这个家。
自两个儿子瘫痪以来,薛义和与丈夫朱高升每天早晨六点就会起床,简单洗漱之后便开始照顾两个儿子。2017年,朱高升因病去世,这项艰巨的任务便落到了薛义和一人身上。
“孩子们肌肉萎缩,使不上劲,给他们穿件衣服都要一个多小时。”薛义和表示,因为朱帅明的症状更为严重,全身无法动弹,晚上她必须全程陪护,“我每隔半个小时就得醒来一次,给他翻身,因为一直维持一个姿势会很不舒服。”也正因她的细心照顾,两个儿子身上从未长过褥疮,一直都保持着干净、清爽的状态。
随着年纪增长,薛义和也到了需要被照顾的时候。如今,女儿朱哲民也回到老家,为弟弟和母亲做饭、洗衣。
社会爱心人士伸出援手
给一家人带来新希望
疾病不仅带来生活上的阴霾,还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家里没有经济收入,两个儿子每天都需要靠药物维持,否则情况会更糟。”薛义和无奈地表示,当时家中原本微薄的积蓄已经耗尽,生活一度陷入绝望的深渊。
最困难的时候,清江村村委会伸出了援手,为薛义和一家申请了特困户补助和护理补贴,基本解决了几人的吃穿用度和医药费用。
社港镇“雷锋队”走访慰问薛义和一家,了解情况后表示愿意联系爱心企业家,为这个家庭提供长期一对一帮扶。“雷锋队”还不定期组织志愿者为薛义和一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每次新出一些补贴政策,村上都会主动为我们申请,我们一家人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帮助。”朱帅明眼中闪烁着感动的亮光,三十多年的时光,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母亲的陪伴让兄弟二人日益坚强,来自社会的关爱让他们重燃对生活的希望。
阳光洒进院内,带来一抹温暖,薛义和默默注视着自己的孩子,岁月的风霜在她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却从未磨灭她内心的坚韧。当记者问她这些年累不累、苦不苦时,这位年迈的母亲只是微微一笑,轻声说道:“儿子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只要我还能动,就会一直照顾他们。”
如果你被他们的故事感动,愿意伸出援手帮助他们一家人,可联系社港镇工作人员王薪薪(18874087825)或周栋(15111259076)。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本文链接:https://wap.lyrb.com.cn/content/646946/68/14725235.html